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一些人用健康换事业,以生命搏财富,这无疑是汗牛充栋,缘木求鱼。我也曾是一个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由于长期写材料、抓落实、迎检查、搞接待……贪黑起早忙工作,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长期患有高血压、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一些从事伏案工作的常见疾病。

       如何统筹兼顾,确保工作健身两不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身体锻炼。除走步外,还找到一种全身心的修炼形式——习练吴式太极拳。太极拳毕竟是集养生、武术、技击、经络、哲学、形意于一身的综合文化艺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无为而为、不争而争,大道至简、松静自然”理念的指导下,朝迎曙光、晚送夕阳,寒暑易节、勤练不辍,经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加上我的刻苦努力,我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高血压、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一些疾病也有了很大改善。

       锻炼身体是本意,意外收获是感悟。站桩是淬炼意志的过程。外静,如巍峨屹立的泰山;内动,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打拳是修炼身心的一种方法。动,如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静,如一弯静静流淌的溪水。推手是通晓动静的手段。动与静,取与舍,开与合,力求掌握一切发展变化。人练拳,拳练人。从拳理中感悟人生,从练拳中改变心态。拳理,让我学会了放下,修炼那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提升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站桩,让我学会了处事,摆脱功名利禄这些思想藩篱和精神桎梏,“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保守内心久违的那份恬淡与宁静。打拳,让我学会了自信,就是修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推手,让我学会了担当,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单位,在急难险重问题和任务面前,都敢于承担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勇气和责任……

       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收获感悟的同时,还收获了很多惊喜:2017年9月,我们拳队应邀代表全省参加海南三亚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南山太极文化节”。秋天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参会不是唯一的,三亚的碧海金沙、椰风渔韵才是我们兴致所在。赴会旅游,一举两得。我忙中偷闲、休假参团,游览了热带雨林、天涯海角,还品尝了我们自己动手烹饪的海鲜大餐。我们集训了两天便参加了赛事,在获得团体第三战绩的基础上;我还意外地斩获了个人第一名的桂冠。2018年春节,一时兴起,文思泉涌,即兴写了篇《太极拳赋》。女儿看了大声叫好,并说:“我把这篇文章投到‘悦太极’公共平台网站吧!”我也没在意,说:“你愿投就投吧。”没过两天,“悦太极”竟然发表了这篇拳赋,还被评为优秀文稿。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篇800余字的拳赋点击阅读率竟达到17000余人。8月7日晚上,老师通知我参加今年县全民健身第二届太极拳锦标赛男子太极刀表演赛,就一个晚上怎么练?贵在参与,反正也不图啥荣誉!第二天早上非常冷凉,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冻得我直打牙髈骨,但赛事还是如期举行,幸亏平时练习不辍,还算点儿功底,硬着头皮上吧!表演完就进室内暖和去了,一切顺其自然,反倒得了个第一名。

       平凡之处有清欢,喜怒哀乐亦安然。暑送春风,秋迎明月。看淡名利,宠辱不惊。不管命运给你带来什么,收获也好,惊喜也罢,都要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从容面对困难,淡定面对挫折,豁达面对厄运,微笑面对逆境,留住心底的那一片淡泊与宁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