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禾本科竹属多年生木质植物。原产中国,有二十二个属二百多种,有慈竹、斑竹(就是湘妃竹)、楠竹(毛竹)、罗汉竹、凤尾竹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十二时竹、人面竹、孝顺竹、相思竹、梅绿竹等我不熟悉的种类。从名字看实在是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竹子不仅种类多,用处也广泛,是南方的经济林,能吃,能编织,能盖房等等,还能入文人的眼,历朝历代写到竹子的诗文那是真叫不计其数,也是令人目不暇接,多到让人无从下手,眼花缭乱的程度。可以想见我们喜闻乐见的成语其中和植物相关最多的就是竹子,不妨列几例感受一下竹的魅力。

    哀丝豪竹、茂林修竹、品竹调丝、破竹建瓴、青梅竹马 罄竹难书、敲竹杠、武昌剩竹、势如破竹、胸有成竹、竹苞松茂、竹报平安、竹马之交。

    有我们熟悉的竹,出自宋·苏轼的“胸有成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出自唐·李白的“青梅竹马”( 《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还有不熟悉又出自唐的“哀丝豪竹”,成语不熟悉,衍生成语的人熟悉,就是诗圣杜甫,在他的《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中:“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竹报平安”也来自唐朝,是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中提及并演化出来的:“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其他和唐不相关的竹就不说了。但《诗经》中的竹还是要说一下的,那是诗歌的源头。

   《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说的是根基牢固,繁荣兴旺。也因此有了“竹苞松茂”这句成语。可见竹的文化意义源远流长。

    赶紧进入唐朝的“茂林修竹”吧,不进去,竹笋都该长成竹子了。至于“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那是宋朝苏东坡的话,暂且搁下不提吧。

    唐诗中写到竹的可以说不计其数,在其他植物篇章中已经用到不少,及至写竹篇,反倒没有我一见倾心的。看了看只好请李白出手才能压住“竹”的阵脚。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是李白在终南山遇见斛(hú)斯(复姓)山人,到他家留宿并喝酒后写的诗。

    暮色中走下了终南山,月亮升起,我走它也走。回望来的路,山色青翠欲滴。遇到斛斯山人,他邀我到他家,我也没客气,就应邀而来,有孩童急忙开柴门,但只见他家周围竹林幽静,小路蜿蜒,青萝不时牵扯人的衣裳。在这样安闲的环境,我两相谈甚欢,再加上美酒相伴,更是尽情尽兴。喝到高兴处,不由放声高歌,直唱到月明星稀。我喝的尽兴主人当然高兴,我们都忘记世俗的狡诈。

    竹子在诗中就是幽静悠然显示主人生活趣味的表证,来了潇洒的李白,有竹林的隐居处就很有“竹林七贤”的风范。

    再看他的《谢公亭》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当年谢眺和范云告别的地方我今日去拜访,看到此处的风景不由惆怅,朋友离别了,日月还在,空旷的山中碧水仍旧流淌。眼前的亭子依旧风景无限,春天百花开放,秋天竹叶映窗。想过去看今朝我豁然开朗,放怀歌唱和谢公的神交。

    此诗中的竹子当然显示了谢公的品味和李白对他的推崇。

    原本还想再看李白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竹子:“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转念再想,难道唐朝再没有不一样的竹子吗?

    就选他的“搭档”杜甫的竹子吧。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这是杜甫避难之后返回成都草堂路上写给帮助他渡难关的严郑公的诗。

    自离开草堂就担心沙堤崩塌把我的药栏损毁,说不定现在就随江槛落到湍急的江水里了。我那草堂里还有刚种几年的小松树,恨不得它赶紧长成千尺高,但只怕那到处横生的恶竹已经侵占遍地,我恨不能把它斩草除根。如今我要回去了,多亏有严郑公您的帮助,我这付老骨头还可以将养。三年的颠沛流离已经只剩下空皮囊,此时才相信人间走一遭那真是行路难啊。

    这样的恶竹真是出乎意料,但是却是实际存在,远不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么轻松,那时深重的在意,无奈的叹息。

    再看他的《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重阳节,杜甫登高,想要喝酒,但是因病却不能畅饮。既然这竹叶青酒与我已经无分,那菊花也就从此别开了。晚间猿声凄厉,大雁从那心心念念的长安飞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那远方的弟妹今何在,这真是干戈、衰老双双催逼呀。

    杜甫永远是在忧国忧民的路上,他写到的竹子诗无一没有他精神的痕迹,尽管此诗的“竹叶”是指竹叶青酒,但是这样别致的竹不是更有意趣吗?

    唐诗中的竹再多,总有穷尽,我不想像杜甫那样“恶竹应须斩万竿”,只想“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或者“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王维《桃源行》)

    就到这里吧,唐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