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曾在志愿军归国部队服役过的老兵张兴德老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大连图书馆要举办一场关于《毛主席诗词》讲座,主讲人就是张兴德老师。那次讲座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之后,我和他便有了这段忘年交。后来得知他曾是宣传部的一位领导,退休后开始对毛主席著作和《红楼梦》等深入钻研,并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出版了好几部专著。

张兴德老人,今年已八十岁高龄,虽没有高学历、没有专家和学者的身份,却有着与专家和学者一样的钻研精神。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他在毛主席著作和红楼梦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不但在多个领域发表论文,其中有六十多篇被“知网”和《新华文摘》等相关学术刊物转载,还出版了四部专著。而这些成绩足可以让一位老人引以为傲。但他从不自满,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百思必有一得”以此告诫自己和晚辈,做事情必须要深入思考,不能重复别人的路子。只要动脑筋就会有新创意,新角度,发现新问题。

他说自己的幸运就是“让智者的一失成为愚者的一得”。每次见到他,他都是那样笑容可掬,谦逊有礼,充满了对晚辈的爱护和关怀。在他身上,我看到最多的是严谨求学的态度和军人身上真诚坚韧的性格。

这两年,了解到他开始着手做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尤其是近一年来,他先后在《学习时报》等党报、党刊连续发表十余篇关于抗美援朝重大史实辨析的文章,对那些否定抗美援朝的种种言论、谬说,为之纠错正谬。大力宣传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正确性、正当性。他的很多理论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初步估计,他发出的文章大约十篇左右,有五、六万字。这对一个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对一位耄耋老人而言,更是难能可贵。

笔者看过部分书稿,认为这是一部有相当学术价值和水平的专著。

当他得知我们银河悦读网正在开展志愿军故事征文和抗美援朝老照片征集活动的消息时,他十分高兴,认为网站站位高,组织这次活动很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十分乐意和我说说他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谈谈自己对当下一些人们错误思想观念的思考。微信图片_20200821084732.jpg

2020年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了张兴德老人的家,他向我娓娓道来自己最近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进展和著作出版等情况。

说起自己对抗美援朝的研究初衷,张兴德说,自己年轻时在抗美援朝归国部队服役近三十年,虽未赴朝,但耳濡目染,对那场战争犹似亲历。六年前,他从原部队战友处得知一些人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据,全面否定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正确性、正当性,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在学术界亦成为一股潮流。

有人对他说,你有研究和写作能力,应该站出来为咱们志愿军说话。战友们的话,引起他的共鸣。出于老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老战士对抗美援朝的深切情怀,他几经反复思考,觉得是应该站出来为志愿军说话,尽管人微言轻,声音有限,但总比沉默要好。他坚信真理的声音虽然开始很弱,但终究会越传越远越传越广的。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卓有成效的红楼梦研究(他是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参加过多次学术研讨会),跨行研究抗美援朝史。他发誓:“我要站出来为志愿军讲话!一定要发出正义的声音!”

说到抗美援朝,他显得十分激动。他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共同用血肉之躯铸就的历史丰碑。可是近几年,却有人以‘学术研究’为名大泼污水,全面否定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正确性、正当性。这太令人气愤了。”研究抗美援朝史涉及大量资料。张兴德老人首先是收集、阅读、积累资料。除充分利用大连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外,还千方百计购买了近万元中外图书资料,仅一部“俄罗斯解密档案”就花了三千多元人民币。

两年多来,张兴德老人经常坐公交去大连市图书馆借阅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资料和诸多书籍,每天都坚持阅读到很晚,并认真地做笔记,还用一张张纸条夹在书的重点章节做记号。他说,作为一名在抗美援朝归国部队服过役的老兵,他有责任和使命来做这件拨乱反正的事。在有生之年,他必须用严肃的、严谨的、地道的学术研究去澄清那些假学术的“污泥浊水”,还原抗美援朝的真实性、正当性和正义性。

两年多来,老人很少出门交友,几乎每天都闭门谢客,在家潜心读书写作,只偶尔在晚饭后出来散散步。他说自己年龄大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办好这件事。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他先后阅读浏览各类中外史料近八、九千万字。因为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充分地利用各种材料,两年功夫就顺利地写出一些很有见地的文章。

为了让自己文章更加趋于完美,他主动求教过去结识的老编辑(以前写作发表红学论文时,结识了几家大学学报编辑),他每次都会将写好的论文发给他们,虚心请教,请他们支持和帮助。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大学学报的编辑几乎都给了他同样的回答:“上级有指示,不发这类稿件。”就这样,他倾心撰写的论文稿件几乎全部被封杀。

微信图片_20200821084722.jpg对此,他并没有灰心,他相信真理终会战胜谬误。

 他锲而不舍的一边继续写作,一边寻求发表的途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和《党史纵横》上分别发表了他的相关文章。这使他认识到,各种党刊还是没有受到沈志华学派的影响,他有信心坚持把这个理论研究深入下去。

想到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他便把文章分别发给各党刊,令他喜出望外的是,他的文章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欢迎,并在这些党刊杂志上陆续得以发表。

他告诉笔者,研究的辛苦不怕,就怕没有读者和认同者。最近,他的一部24万多字的学术论文集《朝鲜战争重大史实辨析》即将由某大出版社出版(尚在审批中)。这个好消息真让人振奋,仿佛被雪藏多年的宝贝终于迎来了曙光。这正义之声的集结是老人多少个日夜的心血,来之不易啊!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我为张兴德老人感到高兴,更为这些年来他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认可和回报而感到庆幸。

采访中,我问老人:红学和毛泽东诗词研究都属于文学领域,而抗美援朝史则是史学领域。您从文学领域转行史学领域,想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连许多年轻的学者都不敢触碰,您这样做,有把握吗?不怕失败吗?张兴德老人回答的很干脆。他说,“我有三个自信,一是理论自信。我相信我的理论功底;二是文字自信。我相信我的文章会被认可;三是身体自信。我当时75岁,身体尚好。只要注意劳逸结合,就不会有问题。因此,我对我的成功抱有十分的自信。”微信图片_20200821084728.jpg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气神,谈笑风生。只是在临走时,他才告诉我,他刚刚经历了一场“中风”,出院不久,不由得又让我为他的身体担心起来,我叮嘱他,一定要小心照顾好自己身体,一定不要太累太拼。他“嗯”“嗯”答应着,让我放心。

告别老人,我在想,一个自信的人,一个不言放弃的人,一个懂得坚持并勤奋踏实的人,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抵挡住他们前行的步伐。我由衷期待张兴德老人的《朝鲜战争重大史实辨析》专著能够顺利出版,还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真相,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

向退役不褪色、永当排头兵的张兴德老人致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