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仲云(1908——1968),江苏武进县人,1927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入党,曾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1930年10月到哈尔滨,在东北商船学校以教授身份从事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商船学校迁青岛,他在哈任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后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1934年10月,他以满洲省委巡视员身份,到珠河,先后任珠河反日游击队满洲省委代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珠河中心县委宣传部长。自此,到1936年9月,与赵尚志等人,在哈东地区战斗生活多年,其足迹踏遍延寿山山水水。后入苏联,1945年8月重返东北,任松江省省长,哈工大校长,后调北京。先后任北京图书馆馆长、水利部副部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著有《东北抗日联军14年奋斗历史》一书,

  书中多次提及延寿。


  冯仲云

  延寿,有他难以释怀的情结

  好朋友,东东山里的小炉匠——崔禄

  1934年末,冯仲云任三军政治部主任,和刘海涛领导的七大队到延寿中和镇一带开辟新区,七大队有个骑兵连,但缺挂掌技术人员,延方特支给游击队找来一个小炉匠——崔禄。崔禄挂掌有绝活,他不用掌桩,雪地生火,就地煅掌,随时即可给马钉掌。冯仲云和抗日战士对崔禄的技术赞不绝口,同时 对小炉匠冶炼化铁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崔禄一试果然比自己做的高明,他对这个抗日军人既惊讶又佩服,一问才知道是个大学教授!他提出和冯仲云交朋友,冯仲云很高兴。NeoImage_副本.jpg

  1936年10月,抗日军主力奔赴下江开辟新区,冯仲云和崔禄依依惜别,两人约定,胜利后重逢。谁知这一别,竟是十年!

  1946年10月,松江省政府已在延寿办公,冯仲云在工作之余,遥望东山里,心中想起和崔禄的约定,崔禄在哪里?

  延寿县委、县政府,经多方努力,终于在老五区(今尚志市庆阳镇)的山沟里找到已是头发斑白的崔禄老人。二人见面彻夜长谈,冯仲云问他有什么要求,崔禄说:“不要功,不要钱,只想让小女儿参加革命。”冯仲云答应了,他的小女儿如今在南方已是省级干部。


  田桂云

  田桂云早年曾在延寿城内开一家印刷社,“九·一八”事变后,他义愤填膺,走上街头、学校、戏院 、商场,开讲演会,声泪俱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日本侵略行为。他还免费印刷传单、标语,到处张贴、散发,马占山江桥抗战,他又印刷小报,宣传胜利,并带头募捐,支持江桥抗战。

  中共延方支部、特支曾派人到县城找到田桂云,向他表示感谢;当年,冯仲云作为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也听说过田桂云的事迹很想见到他,但未能如愿。

  冯仲云没有见过田桂云,但他记住了田桂云。1986年秋,我到湖南长沙拜访时任中共延寿县委副书记毛华初老人时,他还提到冯仲云曾在延寿寻找田桂云,说他“每一个铅字都是一颗子弹”!


  徐甲泰山林武装生产队

  1946年初,为了创建巩固的北满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剿匪斗争,翻身农民也积极行动起来,为保卫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发挥了聪明才智,创造出很多即捍卫翻身解放新生活又剿灭土匪的好办法。

  徐甲泰山林武装生产队,就是其中一例。山林武装生产队提出:“进山剿匪,无匪生产”的口号。这个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引起了松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高度重视,并推广到全省。1946年11月26日,嘉信区召开农工联合会成立大会,省长冯仲云从五常赶到嘉信区,接见了许甲泰山林武装生产队,向他们赠送了武器、农具,欢送他们进山剿匪、生产。


  冯永莹

  冯咏滢,原名冯仲英,冯仲云妹妹。“九·一八”事变后,在满洲省委工作,后同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杨光华结婚,(杨光华,1908——1991,1935年5月,被王明、康生召去莫斯科,遭迫害,在苏联被判刑,1956年回国。)杨光华在苏联失踪后,冯永滢没有消沉,与嫂嫂被组织安排到新四军中工作,光复后又回到东北。1946年初,来到延寿县,任南关区土改工作队长。时 ,正逢困难时期,她利用分土匪、恶霸逆产建立一个翻身农民合作社,用以调剂贫苦农民生活急需。

  冯永滢和哥哥关系很好,就在丈夫苏联失踪时 ,冯仲云告诉妹妹,要坚强,要相信组织,当他把妹妹派到延寿时说:“延寿是革命老区,延寿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到那里参加创建北满根据地的斗争,可以分散思念亲人的痛苦,共产党人工作是第一位的。”


  李英根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崔庸健到中国访问,提出要见他的战 友张佩珊,但无人知道张佩珊是谁。时任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的冯仲云想到张佩珊是延寿县人,但不知张佩珊的原名是李英根,而李英跟此时已迁居他处。后来崔庸健来中国要见张佩珊,经多人回忆,才弄明白李英根即是当年的张佩珊!不久,冯仲云也得知了李英根近况,他通过组织给黑龙江有关部门出具证明,冯仲云说:“张佩珊是个杰出的抗联女战士”。

  关于李英根的详细资料,请见《黑龙江抗日烽火》一书我写的《留得清白在人间》一文。


  温玉成

  江西兴国人,1915年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党,1945年随军进入东北,先后任松江省军区哈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松江军区司令员政委、并一度兼任中共延寿县工委书记。1946年12月,调任北满独立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入关,转战南北,建功立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领导人之一,1955年授衔中将。抗美援朝期间。曾率部入朝作战。回国后,进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68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1970年6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72年3月。中发(1972 )14号文件认定温玉成调去成都是与林彪“9·13”事件有关,被点名“犯有严重错误”,而接受审查。

  1986年,为编写《松江省委省政府迁驻延寿》一书。本人曾去成都向有关部门提出采访温玉成将军和他的夫人萧瑛,我恳求提到温玉成在1946年创建巩固的北满根据地的斗争中。曾任哈东军分区司令、哈东地委书记并一度兼任延寿县委书记,1946年创建巩固北满根据地的斗争中在延寿指挥、建政均有建树,然而。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终未能如愿。并且得知其妻已离婚。

  温玉成将军1989年10月在南京病逝。党中央对其一生功过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