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问轩:江西余江人,1915年生,1935年参加革命并入党,他曾先后任北京左联中大支部书记、左联市委委员、东城区委书记、华北各界联合会党团委员、北方局秘书、全国学联各界救国会常委、江西临时省委书记、南昌市中心市委青年部长、绥德县委宣传部长等职。
  1945年9月,他随4位政治局委员20位中央委员共11万大军挺进东北,时任陈云同志秘书,中共松江省工委成立,改任省工委秘书长。邹问轩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组织抗日、创建北满根据地,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6年6月,松江省委迁驻延寿,设延寿中心县委,组建独立团,邹问轩任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他在延寿工作期间,在剿匪、建政、建党、土改等重大创建根据地过程中呕心沥血,不辞辛苦,行动在前,率先垂范,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爱戴。特别是他的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至今仍是干部群众学习的典范。
  他任松江省工委秘书长时第一个任务即奉陈云同志安排,深入延寿,同刚进入延寿的刘志民等同志秘密地全面地调查研究延寿县的历史、现状,写出了近二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并复印成册,交给了北满分局书记陈云同志手里。这份材料深得陈云同志重视,当我有机会采访松江省委原书记张秀山老人时,他还提到这份材料是陈云同志后来建议松江省委省政府迁驻延寿的主要依据,陈云同志认为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延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毛主席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提出的地理环境、政治基础等条件。我在延寿县档案馆查到着份近20万字手写复印的文字资料,文中从延寿县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内容都叙述得颇为详实、准确,以至后来编修史志都有参考价值,它的作者正是邹问轩和刘志民两人。后来采访刘志民同志也谈到了他和邹问轩调查研究这份材料的艰难的过程和陈云同志看到材料的喜悦心情。
  邹问轩同志是共产党的优秀政治干部,对如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如何推动革命运动的开展,都有过很多思考,颇费了不少心血。如,为创建巩固的根据地,土地改革是一件大事,但,东北受日伪14年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文化落后,对政策理解很慢,有时还会产生偏差。当时,在延寿农村,农民心目中还存有“我穷,命中注定;地主富,命里有的。”等宿命论观点,不清除这些封建余毒,这种消极态度不解决,不转变,清算分地斗争不会彻底,也不利于根据地的建设。为此,延寿县在开展清算分地伊始,县委组织了积极分子、省立三中学生600多人参加的土改队员学习班,邹问轩亲自主持开班仪式,讲第一课,是他亲自编写的《地主剥削农民花招120例》(这个材料后来发表在《东北日报》上),这份讲课稿是他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了地主剥削农民8个方面,120种花招,用生动的文字把地主残酷盘剥农民种种方法分析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土改队员们便于接受,把它运用到在土改斗争中 大大提高了农民斗争的自觉性,清除了反动迂腐的宿命论观点,推动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根深蒂固,不想退出历史舞台的地主阶级亦千方百计的想保住自己的土地,在整个土改斗争中他们绞尽脑汁隐满土地,幻想日后反把倒算。邹问轩又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调查和思考又写出了《延寿地区用以击破地主瞒地的6种办法》(后发表在东北日报上),他把地主瞒地归纳出18种花招交给人民群众识别,又提出6种办法与地主瞒地进行斗争。《东北日报》很重视这篇文章,专门配发了短评,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1947年下半年邹问轩已调出延寿,但他仍然关心验收的土地改革斗争。是年底,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个彻底改摧毁中国几千年土地制度的响钟,东北根据地人民从此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身为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的邹问轩即将随军南下,行前,他又回到延寿,时逢县委召开有600多人的土改工作队员培训会,他到会看望大家,在依依惜别之际,又把他写的《划成分歌》留给大家。
  这是一首便于广大劳动农民接受,又能指导当时斗争的散文诗作,县委把它编印成册,发改大家,使延寿的土地改革斗争中划成分的环节少走了不少弯路。推动了土改斗争的进程。
  在多年之后的今天。延寿人民的心中大家还在怀念邹问轩同志,并且一直称他是政委·书记·诗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