竹笋是竹子的嫩芽,单独拿出来写是因为唐诗中写竹子的实在太多了,写竹子是根本顾及不到竹笋的,所以单独列为一篇。

    竹是禾本科植物,竹笋当然也是,不过是竹子可食用的部分。我是说是人可食用的部分,熊猫喜欢的是竹子。

    中国人吃竹笋的历史很悠久,超过3000年。《周礼》就记载:“加豆之实, 笋菹鱼醢”。就是说笋可以和鱼一起腌制。

    李时珍说竹子又称为“妒母草”,就是因为“谓笋生旬有六日而齐母也”,意思说笋只要长十几天就赶上母亲一样高了。知道竹子长得快,没想过给竹子起名“妒母草”,有趣,特记述。

    竹子到底是南方植物,北方即使移栽也不过是为了美化环境,或者附庸风雅,完全顾不上吃竹笋,长都来不及,那里可能吃呢?

    北方人现在也吃竹笋,肯定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大部分也是在饭店吃,家里少有人做,也感觉不到竹笋的妙处,比如“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还是从竹笋的美味,回到唐朝吧,还得拿出杜甫老先生的有关竹笋的诗,没办法,伟大的诗人无所不在。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是杜老先生已经到了成都他的草堂后写的,杨花飘飘、荷叶朵朵,看来是初夏。草堂周围的小路上落满了杨花,好像铺了一层白毡子,溪水里荷叶刚出头,点缀水中像铜钱一样层层叠叠。竹林里嫩笋刚刚冒出来,还没人关注,沙洲上小野鸭依偎在母鸭身旁正酣睡。

    看来老杜先生在草堂的生活比较安定,兴之所至,提笔有神,此情此景,安闲自在,有一种岁月静好的安稳,竹笋和嫩鸭正是新生命的开端,萌而充满生机。

    不能离开的还有白居易,径直就是《食笋诗》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很简单,就是大白话,竹乡产竹。当然也产笋,此时正是春天,春笋长了满山谷,山野的乡民砍一些春笋。到早市上卖,不用说是补贴家用呢。

    李商隐也写过笋,不妨一赏。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湘竹自古就被誉为娥皇女英泪洒的竹子,她们为自己逝去的丈夫舜流泪,以至泪斑撒在湘江的竹子上再也掉不下来。李商隐感叹,就是那年年都长的春笋也忘不了那哀怨,泪痕何其多啊。

    还想引用一位大诗人有关竹笋的诗,是女性,就是鼎鼎大名的薛涛。

    竹离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铅华洗净的薛涛在亭子周围种了四五行竹子,喜欢竹子的气节,特别是秋霜时节,更显其品格。而且也为我的玉堂遮阴避暑,可是现在我不得不离开,是因为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春笋竟然把墙都钻破了。

    诗里没有要抱怨春笋的意思,反倒感觉春笋的顽强生机,薛涛是欣赏竹子的“劲节”的,所以对竹笋的“蛮横”并不以为意,而是让了竹笋,离开她心爱的亭子。

    我这样猜测薛涛的心情。

    关于竹笋在这里结束正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