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在辽宁省境内算不上是条大河,但是脾气最大的一个。过去一到夏季,就洪水泛滥,制造出一片泽国,挡住去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道路。唐朝的征东大军曾经望之兴叹,止步不前。或许是这条河水所承载的悲情太深、太重,总要通过定期发泄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时候听老人们讲古,说起过这河名的来历。
  讲古者说,太子河最早叫衍水,因为燕太子丹来过才改名的。凡是识文断字的人,都知道有一首响彻千古的悲情之歌,就是《渡易水歌》。说罢,他摇头晃脑地哼唱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他接着说,这是战国时期的刺客荆轲西去刺杀秦王,诀别易水时所唱的歌。他此行凶多吉少,很难生还。为他送行的人皆穿素缟麻衣,用发出悲凉之声的筑为他伴奏,使秋风为之凄厉,易水为之怒号,“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其结果,大家都知道,“出师未捷身先死”。而一手导演这出历史悲剧的燕太子丹,在秦兵攻下燕国都城蓟城(北京)后,与其父燕王喜率领大臣及精兵退守燕国的襄平郡(辽阳)。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对太子丹在辽东的行踪做过记载:“丹匿衍水中”。这可不是真的藏在水中,那能挺多久啊,而是隐藏在衍水中的桃花岛上。追击而来的秦兵,找不到太子丹,便放话要灭了燕国。代王喜急忙给燕王喜写信,说秦王最恨的是太子丹,只要杀了太子丹就能保住燕国。头脑简单的燕王喜信以为真,派人去桃花岛找到太子丹,索要他的首级,用以平息秦王之怒。太子丹正想依靠辽东的军事力量反抗暴秦,结果含恨而自刎。燕王喜把太子丹的头颅装在木匣里,进献秦王。秦王并不为之所动,依然命令进兵,直至灭掉燕国。为了刺杀秦王,先后有田光、樊於期、荆轲、秦舞阳等人自愿献身。他们或为爱国或为义气,都释放出耀眼的生命之光。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壮举,便把衍水改叫太子河。“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传太子名。”这条河流后来虽然数易其名,但一直承载着这个悲情故事。20200626_101219_副本.jpg

       听讲者无不肃然起敬,但也有不同意见。反驳者说,你讲的那是老黄历,一点不新鲜。其实,这河名另有来历。在太子河岸边,有座太子坟,埋葬的是后金国太子褚英,也是被他的亲生父亲努尔哈赤处死。为此,民间才管这条河叫太子河的。我有太子坟为证,你那个桃花岛在哪里?你去过吗?讲者语塞,不能应对。
  讲古者和反驳者都是念过大书、见过世面的。他们在茶余饭后讲历史,话人物,吟古诗,叹兴亡,使我新奇,让我仰视。对于他们的争论,在我那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小脑袋里,团团迷雾,层层疑云。但,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定,太子河里驻着龙王三太子。不然,为啥一到雨季就兴风作浪,祸害我的家乡辽中。后来参军离家几十年,也就把这件事情给淡忘了。

       一甲子的时光飞逝而去,“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前不久,我找到了桃花岛。可惜的是,那些讲古的老人都作古了,而我也到了讲古的时候。
  先后3次去辽阳寻访太子丹的落脚之处。第一次找到了东京陵(太子坟),第二次走进了太子河公园,第三次才登上桃花岛。今天,有万能的百度搜索,有全景的电子地图,有精确的卫星导航,还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想当年的秦将李信,在人生地不熟的燕国地盘上,要想找到那个四面环水、非常隐秘的小岛,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百度”上搜索桃花岛,会跳出一长串的地名,有北京、南宁、舟山,就是没有辽阳。无所不知的“百度”都不知道,叫我上哪儿去找?!后来想到既然是个河岛,在电子地图应该能找到。于是,用了一个笨办法,顺着413公里长的河道,把地图放大后,一段一段地查。终于在辽阳市区的东边找到一个叫沙坨子的岛,而且是太子河中唯一的河岛。
  太子河的源头有两个,南源本溪的草帽顶子山,北源新宾的平顶山,出山后在一个叫马家崴子的地方合流进入辽阳市境内。快到辽阳城区时因淤沙多分为两股,然后再合流,从而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沙岛,面积竞达18平方公里。这个岛在清朝之前一直荒无人烟,乾隆年间才有人居住。民间传说,燕王喜派人来这个沙岛找到太子丹,传达让他自杀的旨意。太子丹无比悲愤,无论是王旨还是父意,都不能违背。他仰天长叹,拔剑自刎,倒入衍水中。衍水为此分为两股绕着走,形成了这个小岛。从电子地图上看,其岛形还真像一个头东脚西躺着的人形。
  辽阳地区河流纵横,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曾经是东北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不能不说是太子河泛滥的功劳,把山上的腐殖土定期地搬运下来,在辽阳、辽中、盘锦、营口一带,创造出肥沃的近海平原。燕王喜逃到襄平(辽阳)后,曾埋怨太子丹给他惹了大祸,得罪了秦王不说,还丢了都城。太子丹说,都城虽然丢了,燕国的大臣和精兵还在,加上襄平郡的众多人马和雄厚物资,完全有力量打回去。燕王喜本来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一看襄平这地方并非蛮荒之地,有吃有喝有乐,还住上了河景房,比蓟城还好,也就不再吭声了。

