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每天读着文友们的【志愿军】征文,心中总有一股潮水在涌动。这看不见的潮水越涌越强越涌越大,终于按捺不住,我驱车来到鸭绿江边。

  站在鸭绿江边,望着贯通南北连接中朝的鸭绿江大桥,特别是那座惨遭美军轰炸散发着历史硝烟的“断桥”,思潮犹如滚滚东去的滔滔江水,翻腾着折叠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七十年前,南北朝鲜开战,人民军迅速地占领了汉城。李承晚求救联合国。六月,以美军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登陆半岛,朝鲜人民军连遭重创。战火很快燃烧到了鸭绿江边。三千里江山到处枪林弹雨。疯狂的杜鲁门扬言要到沈阳过新年。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十月,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刚刚从解放战争的刀光剑影中磨砺出坚强意志的人民军队,整顿好行装,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朝鲜战场,与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伪军展开了浴血奋战。

  魏巍先生把他们称之为“最可爱的人”。赞扬“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朋友,看看我们现在的幸福和安康,想想他们曾经的流血和牺牲,你不觉得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吗?

  我的老家黑龙江省延寿县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革命老区,从这里走出去参加革命的乡亲们的事迹鼓舞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其中就有我们村的几位直系亲人。

  刘景春,我的表姑父。1927年出生,1946年参加解放军,随着“四野”南征北战,从黑山白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全国解放后,他刚刚被批准复员回乡,朝鲜战争爆发了。他义无反顾地重整军容,扛上三八大盖,第一批踏上了被战火烧焦了三千里江山。在著名的血战长津湖的战役时,时任志愿军第九兵团某部班长的刘景春,奉命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埋伏了一天一夜。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把战士们的脸刮得又红又肿。为了隐蔽,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纹丝不动。刘景春的脚冻伤了自己还不知道。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的时候,刘景春振臂一呼,率领全班战士率先冲出了战壕。志愿军日夜兼程,一直把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追到1221高地,包围了龟缩在柳潭里的美军残余,最后全歼了这股号称“北极熊团”的美军精英。刘景春班击毙了美军团长,缴获了美军军旗。因此,荣获了集体三等功。

  此后,他还先后参加了第三第四次战役。战斗中,他的左腿和右肩先后受伤。1953年,朝鲜停战前夕,他因伤回国,复员回乡。

  回到家乡后,乡亲们推选他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刘景春悄悄地把军功章和立功喜报藏在了箱底,挽起裤腿,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每当人们问起他在朝鲜战场的事,他总是微微一笑:打仗都是这么干。他从来不炫耀自己,连他的儿女们都不知道父亲的故事。他带领乡亲们把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建设成了全乡闻名的富裕村。

  朋友,你看,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一个埋头苦干的党员,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发光发热,你不觉得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吗?

  王贵和,我的表叔。1951年4月,他随延寿县担架队一起奔赴朝鲜战场。这时,正赶上第三次大战役。战斗异常惨烈,死伤非常惨重。担架队不是军人编制,但仗一打起来,就要和战士们一起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王贵和他们小队一共八个人四副担架。他们头戴柳条帽,手抬担架,冒着大炮轰炸机枪扫射,冲上前沿抢救伤员。一次王贵和和伙伴正在山下抢救大腿被炸伤的战士,一阵排炮轰然而至,大炮炸碎了山上的石头,大小石块飞下来,王贵和的右肩被石块砸伤,顿时,鲜血浸透了棉袄。他顾不上擦拭鲜血,揪出一块棉袄中的棉花,塞进伤口,用尽全身力气把伤员掫上担架抬回营地。伤员得救了,王贵和的伤口由于流血过多,再加上尘土的感染,不久便化脓了。直到1952年回国,他的右胳膊还抬不起来。回到老家后,由于他不是军人,不能享受残废军人的特殊待遇。但是,他毕竟是在战场上受伤的。家人和乡亲们劝他去找政府,争取待遇。他摇摇头:我还能挺得住,别给政府找麻烦了。

  “别给政府找麻烦”,平平常常的话,决不是什么豪言壮语。朋友,你看不出这平常话语里闪烁的精神光芒吗?

