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的历史名人中,不仅古代叱咤风云的人物灿若如星,就是近现代,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青史留名”的也大有人在。在晚清民初,正定就出了一位被标榜为“北洋三杰之龙”,却又以北洋政府“短命总理”留名史册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北洋军阀,清政府时历任统制、提督、陆军部大臣,辛亥革命后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的王士珍。

    1597194965537165.jpg晚年王士珍)


       三杰之龙

       王士珍(公元1861—1930年),字聘卿,号冠乔,别号冠儒,正定县牛家庄人,出身于一个诗书人家。曾祖父王朝凤,精通医术,长于书法。祖父王履安是个秀才,精医尚武,有“戎马书生”的称号。父亲王如柏兄弟三人,伯父如松,叔父如云。因伯父早逝,王士珍过继给伯父。在他4岁时父亲去世,由继母和生母抚养成人。9岁入私垫读书。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他15岁时,正定镇台叶志超看他聪明机智,收他当勤务兵,不久提拔为书办。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考入正定镇总兵学兵队,随叶志超调驻山海关。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依照德国军事教育制度在天津建立北洋武备学堂,从各军选调中下级军官集训深造。王士珍进入该校,在炮兵科学习,三年期满,仍回山海关叶志超部驻防。后该军设立随营炮队学堂,命王士珍为炮队教习。他采用西法教学,学以致用,博得上司的称赞。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协助镇压。6月,直隶提督叶志超奉命赴朝助战,王士珍带领随营炮队学兵随叶志超开赴朝鲜,驻守牙山。日本政府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大量出兵朝鲜。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向清军进攻,爆发了丰岛海战,清军遭到惨重损失。日本陆军进攻牙山,叶志超不战而逃。王士珍随叶志超撤抵平壤,受命为平壤清军总指挥。9月12日,日军兵临平壤城下,王士珍所在清军,防守大西门至七星门阵地。王士珍观察地形后,极力建议于城外山上设奇布防,敌至方能应战。叶志超以王士珍年轻无实战经验不予采纳。

       9月15日日军分四路猛攻平壤的中国驻军。王士珍率领炮队学兵坚守在城上顽强抗敌,他亲自开炮轰击日军,左手无名指被炸掉,额头左上部也被弹片击伤,留下一寸多长的伤口。敌军四面合围,炮队学兵挟持王士珍杀出重围。平壤失守后,清军溃退。王士珍也跟着叶志超连夜奔驰。黑夜昏暗,地形不熟,部队不知所向。幸亏王士珍携一地图,按图督引残军星夜疾行,安抵义州。

       回国后,王士珍率学兵炮队仍驻防山海关,后随新任直隶提督聂士成移驻芦台。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袁世凯让北洋武备学堂总办荫昌为他推荐军事教学人才,荫昌即提名推荐了毕业于武备学堂的高材生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冯华殿四人,袁世凯全部录用。王士珍被任命为督操营务处会办兼讲武堂总教习,不久升任工程营管带、工兵德文学堂监督。王王士珍以悉心筹划、办事认真受到袁的重用。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奉诏到小站检阅新建陆军。王士珍将工程营设制的水雷、旱雷、踩雷及各种武器一一演习,再加上新建陆军比旧军军容整齐,荣禄大加赞赏。

       次年二月,荣禄再次检阅,路过海河,河面不宽,尚有冰冻。王士珍用特制的帆布做桥,搭于冰上。荣禄的步兵、骑兵、炮兵从桥上行如坦途。这种帆布桥稍加整理后即为小舟,可供游渡,拆卸后,又极易收藏携带。荣禄看后更为高兴。检阅完毕离去,再过海河,王士珍仍为他架设帆布桥,荣禄担心天已渐暖冰河解冻,存有危险。王士珍禀告说:“不用担心,三天后冰冻方解。”后果然如此。荣禄深服王士珍料事准确,后给袁世凯写信说王士珍有治国大才,不止是长于军事。于是,在这年冬,荣禄推荐王士珍、段棋瑞、冯国璋赴日本阅操。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二月,袁世凯听说清政府将派他任山东巡抚,急派王士珍率两名亲信去山东巡视。不到一个月,王士珍即将山东沿海各要隘、军营情况全部勘察清楚,连驻兵计划也作了周密安排。袁世凯又惊又喜,即委派王士珍为小站留守司令官,指挥各军依次从小站开赴山东。