    QQ图片20200810185251_副本.jpg  导航仪准确地把我们领到了岛中的一个小广场。有两块立石,上面分别刻着“桃花岛”和“太子岛”的字样。就是它,可找着啦!我兴奋地大喊起来。看到有位老人向广场外走去,急忙追了上去。我的经验是,要想了解过去的事情,只有老人知道;要想打听好吃好玩的地方,那得找年轻人。我问他,知道太子丹来过这里吗?他说,你大点声,我耳朵有点背(聋)。我说,有个叫太子丹的人,是不是来过这个岛?他答,俺们村里没有姓太的。嗨,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书上都没有记载,这不是难为人嘛,看来得换个话题。我给他点了一支香烟,又问他到河边有多远。他立马拿起一个小石子,在地上给我画太子岛的地形图。他边画边说,这个岛是淤沙堆起来的,过去一直叫沙坨子岛,也叫沙坨子村,有三个生产小队。他还告诉我,河水在哪儿分的叉,在哪儿合的拢,顺路往前走就是河边,还有桥。他感慨地说,明明叫沙坨子岛,不知为啥给整成太子岛了。他的回答既让我满意,也让我失望,说到关键处拐弯了。他看我露出失望的神情,便用不好意思的目光望着我,希望我再问点什么。我向他道谢,转身要走。他说,白抽你一支好烟了。
  站在太子岛上,望着茂密的树木,清亮的河水,不禁产生一种穿越感,时光一下子倒流到公元前的战国时代。燕太子丹与秦王嬴政本来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赵国当人质时相识,嬴政“其少时与丹欢”,两人玩得很好。后来,嬴政继承了王位,燕太子丹又到秦国去当人质。燕太子丹上朝去见老朋友嬴政,本以为会受到欢迎,没曾想嬴政表现得很冷淡,似乎不认识他。燕太子丹很生气,提出要回燕国的要求。嬴政却说,除非“天雨粟,马生角”。这分明是永远不放燕太子丹回国。燕太子一看求嬴政没有指望,便找个机会逃回了燕国。
  这之后,秦国出兵伐齐、楚、三晋等国,兵锋直指燕国,大有吞并天下之势。燕国君臣都感到大祸临头了,太子丹更是忧心忡忡,硬抗不行的,投降又不忍,一直苦思救国之计。太傅鞠武向太子丹推荐了“智深而勇沉”的田光,田光则推荐了胆略过人的荆轲。田光以自刎身亡来激荆轲去见太子丹,同时兑现了他不把这件事情泄露出去的诺言。太子丹闻田光因他的保密要求而自刎,非常悲痛,见荆轲时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述说了自己的救国打算。准备让荆轲学“曹沫之与齐垣公”,劫持秦王返还诸侯国的土地,如果不允就刺杀他,以造成秦国大乱,各国再群起而攻之。荆轲一听,这可是胆大包天的事儿,玩命的活儿,便推说自己难当这一重任。太子丹便尊荆轲为上卿,天天去登门拜访,送好吃好喝,献豪车美女,要啥给啥。 QQ图片20200810185308_副本.jpg

  

