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打招呼”,就是自己做错了事,或行为不当,影响到他人,要说一句“对不起”,表示歉意;或是得到了别人的支持和帮助,要道一声“谢谢”,表示感激。“打招呼”,是讲文明,懂礼貌,检讨自己,尊重别人的具体体现。

  自从我和弟弟懂事时起,母亲便经常叮嘱我们遇事定要“打招呼”,不可差料无理。

  五六十年代,农村人家的生活非常艰苦,一年很难吃上几顿米饭。那时我们兄弟俩,一个八九岁,一个四五岁,在苦水里生长。有时邻居大妈送上一碗米饭给我和弟弟吃,我们馋涎欲滴,三扒两咽就下了肚。母亲知道后,问我们有没有跟人家打招呼?我们说打了,说了“谢谢”。母亲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母亲还对我们说:“以后不能随便接受人家赠送的东西,人家一定要把东西留下,你们就说要得到妈妈的同意才行。”“嗯,嗯”。对母亲的话,我们嘴上是答应了,可当人家送来面饼、饺子什么的,就口水流淌,忘记了推辞。但“打招呼”还是记住了,没忘记感谢人家。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叔叔们在田埂上放风筝,我们孩童却牵着风筝在麦地里乱跑,踩坏了麦苗。叔叔叫我们停下来也叫不住。后来看青的人发现了,到生产队长那里告了我们的状。在母亲的责备下,我向队长打了招呼,承认了错误。

  一年秋天,我们几个寻猪草的小伙伴为了解馋,在生产队的山芋地里,偷偷地挖了一些山芋,每人两三个。有的小伙伴用衣袖擦去山芋上的泥土就大口大口地咬起来,我将山芋带回了家,准备用水洗了再吃。谁知,被母亲发现了。母亲严肃地对我说:“山芋是集体的,不可以随便往家拿。快去把山芋交给队长,向他打招呼,保证以后不再做偷鸡摸狗的事。”我顺从了母亲。

  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好像永远长不大。“打招呼”一事,从小叮嘱到老。

  一年冬天,我和妻子回老家办事,小汽车滑到了沤水的稻田里。后庄的几个热心村民见状,扛着铁锹,拿来木板,帮助我们将汽车弄回到路上。我们不停地跟人家打招呼,并拿出香烟酬谢。后来,母亲得知此事,还专门查点我们处理是否得当。

  母亲故土难离,一人住在农村老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琐事麻烦乡邻,比如换煤气罐、修电视、补屋漏,等等。每次回家探母,母亲都要我一一跟人家打招呼,送包香烟,道声“谢谢!”

  一次,我和妻子买了食品和水果,回老家探望母亲,也给叔叔婶娘同样准备了一份。到家后,我们屁股还未沾上板凳,母亲便从桌子上拎起一盒食品,让我们快给隔壁的小叔叔送去。母亲说:“上个星期,我感冒了,你叔叔连续几天用电动车送我去村医疗站挂水,辛苦他了,你们给他打个招呼,谢谢他!”我们说:“刚才已给叔叔婶娘送过礼啦!”母亲说:“送礼应该,但还须去打个招呼。”我们依了母亲,母亲非常高兴。

  母亲到了养老院,我们每次探望她,她都要我们跟院长和护工阿姨们打招呼,感谢她们的精心护理。也难怪,护工阿姨们给母亲洗澡、理发、剪指甲、喂饭、服药……件件都让母亲满意。现在,母亲的记忆已经不那么清楚了,唯独没有忘记叮嘱我们跟她心中的好人“打招呼”。

  放心吧,母亲,我们早就把您训导的“打招呼”铭记在心,形成了习惯。我们的两个女儿也从小就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