       这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王士珍任军事参谋。时济南、泰安、东昌、曹州等数十州郡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原山东巡抚主张安抚,而袁世凯主张痛加剿办。王士珍为袁世凯提出了一整套镇压义和团的策略:先行劝解,然后以武力相威胁,如仍不从,再捕杀首犯,解散胁从。袁采纳王的建议,并让王士珍参谋山东全省军务,致使各路团民死伤惨重。

       袁、王对义和团的血腥镇压,惹起清朝贵族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的不满。1900年6月,端、庄二王派了一个义和团的首领,拿着清政府的令箭,去找袁世凯,说端王命令袁世凯安抚义和团,允许设坛继续操练。袁非常吃惊,立即召集部属开会商议。群僚认为:如答应设坛,义和团将兴盛起来,造官府的反;如若不应,难免受到端、庄二王的严厉谴责,相顾失色。这时王士珍站起来说:“请交给我来审问吧!”他立即将义和团首领以盗窃端、庄二王令箭之罪推出斩首。此时袁召集的会议还没有散,袁问王:“审问得怎么样?”王答:“已经处决了,可以把令箭封起来送还端、庄二王。”袁世凯顿时醒悟,十分佩服王士珍处事“明决”。

       在镇压义和团的同时,他们却对洋人保护备至。当时,各国在华的传教士、商人,纷纷逃往山东避难。王士珍令手下士兵组成便衣队,沿途保护,并帮助租赁车船,资助粮食、衣服、川资,竭尽庇护之能事,赢得洋人垂青。

       这期间,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又知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都是受过德国军事教育的,故当面称他们为“北洋三杰”。这所谓的“三杰”,人们又称为袁世凯的“龙、虎、豹”。自此,王士珍被推为“三杰之冠”,又称北洋“三杰之龙”。

       

       提督江北

       1906年,清政府把兵部与练兵处合并,设陆军部,王士珍被任命为陆军部侍郎。

       1907年,清政府任王士珍以陆军侍郎衔外放江北提督,执掌军政,统辖诸镇,兼理盐漕。王士珍在江北提督任上,捞到大量银子,于是广置家产,先后在北京西单和前门等处购置房产,又委托其叔王如云在老家牛家庄大兴土木,盖起一座家宅和一座家庙。之后,又在正定城内西里街购置宅基地,建起相邻两套宅院的寓所,又在正定城南购买土地100公顷。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其生母病逝,清廷给假三个月回原籍治丧。期满召见,授正黄旗蒙副都统,赏头品顶戴,继续统率第六镇,回江北提督任上。这年秋季,王士珍率领江北新军参加清政府举行的太湖秋操。出发前,王令士兵抬了很多标有“无铅箭”“饼饵”的箱子,亲加封印,吩咐下属:“有军令方能打开。”诸将不解,王士珍告诉大家说:“用无铅箭不伤人,饼饵用来犒军的。”

        太湖秋操尚未结束,11月28日,革命党人、安徽新军炮营队官熊成基,联络秋操中革命志士率马炮营新军千余人在安庆举行起义。两江总督端方飞请王士珍出兵镇压。当时带兵的将军既无子弹又无兵饷,仓皇失措。王士珍命打开标有“无铅箭”和“饼饵”的箱子,原来全部是子弹和银元,稳固了军心。由于王士珍率兵堵截、追击,致使安庆马炮营起义失败。

