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是我们的一个排长张立春同志,他是立过五个大功的战斗英雄。这次,当他扑到敌人的阵地上的时候,他看到有四个美国兵都把下半截身子装在睡袋里。他急了眼,来不及等后面的同志,先打死了一个,接着就扑上去,用脚踏住一个,两只手抓住另外两个家伙的头发,摁了个嘴啃泥,一边狠狠地说:‘中国人过去总是在你们的脚下,今天,你们该低低头了!’两个家伙又不懂他的话,只是翻着白眼……你看看咱们的同志,哪个不像个小老虎呢!……”凡是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读者对上面的这段文字肯定不陌生。但可惜的是,这个被魏巍描写成像“小老虎”一样的英勇战士,已在2006年去世了。尽管没有机会再亲眼目睹老英雄的风采,但记者还是想方设法地联系到了他的儿女们,以下文字就是根据他们的回忆以及相关历史记载、新闻片段整理而成的。


          英雄的名字


  老英雄张立春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长子张占平、次子张占国、女儿张群艳。其中,张占平曾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当过兵。正是根据这一线索,记者才得以走近一个英雄的故事。

  走进张家,张占国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对父亲的英雄事迹也知之甚少。因为张立春在生前很少给自己的儿女们讲述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如果想了解我的父亲,你们就跟我到父亲的卧室去看看吧。”在张占国的引领下,记者走进了一个小小的房间,四面墙壁上贴满了张立春当年的立功喜报和战斗英雄奖章。

  “为了纪念父亲,我们把父亲的卧室改成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室。”张占平介绍道:“父亲从小参军近十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参加了四打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父亲生前最爱的就是这些军功章了,时不时地就会拿出来仔细看一看、擦一擦,他常说这是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他要好好珍惜。但我们知道,这些军功章正是父亲出生入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1947年春,张立春所在部队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在吉林省梨树地区歼灭了国民党1个保安团。因在这次战斗中表现突出,张立春被调到二师三团一营当通讯员。1948年春,张立春所在部队奉命参加了四打四平战斗。在攻打四平油脂厂战斗中,张立春同战友们抓获了八名国民党兵,缴获了两麻袋“金银券”,为部队筹到了大笔军饷,师长贺东生十分高兴。张立春因此荣记一大功,并获“勇敢奖章”。

1947年3月,张立春参加了乔家窝棚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他打下一个暗堡,活捉了十几个敌人,缴获加拿大机枪1挺,美式步枪3支,子弹几百发。经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师司令部、政治部批准,张立春又荣立一大功。

  1948年11月,张立春所在的38军113师339团参加了天津外围战,攻打张八坟据点。张八坟的国民党军守备严密,工事十分坚固,城外开阔地带设有鹿砦,并架设了三道铁丝网,还有明、暗地堡群。血战前夕,团领导命令张立春所在的四连进行突破,打开缺口。张立春当时是二班班长,也是突击班的班长。他带领全班战士冒着炮火强行打开突破口,为大部队扫清障碍。战后,东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在颁发奖章证书中写道:“张立春同志在天津张八坟战斗中,大胆冲到敌人阵地前,左肩负了伤,忍痛爬过了高墙,一个人俘敌24名,缴获加拿大机枪1挺,七九步枪18支,遵照司令员、政治委员命令授‘英雄奖章’”。


          英雄的风采


  “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在朝鲜战场没回来。”这是张立春生前经常对儿女们讲的一句话。

  1950年,张立春随所在部队38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1月,第四次战役打响。38军奉命开赴汉江南岸,与“联合国军”展开激战。在攻克三三四高地的战斗中,张立春任突击排排长。那一天正是中国传统的“大年三十儿”,除夕夜的零点刚过,张立春就带领全排战友向“联合国军”发起了进攻,仅仅激战24分钟,就拿下了八个山头。在此次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共歼敌一个连,夺取三三四高地,立了一大功。

  2006年,原38军113师339团政委郭保中告诉张占平:“‘武陵桥’就是你爹他们炸掉的,后来这事儿还被拍成了电影《奇袭武陵桥》。”

  1951年11月24日,著名的“德川战役”打响后,38军为截断敌军退路,决定炸断“武陵桥”。为此,38军军长梁兴初找来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和113师侦察科科长周文礼,要求这两个人组成一支先遣队,执行炸桥任务。

  这支先遣队由38军军部侦察连和113师侦察连以及两个工兵排组成,共323人,其中就包括张立春。他们翻山越岭,急行军两个晚上和一个白天,与敌人打了三次遭遇。最终,用600公斤炸药炸断了“武陵桥”,为“德川战役”取得胜利立下战功。彭德怀得到报告后,高兴地对洪学智说:“这个38军还是很厉害嘛,奇袭武陵桥这一着棋妙不可言。”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属于“联合国军”金化攻势的一部分。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发射炮弹超过230万发,双方伤亡约3万人。此战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加强参战部队的战斗力,上级决定从38军113师339团抽调15名战斗骨干参加上甘岭战役。张立春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30多个昼夜,忍着饥渴打退敌人无数次进攻。由此,这个“小老虎”又成为电影《上甘岭》中张连长的原型人物之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前进报社出版的《无畏的战士》一书中,在彭真远、赵德成所写《哪里逃跑》一文中,也真实地描述了张立春和美国兵殊死搏斗的事迹:“……攻击三三四高地的战斗,正在打得火热的时候,从火线上传来了一个动人的英雄故事:说是九连三排长这个英雄人物,一个人从敌人屁股后面,冲进了敌人的工事,把来不及还手的三个美国鬼子,按在工事里,一个人和三个鬼子厮打,结果终未叫敌人跑掉。