  尽管如此,荆轲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的意思。这时,秦兵已经打到燕国的南面边境。太子丹又见荆轲,说秦兵就要渡过易水了。荆轲这才表态,要想接近秦王,必有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的督亢地图才行。樊於期是叛逃秦国的将军,秦王欲以千斤来购买他的人头。督亢则是燕国南部的最肥沃之地。献个地图好说,要樊於期的人头就难了,人家是穷途末路之时来投靠太子丹寻求保护的,如何张开这个口啊!荆轲对太子丹说,这事儿你别管,我来办。荆轲找到樊於期,表明自己要去刺杀秦王,需用他的人头作见面礼。对秦王怀有深仇大恨的樊於期,立即脱下右边的长袖,露出右腕,左手抓住右手,激动地说,日夜切齿腐心地仇终于能报了,言罢挥剑刎颈。太子丹闻讯赶去,伏尸而哭,极其悲恸。这一计划还没有付诸行动,就有两人献身了。
  见面礼有了,荆轲还需要有个好帮手,他认识一位胆气超群的朋友盖聂。干这样的大事儿,必得是大勇之人,否则到了现场就会惊慌失色,泄露马脚。太子丹推荐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作荆轲的副手,还准备了一把浸过剧毒的锋利匕首。田光之前曾有过分析,说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唯有荆轲者,神勇之人,喜怒不形,可当此任。秦舞阳后来的糟糕表现,果然被田光言中。而荆轲所佩服的盖聂,也必是神勇之人,可惜的没能及时找到。
  军情日益吃紧,荆轲不能不走了。太子丹与荆轲的朋友俱白衣素冠送到易水,等同于为荆轲和秦舞阳送葬一般。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其声激烈雄壮,真冲霄汉。太子丹跪而敬酒,荆轲一吸而尽,牵舞阳之臂,腾跃上车,催鞭疾驰,竟不反顾。
  这之后,就是大家熟知的场景。在秦廷之上,图穷匕首见,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执匕首瞄准其胸,欲效曹沫劫持之事。秦王大惊,由于穿着单衣,挣断衣袖后,趁机跑掉了。荆轲紧追不舍,秦王绕柱而走。群臣赤手来抓荆轲,御医以药囊击打荆轲,虽然都不是荆轲的对手,但为秦王赢得了拔剑还手之机。在这紧要关头,秦舞阳面白如死人,呆若木鸡。秦王的勇力并不弱于荆轲,拔出八尺长剑后,立即刺向荆轲。荆轲以手接剑,三指俱断,随后又被秦王刺中八剑,气绝身亡。
  后人都为荆轲刺秦王的失败而痛惜,纷纷查找教训。有说是因事先制定的劫持计划看错了对象,有说是荆轲个人的剑术不精,有说是秦舞阳的怯懦表现过早地暴露了企图。还有说他不仅自害其身,又枉害了田光、樊於期、秦舞阳三人性命,还断送了燕丹父子。可是,这能怪到荆轲头上吗,幕后的指使人明明是燕太子丹啊!司马迁有两个评论最意味深长:“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高屋建瓴也哉!”他们的侠义之举,成为后世仿效的榜样,从而形成了一种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中华人格。
  再说东京陵,民间称其太子坟,位于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村,东京城东北4里的阳鲁山上。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先后攻占沈阳、辽阳等70余城,把肥沃的辽东地区揽入箭囊之中。他从赫图阿拉来到辽阳,兴建了一个新的都城,史称东京城。两年后,他把自己的祖父母、伯父、叔父、父亲母亲、妻子、弟弟以及长子褚英的坟墓从老家迁到新的都城附近安葬,名为东京陵。一个渔猎民族从山林中来到富庶的平原,那是非常喜悦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怎能不让老祖宗们一起感知和享受。尤其英年早逝的长子褚英,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心中之痛,把他带在身边会使灵魂安稳一些。

        QQ图片20200810185300_副本.jpg褚英生于1580年,十几岁就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讨,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得父亲的喜爱。然而,他性格粗暴,生性多疑,爱搞小圈子,只跟同母所生的弟弟们往来。他被立为后金国太子后,多次扬言继承王位后,要收拾那些不听他话的大臣和异母弟弟们。这自然遭到开国大臣和众贝勒的反对,努尔哈赤只好解除他的兵权,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后来又把他软禁起来。褚英不但不思悔过,反到更加怨恨,竟焚香诅咒努尔哈赤。1615年,努尔哈赤下令处死褚英,年仅36岁。1625年,努尔哈赤又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名为盛京城。这次没有把埋在东京陵的祖宗及近亲一起迁走,而是迁回了老家。但,弟弟舒尔哈齐和褚英的坟墓仍然留在原地,是清朝在关外的第四陵——东京陵,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人不解的是,褚英之坟没有树立墓碑,却常有鲜花。

        一条河流承载着两个悲情故事,奔流在中华文化史中。后人或褒或贬,或叹或嘘,两个太子都充耳不闻了。今天的太子岛被定位为历史遗址,开发为湿地公园,树木繁茂,瓜果飘香,鱼肥虾鲜,游人如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