        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袁世凯失宠,被勒令回原籍“养病”。王士珍也称病离职。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后,为了迅速扑灭革命火焰,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任为内阁总理大臣,王士珍也出任陆军大臣。次年2月12日,宣统退位。为忠于清廷,王士珍决计辞职。他说:“身任陆军大臣,决不愿署名于皇帝退位诏后。”辞官后,退居家乡正定城里。


       保皇复辟

       袁世凯窃据临时大总统后,多次写信、派人去正定请王士珍担任要职,都被王士珍婉言谢绝。

       1914年夏,袁世凯派其子袁克定及北洋僚友等数人专车至正定,临行前袁世凯对袁克定说:“王公不来,勿归也!”袁克定到正定后,毕恭毕敬转达父意,固请王士珍出山,王士珍执意不从。

       时隔不久,段祺瑞去南方视察,回京路过正定,预先电告王士珍“拟正定下车,登门拜访”。王士珍到车站迎接。专车到站,段祺瑞派亲信下车请王士珍上车会见。王士珍登上火车,没寒暄几句,火车便开走了。就这样,王士珍被骗到北京,不得已,再次出山,就任模范团筹备处筹备员,授陆军上将。袁世凯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王士珍为六大办事员(坐办)之一,实权最大。

       1915年,段祺瑞不满袁世凯称帝行为,称病请假,袁世凯派王士珍署理陆军总长。不久,袁世凯下令免去段祺瑞陆军总长职务,正式由王士珍接任,1916年4月又调任参谋部总长。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王士珍仍任参谋部总长。1917年初,黎元洪和段祺瑞闹起“府院之争”,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离开北京去天津,联络各省督军,要用武力赶黎元洪下台。黎元洪任命王士珍为京畿警备总司令。之后,又任命陆军总长兼参谋部总长。

 1597195098194073.jpg      在黎、段之间的矛盾闹得不可收拾时,张勋借进京调停之名,乘机拥清王朝废帝复辟。6月14日,张勋的辫子军到京后,王士珍命令步兵统领江朝宗用电话通知守城部队打开城门,辫子军像潮水一般涌进城内。1917年7月1日,王士珍随同张勋等人,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清帝复辟,张勋、王士珍等7人为内阁议事大臣,授王士珍参谋部尚书。

       复辟闹剧激起全国声讨,复辟分子在一片喊打声中作鸟兽散,王士珍没有逃命,而是留在京城。段祺瑞重新当上了国务总理。王士珍因维持京城秩序有功,继续留任参谋部总长。


       短命总理

       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就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段祺瑞气势汹汹地要武力统一南方,主张讨伐。而冯国璋则主张与护法军政府和平解决,提出“和平统一”,排斥段祺瑞。段祺瑞不得不于11月15日辞职。在这场讨伐和和平的争执中,王士珍站在冯国璋一边,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段祺瑞下台,冯国璋任命王士珍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仍兼陆军总长。

       王士珍组阁后,段祺瑞通过报纸对王的内阁大肆攻击,又唆使新交通系进行倒阁活动。王士珍在总理的位子上没坐满三个月,便于1918年2月引疾告归。冯国璋仍授王士珍为德威上将军,管理将军府。1920年徐世昌出任总统,拟命王士珍为苏皖赣巡阅使,王辞以老病。不久,王士珍辞去所有职务,退出了军政界。后来进入经济界,任北京电车公司董事长。

       王士珍身虽然退出军政界,但他的心还系着局势变化。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时,王士珍多次以北洋元老身份出面调停。1928年5月,蒋、冯、阎向张作霖发动全线攻击。王士珍、熊希龄等人在北京发起和平运动,张作霖被迫退出北京,奉系军队临撤离时,骚扰北京百姓。各界公请王士珍当维持会会长,负责与各系军队联系、调停,维持北京社会治安,使百姓少受兵灾。

       1930年7月1日,王士珍病逝于北京,终年70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