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了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就听不进去,依然故我,恶习不改,又派人暗杀经常批评他的赵盾,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屡教不改的国君终于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知错不改,甚至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这就叫“二过”。一个人要能做到不“二过”,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知错就改是一种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错误就能变成收获,坏事就能变成好事。历史上相传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说的是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的儿子名字叫天宝,每天游手好闲,挥金如土,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父母去世后,不到几年,家庭败落,差点饿死。后经一员外教育改邪归正,发奋攻读,变成了一个博学才子,一举中了举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修正错误、寻求真理的历史。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犯过左的和右的路线错误,有的几乎断送革命。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上,党中央认识并纠正了错误,拨正了航向,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使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十年动乱使党和国家的工作、社会正常程序受到巨大的破坏,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的挫折和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当今举世瞩目的成就,站在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大量事实证明达尔文的一句名言:“任何改正,都是进步。”

  知错能改是一种品德。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并不在于它毫无过错,而在于犯了错误能勇敢承认并且努力加以改正。相传有一天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外出讲学,他们来到海州,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位渔翁将他们领到一个山洞避雨。这山洞面对大海,孔子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翁听后建议他改成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渔翁说:“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符合情理”。子路对渔翁改孔子的诗很不高兴,孔子却夸渔翁改的好。随即吟出小诗一首: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孔子的行为体现出他谦虚谨慎、知错就改的崇高品质,深深教育了他的子弟,也教育着后人。毛泽东是世界公认的伟大人物,在他的身上几乎集中了所有人的长处和优秀品德。但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缺点和错误,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比普通人更善于发现错误,勇于纠正错误。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主席对大跃进中出现的过火错误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毛主席敢于向全党全国人民作自我批评,承认错误,充分表现了他伟大的胸怀和高风亮节、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

  知错能改是一种智慧。人们对待错误有不同的态度。愚蠢的人犯了错误不是积极的去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而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隐瞒、逃避、推脱责任、找客观原因。还有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错误面前萎缩不前,丧失信心。有一个故事讽刺的就是这种人:有一个年轻人行走在雨中,路非常泥泞,便在途中摔倒了。他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可不久又摔倒了。于是他趴在地下不起来了,还自言自语说:“反正爬起来还会跌倒,不如就这样趴着算了。”真正有智慧的人面对错误不是隐瞒、逃避,更不是萎缩不前一蹶不振,而是认真分析原因,充分吸取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同时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时时提醒自己,提高防范意识,防微杜渐,把可能出现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是对别人所犯的错误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视而不见,而是要引以为戒,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教训,这样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