  火线上各处都在谈论着这个故事,各处都在打听这个人,想亲自看一看这个人,听他自己讲一讲他的动人故事。

  原来四号夜间,九连接受攻击三三四高地任务。三排是突击,而突击排的排长,正是曾经立过五大功的战斗英雄张立春同志。”


          英雄的胸怀


  “……慢慢相识后,我才真正知道,立春是个从小在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他出生在山东沂蒙山脚下一个叫张官庄的小村里,全村百十户人家,几乎全是张姓,同祖同宗。立春在兄妹六人中排行老五,人称‘五份’。童年时,家里很穷,(立春)三岁就跟随母亲走东家串西家沿街乞讨,晚上随母亲帮人家看场院,等长到十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天刚放亮就走,日落而归。后来,立春和三个哥哥给地主扛活,年景好时勉强混口吃的,灾荒年连地瓜梗都吃不上。那时的立春看到有钱人家的孩子背书包上学,特别眼馋,连做梦都想上学去。每当老师上课,立春就偷偷跑到窗下听,到家就央求奶奶想上学,奶奶唉声叹气直掉泪。直到十七岁时,家里生活不下去了,他娘领着立春、立春小妹和他二哥闯关东去了……”以上这段文字是刘月英对张立春童年的描述。

  1953年,张立春因战致残转业到地方工作,与刘月英结婚。刚认识时,刘月英只知道张立春参过军,打过仗,而且作战很勇敢。

  张立春先后在朝阳市煤建公司、朝阳县福利厂和朝阳市救助管理站等单位工作,淘过粪,挑过石头,他干一行就干好一行。“文革”期间曾含冤入狱。1979年平反后,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照顾有病的妻子,张立春选择了街头修鞋。对此,张占国回忆道:“从我记事那天起,父亲天不亮就走,到露天修鞋摊去修鞋,每天很晚才回来。夏天,天气炎热,刮风下雨还可忍耐,一到寒冷的冬天,父亲的手脚就遭了殃,起初裂起了小口子,不时地渗出血来,最后形成大面积的冻疮。有时白天干不完的活,晚上回来在家干。他常说,给人家修鞋不能让人家着急……”

  张立春虽是有功之人,可老人家从不居功自傲,非常乐于助人,给军人、老人、小孩修鞋是半费。有的人没有钱,他照样给修鞋。有一次,有一个小男孩儿来找张立春修鞋。通过孩子那抑郁的眼神和言谈,老英雄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不幸,妈妈因重病去世,还欠了很多的钱;爸爸下岗了,靠蹬人力车维持全家生活。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张立春没有收这个孩子的修鞋费,还从自己的钱匣子里拿出20元钱,让孩子去买书和本。以后,这个小男孩儿经常到这个修鞋摊玩一会儿,每次张立春都给他买东西吃。这一天,那个孩子又来了,说:“爷爷,您总给我买东西,今天我给你买了四块月饼,你吃啊!”这个孩子年纪太小了,买来的月饼已经干巴巴的了。可当着孩子的面,老人可是用锤子砸着吃了一块,孩子可高兴了。事后,张立春深情地说,这月饼,我一定全都吃了。


          英雄的归宿


  2000年10月24日,在丹东市举行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活动时,魏巍与他笔下的“小老虎”张立春在跨越了半个世纪后再次相聚。听了张立春的事迹后,魏巍紧紧地拥抱了这位战士。在这次纪念会上,魏巍赠送给张立春的条幅上写的就是:“你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2005年12月,张立春因患肺癌,扔下了陪伴自己30多年的修鞋工具,躺在了病床上。此时,当年的“小老虎”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了。张占国告诉记者,老人病倒后,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某集团军还派出四位代表,专程从沈阳赶到医院看望老人,还给老人拿来3000元的慰问金。老人非常感动,直到代表们走后好久,还没有止住泪水。

  更让张立春感动的还有魏巍的来信:“立春:你好!听说你病了,我很惦念。我估计你一定碰到许多困难,今寄去人民币2000元,请你收下。希望你早日恢复!”

  一个军旅作家和一个战斗英雄之间的真挚感情,令人嘘唏!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一面之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争夺完三三四高地之后,警卫员领着一位身材魁梧,样子很像首长的陌生人来了。这位“首长”跟张立春说,听口音你是山东人吧,你一个人摔仨鬼子,真是有点儿小老虎的劲儿。整个谈话大约进行了40多分钟。事隔好多天后,张立春才知道这位“首长”叫魏巍,时任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

  很快,魏巍就把张立春的事迹写进了战地通讯《战斗在汉江南岸》。

  1951年底,魏巍的报告文学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出版,《战斗在汉江南岸》收录其中。从此,张立春的“小老虎”形象深入人心。

  2006年10月29日10时19分,有着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张立春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享年82岁。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兼空军司令员刘玉堤闻此噩耗,奋笔疾书“兵魂”二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