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淮入大湖”。在悠悠长淮的下游,碧波荡漾的洪泽湖南入口处座落着一个村庄,她就是江苏省盱眙县官滩镇所辖境内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然村——洪湖村。

       因为小龙虾,让更多人认识了“盱眙”二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自然的馈赠、人类的造化,而洪湖村就成为得天独厚的“靠水吃水”了。在这片水网密布,土壤肥沃,滩涂遍及的村落正进行着一场高效农业的革命——稻虾共生。带领着村民走向高效农业的人是该村一位朴实村民,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李建良。


       一


       “30年前拼了命的要离开农村,30年后想尽办法要回到农村”。接受采访时,面对因地制宜的“三农”经济大有作为的李建良如是说。今年43岁的他,自小因为觉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种田太辛苦而选择当兵入伍,发誓再也不回农村。从军12年的他,于2008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转业回乡后,开始单枪匹马做各项工程,可奋斗了十来年也没有余下多少积蓄,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紧巴巴。

       2015年,快40岁的李建良思考着自己今后该如何规划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建良听到县里在针对龙虾节的这个品牌发展而鼓励村民推广“虾稻共生”。顾名思义“稻虾共生”就是生产自然龙虾和生态大米。推广这项高效农业不光政策上有补贴,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培训。

       “家里十几亩田每年一麦一稻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不妨试一试,我就开始着手去做虾稻共生了。我可是村里第一个去报名的哦!”李建良说。

       几年下来,李建良通过整合、流转、承包农田而成为官滩镇洪湖村种养大户了。

       当时,李建良因为资金短缺,加上没有连片的土地,根本无法进行虾稻共生的种养模式。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自己家的良田和周边农户家的普通田块进行置换,不愿意置换的再进行承包,以此达到土地整合的效果。就这样,30余亩的连片虾稻共生田成了他创业的一块试验田。


       二


       在接下来的养殖过程中,亩放虾苗多少、水草种植密度、虾苗什么时间投放等诸多问题接踵而来,李建良没有退却,而是积极向技术部门的专家和同行请教,自己还购买相关书籍学习。随着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李建良越干越有信心,常常夜里三四点就起来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就这样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在2016年,李建良虾稻共生模式种养的30亩地,龙虾的纯收入就达到了每亩1300元,水稻每亩1430元,亩均收益比之前增长了一倍。

       “第一年肯定是最困难的,但是很多问题只要用心琢磨还是有办法的。比如之前用的小眼地笼,捕捞上来后,把大虾小虾分开就要好长时间。我就想办法,特地去定制了大眼地笼,别人不懂,笑话我这样怎么抓虾。其实用大眼地笼,大虾进去了出不来,小虾就自己跑出来,大大节约了龙虾规格人工筛选的成本。”李建良说。


       三


       第一年的“开门红”让李建良尝到了创业的甜头,2017年,他开始说服周边村民把土地承包给他,将面积扩大到了100亩。有了前期的经验,这一年更是得心应手,每亩龙虾的收益已经达到了1500余元,水稻每亩1500多元,亩均收入达3000多元。到年底,李建良想再要承包土地的时候,村民们都不乐意了,主动提出要和他合伙,一起做虾稻共生产业。面对村民们的要求,李建良欣然接受。

       一枝独放不为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李建良说:“当时我就想,大家都是老乡,而且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的富。我就主动成立合作社,把周边村民联合起来,整合土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他们,彻底把产业规模做大做强。”

       同村的李建是李建良的堂哥,之前靠种田养鸡,一年的收入在三万元左右,2017年加入合作社开始做起了虾稻共生项目后,当年的收入达到近六万元。李建说:“以前养鸡比现在辛苦,鸡粪处理不好还污染环境,而且赚的也不是很多,现在在李建良的指导下,养虾也不是特别辛苦,收益也相当可观。”


       四


       “五湖四海闯荡,红红火火终身”。盱眙县因为有这么多的水域,有多个和洪湖村一样开展“稻虾共生”的村,以虾为媒促发展,开发小龙虾经济,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

       “民旺稻虾创业孵化基地”诞生了,(隶属于)江苏省盱眙官滩民旺稻虾共作专业合作社,是李建良于2017年10月一手创建的,从一开始的19户吸收到64户。孵化基地面积767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投入资产总值达2300万元。

       基地创建以来,通过以个带点、以点带面、以户孵户、集思广益基地成员中种养的好经验好方法,让创业者争做基地主人的思想理念。基地以民旺稻虾合作社为依托,吸收官滩镇洪湖村、都管村等周边种(养)户,以现代生物淡水龙虾、优质虾稻米为核心,科研技术繁育为重点、突出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他还代表“民旺稻虾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参加了淮安地区的项目选拔和推介,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直以来致力于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开发和新品种培育,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他们先后扩大种养面积,设施人工高产养殖、冬季反季节养殖、循环水养殖、经过摸索实践,取得了种苗繁殖及新品种培育等小龙虾养殖和繁殖关键技术,特别是在饲料配制、虾病防治、长途运输、越冬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技术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据统计,2018年基地共销售龙虾苗7.6万斤,产值190万元,成品龙虾16万斤,产值228万元,优质龙虾稻米60万斤,产值150万元,总产值628万元,收益342.3万元,2019年合作社新吸纳新成员12户,使种养面积扩展到1268亩,总产值1254万元,总收益达到683万元。

       基地通过孵化带动更多成员创业就业,建立以来,入孵创业实体总数64户,孵化成功率达61%,提供就业人数306人,其中有退伍军人、大学生、在外打工返乡创业者。基地创建的“盱米”品牌稻虾米和龙虾产品2018年已经走出国门销往日本及周边中大城市如浙江、南京、上海,苏南等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吸纳更多创业者。让更多的人走上创业就业岗位,积极开展稻虾共作技术培训,特别是刚刚创业的有为青年要把他们吸纳进入基地,成为敢想敢闯的创业者,对成功创业出孵的创业人员还将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确保创业成功,努力打造盱眙品牌龙虾及龙虾米,走向未来做到绿色健康无公害。让消费者放心更要让广大百姓放心......”李建良对合作社未来的规划充满信心。


       五


       李建良成立的合作社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有19户农户加盟,拥有1000多亩土地。上半年,正值龙虾上市,每天早上挤满了前来收购的商贩。一个早晨的总销售额就能达到一万元左右,纯利润四千多元。很多商贩说,这里出产的龙虾个大干净,性价比高。

       龙虾商贩李峰说:“这边的虾普遍在四五钱左右,主要是生态环境好,干净,不愁没销路,而且价格也不高。每天5点多就得过来,迟了就被别人收走了。”

       发展,永不满足。短短三、四年的时间,李建良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种养大户,但是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进步,开始向下一个目标走去——他要把他的堂弟拉进来,任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准备种植全生态的龙虾米和有机蔬菜,真正地把家乡的农副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发掘销售渠道,建立交易平台,直供苏南市场,以此来提高村民手中农产品的利润,达到增产增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