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下的财富不仅仅是影集,是书法,是家产,更多的是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聆听父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09的8月,我主编的《女兵的父亲》出版发行,我写的《女兵的天空》在百度点击率达三万人。孙燕华得知我写的这些文字后,决定把她家族三代从军的故事讲给我听。随着她不断充实关于父亲的故事,我更坚定了要把老孙家三代军人父亲的故事写好,把他们的奉献精神写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共和国军人父亲的伟大和无私。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一 父亲为祖国核事业奉献到了大漠

最近,台湾买美国的四驾飞机,外交部严厉警告,美国国防部丝毫没理,几个亿的武器出售台湾。太无视中国了。中国该出手就出手。台湾问题不解决,台湾始终成为美国的一个棋子,1964年到1965年,中国军队和科技人员经过常年的自主研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联想当下,如果美国人发动核战争,中国怎么办?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燕华的微信进来了。“大姐,我父亲是北京高等军事学院的军事教员,是周总理派到中国原子弹制造基地的军管会团队其中一个,我还看到红头文件呢!”随后她发来文件,派到制造原子弹基地军管会人员的名单,上面有孙燕华父亲的名字,军管会副主任孙孟亭。好厉害啊!内心不由得对这位父亲生出敬意。

1597117175677879.jpg

(孙燕华提供父亲1955授衔纪念)

于是,我开始里聆听她讲述了儿时到现在与父亲有关的记忆。

燕华三岁时,有一天,他父亲突然神秘地离开了北京的家。燕华说,她家共六个兄弟姐妹,父亲四十八岁才有了她,她是家里最小的。很小就记得父亲跟她说,他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她清楚地记得父亲临走时对她说的话:“闺女,在家好好听你妈话,爸爸出差回来给你买个牦牛。”“牦牛?”燕华惊喜着。可没想到父亲承诺的这头牦牛让她一等就等了若干年。

父亲走后,她一直盼啊盼啊!常在夜里梦见爸爸,醒来就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她一直惦记着父亲承诺的那头黑褐色的牦牛,却不想父亲在大漠孤烟直的西北,一待就是好几年。而女儿心中惦记的牦牛,也成了父亲思念女儿的另一种寄托。

后来,燕华说,父亲终于回来了。带给她的不是牦牛,而是一根牦牛尾巴。尾巴毛绒绒的,很是好玩。直到现在一直珍藏着。家里用它做了拂尘,用了很久。

1968年,他父亲和父亲的战友的名字被写在了离开北京的名单中,那份名单是周总理亲批的,这些都是党和军队信得过的军事干部,政治上绝对可靠。他们被派到了原子弹制造基地。于是,父辈们带着历史使命去了遥远而偏僻的西北大漠——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的制造基地。具体位置父亲守口如瓶,燕华只是知道父亲生活在牦牛生长的地方。

到了1974年,她们家从北京搬到了哈尔滨,父亲也成为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燕华上了小学,在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下,健康成长。从记事起,作为父亲掌上明珠的燕华,就对父亲有着格外深的感情。因为这位让她崇敬一生的父亲给了燕华很多,包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1597117227900569.jpg(燕华提供的拂尘图片)

如今,父母不在了,她又是最小的,在关键时刻,哥哥姐姐都全力以赴地帮助自己。父亲走后,把精美的书法和一套房子都给了她。她现在住的干休所的这套房子就是父亲留下的,在这个屋子里,她总能感觉到父亲的存在,她把家里的园子打理得温馨而有生机。燕华说:“在这个家住着,处处都可见父母的影踪。父亲的家教,是她一辈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在我心中太了不起了,父亲的故事很多,一辈子都讲不完的,我一定要把父亲的故事写成一本书。”

父亲一生致力于研究军事,研究战略战役,并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多年守在大漠深处,舍小家为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忠诚于人民。

70年代越南的武元甲大将就曾是她父亲的学生。记得七十年代中后期,武大将来到哈尔滨,他找父亲是要解决一些粮食和武器。武大将还送给父母一些小礼物,其中有一条丝巾是给燕华母亲的,后来,母亲留给了燕华。


二、哥哥,也成为这样的父亲

燕华的兄弟姐妹都敬仰父亲,学习父亲。

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有的干部子女装病不去前线。可燕华父亲是省军区副司令员,他说,孩子要服从军队,鼓励哥哥到前线。

燕华的哥哥大她13岁,在父亲的鼓励下,毅然参军去了前线。那时,哥哥结婚已做了父亲,儿子出生刚二个月。

哥哥的部队穿插作战到中越边境的谅山,部队要出发那天,嫂子怎么舍得呢?哥哥对嫂子说,有一天我真牺牲了,儿子一定要培养出来,要培养做一个军人。就这,嫂子含泪送走了哥哥。

1597117368404756.jpg1979年2月,50军所属部队打得很勇敢,年轻的哥哥,每到晚上和战斗间隙,他日夜思念着妻子和孩子,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要拿出儿子的照片使劲吻着。可到了第二天一钻进丛林作战,一切都又忘了。哥哥不愿意回忆战争场面。因为不知道多少战友在自己面前倒下了,战争真的很残酷,惨烈。

哥哥传承父亲基因,喜欢军事。从小就喜欢射击,后来参军了,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兵的愿望。在真正的战场上,他作战勇敢,不怕流血牺牲,后随部队胜利凯旋,立了三等功。

历史,不会忘记那场战争,哥哥也不会忘记那血与火的考验。

燕华说,越南军队真是忘恩负义,我痛恨那些吃中国的军粮打中国人的越南军人,他们不配军人的称呼。是啊,该痛恨的一定要痛恨,她是军人的后代,她身上有着坚毅的斗志,也有嫉恶如仇的品行。广西云南边境自卫反击战,我们军队牺牲了多少官兵啊。燕华说话时,眼角流出了热泪,她是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士痛心啊。

1979的早春,哥哥在南方作战,父亲在北方指挥战备。一个在潮湿的山林,一个则在冰天雪地。两代代军人父亲就是这样,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祖国,包围祖国的边境安全而日夜战斗着。他们的故事始终鞭策着后人。


三、侄子是老孙家第三代军人父亲

燕华的讲述,让我惊喜不断。本以为到她哥哥那段就结束了,没想到她的侄子也是一位军人。

一早她给我发来几张图片,都是他侄子的。她说,哥哥在越南打仗时,她侄子才二个月,现在都四十岁了。看到照片中的这位汉子,我不禁赞叹:真是一位好精神,好魁梧的高原战士啊!

1597117457635665.jpg

燕华说,她侄子长大后,哥哥就送他当了兵。后来被分到后勤保障部队,一干就是二十二年。燕华说,侄子的儿子4岁时,他服从组织调动,奔赴了西藏参加训练。

可以想象,西藏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在西藏,侄子战胜了一次次高原反应,完成了四个月的训练,出色的后勤保障工作,让他为所在连队赢得了一次次流动红旗。

没想到燕华的侄子也是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父亲,他继承父亲的精神,远赴荒凉的西藏,守卫边境,保障祖国安全!天路,打造出孙家的第三代军人。

燕华,出生在军人的世家,她有着深厚的女兵情结。为纪念建军93年,她对我讲述三代军人父亲的故事,就是希望我们共和国的军人们和他们的后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听了孙家三代父亲军人故事,我是意犹未尽。不知道孙家的第四代会不会再出现一位优秀的军人。

燕华说:或许她的侄孙长大了,不一定去参军。可孙家的三代军人父亲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和对部队的情怀,孩子们会永远记住的。

相信,燕华的讲述一定打动了很多军人父亲们。

这个八月,我继续聆听军人父亲们的故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