  谢树,我的亲娘舅。朝鲜停战后,1957年8月14日,舅舅作为换岗军官调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三分部任组织科长。这之前,舅舅是在湖南军区湘潭军分区任政工科长。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舅舅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尉军衔。他深知肩上的四颗红星的分量:那是责任和使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调令一来,舅舅二话没说,坐上了开往朝鲜的列车。

  战后的朝鲜,千疮百孔生灵凋敝。舅舅坐在南去的列车上透过车窗看到满目疮痍的三千里江山,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八月十五日,舅舅到了志愿军后勤部三分部,与原组织科长藤云同志做了交接之后就走马上任了。舅舅毕业于哈尔滨师道学校(哈师大的前身),又当过几年教员,在部队算是“文化人”。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做战地记者,在各级军报上发表了很多战地新闻战地通讯,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大涨了军队的威风。这次到朝鲜,正赶上志愿军第二次全军党代会召开在即。为了更好地准备党代会,舅舅兼任三分部党委秘书。认真准备参加党代1597483992338186.png会的各类材料。

  一九五七年十月八日,中华人民志愿军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朝鲜正式召开。舅舅作为后勤部的党代表参加了这次在中国军队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大会。大会由杨勇司令员主持,贺龙。叶剑英、徐向前、肖华等军委领导参加了会议,越南劳动党政治局委员武元甲大将也列席了会议。会上,王平政委做了志愿军几年来的工作报告,特别是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在朝鲜恢复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舅舅边听边记,深受鼓舞。

  一九五八年三月一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亲赴朝鲜,做撤军的动员报告。在志愿军大礼堂,周总理说:“毛主席让我来接你们回国。你们辛苦了!朝鲜人民、中国人民都忘不了你们,你们仍是最可爱的人!”接着,周总理讲了撤军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十月二十五日全部撤出朝鲜的具体要求。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四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同志在牡丹峰举办盛大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八周年暨欢送志愿军回国的鸡尾酒会。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的委员长崔庸健等国家领导人和朝鲜人民军的高级将领悉数参加了这次欢送大会。舅舅有幸作为代表并担任会议记录员参加了这次空前的酒会。后来,舅舅在回忆这次酒会时说:金日成用朝鲜语致辞,身边的译员一句一句地翻译。说着说着,忽然一句“算了”的中国话传来,令大家大吃一惊。金日成让译员下去,他干脆说起了地道的东北话:“这样我感到亲切,你们也一定感到近便。”金日成除了赞扬志愿军的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外,还讲了自己在中国东北和抗日联军并肩作战的故事。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源远流长牢不可破。

  舅舅从朝鲜回国之后,就转业到滨海小城营口。从重型机械厂党总支书记做起,先后做到站前区委副书记区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舅舅是建国后中央马列主义学院(中央党校的前身)的第一批学员,对哲学的研究造诣很深。他曾简洁精湛地总结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舅舅在组织部工作期间,同时兼任市委党校校长、市哲学学会会长,还被辽宁大学哲学系聘为客座教授。文革期间,因为他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蒙冤蹲进牛棚,“解放”后,他先后在劳动局机械局电子局等单位任书记局长等。 一九八八年离休后,他回眸人生,写下了:

  为筑神州风雨楼,

  添砖加瓦奋不休。

  大军南下白洋渡,

  跨国东去绿水流。

  解甲塞上操旧业,

  换帽长街化新囚。

  担释合当再出剑,

  归来不觉霜满头。

  我也曾在他七十岁生日时送他贺联:

  风风雨雨,南征北战,跨长江,赴朝鲜,人道是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赢来江山红遍;

  坎坎坷坷,几起几落,痛庸疾,战病魔,总觉似灵均再世,壮志未酬,该有沧桑在前。

  朋友,有这样的亲人,你不觉得骄傲吗?可一定要记住。我们因他们而骄傲,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他们的遗志,要发扬他们的传统。如果说,亲人传承的是血脉,那么,军人传承的则是精神。就是这种精神,上了战场毫无畏惧冲锋在前,下了战场毫无怨言建设家乡。他们的可爱,既有战火纷飞的轰轰烈烈,也有和风细雨的平平常常。

  站在鸭绿江边,滔滔的江水日夜不息,奔流着,高歌着,一曲慷慨悲壮的史乐,激励着人们一往无前。巍巍的大桥岿然屹立,经风雨,披霜雪,一段血雨腥风的史实,见证着正义之师的伟大辉煌。历史无辨地证明:胜利永远属于正义!

      (注:照片是舅舅谢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