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系肢体之艺术;书法乃纸上之舞蹈。书法与太极是我平生的两大爱好。我学书时间很长,囿于工作繁忙和家庭琐事,时断时续,进步不快。我学练太极已经八年有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练太极悟书法,练书法品太极,发现二者虽形式不一,但异曲同工,本同一理。现有心得,分享给朋友们。

  一是要分清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字之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润燥、浓淡、黑白、断续、直曲、提按、刚柔、快慢、轻沉、雄秀、巧拙、妍丑、形神诸元素皆书法之道;而太极拳每式之动静、开合、吐纳、松沉、虚实、皆阴阳而已。书体分真、行、草、隶、篆五体,真书也叫楷书,是练习书法的基础。譬如在练习“李”字,首先要看它的字形,它既属天盖型字,又是菱形字,上木下子,上下结构。木字为阳,一横见功夫,一竖立中正;撇要撇出去,捺要捺出来;其次要区分阴阳,子字为阴,了字末端虚线至上,遂书一横,为字之重心;木子阴阳,乃成李字。再譬如,在练习“人”时,先看字形,人字为三角形,左撇为虚,也是阴,右捺为实,也是阳。同理,吴式太极拳之揽雀尾,先捋后化,左手中冲抵右手大陵,收与神阙前,是为阴;然后挤捋,化打一体,是为阳,构成揽雀尾。据此,拳书皆为阴阳互根、阴阳转化、阴阳相济之道。

  二是要虚实开合。虚实开合即为拳经,书法亦然。太极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与永字横竖撇捺、点折提勾八法如出一辙。书法点画造形,谋篇布局,无一不是虚实开合。比如,写“人”字,前面讲了一撇一捺,一阴一阳,但撇与捺的交叉点就是合,而撇与捺向外延伸,则是开。特别是捺脚也有开中再开之意,这样写才能伸展大方。譬如:吴式太极拳之搂膝拗步,左手搂膝、左脚为点丁步,为阴,为虚,右手于右耳侧,右脚为实,为阳,左右有相合之意;左手向下向后按出,右手随腰胯打出,为开。

  三是要松静自然。点画构成文字,线条成就书法。蔡邕《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这也像我们打拳、练八法的预备式一样,先做到心松、体松,心静、体静。故,行拳运笔之前提为:体松神静,虚静无欲,无欲则万物通,讲求轻、慢、圆、匀,忌僵、滞、呆、腐、死。在初练书法时,一定讲求轻、慢、圆、匀。轻,是指轻点、轻按,比如写宝盖上的一点,三点水的点,点字下的四点,都是这样。慢,是指在慢中调匀气息,在运笔时使线条匀称,比如写横划和竖划不能疙里疙瘩,线条不匀;圆,好比我们练拳一式向另一式的转换和衔接,不能有突兀之感。比如写横折勾的时候,就要圆润,不能支棱八跷的。匀,就是线条匀称,间架匀称,字形匀称,如同练拳一样,立身中正,重心不偏不倚,转关轻灵圆活。

  四是要意在笔先。什么意思?我们在练拳的过程中知道,一个式子打完之后,要打下个式子,而意就是在上个式子打完之前,就要想到下个式子。这个“想”就是意。再比如“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说明了“意”的重要性。画家在画竹之前,心里己经有了个腹稿,只等落笔完成。我们在学书练字也是一样,不管你练欧体、颜体、柳体,还是赵体,在掌握间架结构、用笔规律后,不再是写仿影、描红,或者按照书贴临摹,而是到了背临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小学生识字的默写。按照你学的书体写字。在写一句话、一首诗的时候,一个字还未写完,下个字的神形在没落笔的时候,心里已经形成了,这就是意。

  五是要气注笔端。打拳要用意,而不用气。所谓“用气则滞”,但我说的不是刻意用气,而是气随意动,以意领气。拳要练到这个时候也就到了中层阶段了。学书与练拳本同一理。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首先要看全篇布局,字体特点,用笔规律; 其次就要看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意与气的联系。在行书、行草、草书作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每个字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是存在内在的联系。当一个人正在打拳的时候,我们不能打扰他。一旦被打扰,他的意与气就被打乱了,甚至下一个式子就不知道怎么打了。再一个是,在打一个式子打完向另一个式子转关的时候,不能突兀,而是圆润自然,犹如行云流水。行书、行草、草书法作品中的字,无论是浓淡、润燥,还是枯荣,但字与字之间的意气关系,就形成了行气。有了行气的引领,就不至于使字与字之间的孤立和呆板,而是形成了生动活泼,上下相连,左右相顾,大气磅礴的风格。

  六是是要力透纸背。在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就不在刻意轻提轻按,而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行、草的用笔上,就该宜慢则慢、宜快则快,宜轻则轻、宜重则轻,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力、爆发力,达到力透纸背。这是对行、草书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全篇收笔表现的比较突出。练太极推手亦是如此,在打牢拳架的基础上,沾连粘随要轻,而棚捋挤按就要在意气的引领下用力要稍重一些,从而达到化打一体的效果。

  “功”就是既要出“工” ,也要出“力”,这样才能得到真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练习书法与太极也是如此,只有在明理得法的基础上刻苦练习,才能有所建树,否则亦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