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大山深处,有一偏僻村庄,因山势陡险,传说老鹰都飞不过去,故名落鹰坡。落鹰坡有30多户人家,寨子里有一个放牛小伙子叫石有松,刚20出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过学校,天天只是在山坡梁子上放牛,因为熟悉山形地势,也能找点菌子,烧点蜂蛹。只可惜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对象。
  时逢国难当头,日寇占领滇西一些地方,还在滇缅公路的咽喉松山筑起了永久工事,准备固守。经过两年多的整顿,中国远征军开始反攻,石有松被征派到远征军军营中背子弹。也曾经历了一些凶险。最终,远征军收复松山,拿下龙陵,将日军赶出国门,石有松也回到家继续放牛。期间他经常到曾经为国军背子弹的地方去捡些弹壳之类。时间一长,家中还堆了不少。
  1949年,国民党残兵败退金三角,其中有一贵州籍军人退到小岩子,因生病掉队了。天黑时,他摸到了落鹰坡,讲起四年前反攻松山的往事。听到来了军人,石友松自然格外兴奋,他将这名军人约到自己家中,原来这军人是一名通讯兵,手中有一些公文纸,由于主人的热情,他在寨子里住下调养,还教石有松等识字,用公文纸给他写书法。
  几天后,这个掉队军人病情好转,打听到部队的下落,又离开了石有松家,并给他留下一张书法做纪念。后来,石有松将捡来的弹壳等捐给人民公社去炼钢铁。因为表现积极,被评为先进社员。之后,石有松也找到了对象,并生儿育女。
  后来的政治运动期间,石有松一直不敢说出自己的那张纸,改革开放后,老人去世时,将这纸交给儿子,并强调它的重要。
  《滇西1944》等电视热播后,松山旅游业开始有点走热,好多文物开始浮出水面,石有松的儿子终于沉不住气,就将这张纸拿了让文物收藏家分析。
  经权威部门鉴定,这纸是民国时期的公文用纸,墨也是当年的,唯独没有印章。
  其实很清楚,这是那位贵州籍国军练字留给他父亲的,而写的内容正是当年民间广为流传的“西南八大金库的密码暗号”,据说那事当年由梅花党负责,所以纸上印有梅花图案,这张是仿写的,当然只有把梅花画上去。
  此信一共有三篇,第一篇代号AK01270,负责人李德衡,内容以“松柏”开头;第二篇代号AK06790,负责人周海青,内容以“桃李”开头;第三篇代号AK14646,负责人姚湘桂,内容以“杨柳”开头。而石有松持有那篇是第一篇,其内容是:
  松柏生香冷影,麒麟已睡醒,燕子要登城,梅花为母,松枝为公,碧血千秋,百年大业物归主,三统基业定河山,仙桃熟时迎宾客,经人三下东海,九龙归一凤 三元归一元,互益佳节重团圆。烦致  守库老人  真事认真办,假事依法办。无名无姓天 AAA  代号AK01270代令。
  好奇者纷纷解读,从文字到意思,甚至隐语,字谜,都费了好多心思,但始终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解释,因为是传说,所以内容缺少逻辑和意义。
  2014年6月,有一位来自浙江台州的商人,本来是到龙陵做黄龙玉,听到这件事,就特意来到落鹰坡石家。给他编了前边那一段传说后,补充道:此书信共有三篇,你有一篇,如能找到另外两篇:即以杨柳开头的,收藏者姓杨,以桃李开头的,收藏者姓李。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密码,并动员村民,准备筹集寻找破解密码的费用,还要给守库老人支付多年的佣金。但他们始终未找到另外两篇。其实,这位浙商是想把这张纸作为寻找当年梅花党藏金库骗局的诱饵,以骗取钱财,可这个骗局并没有铺开,却被这地方的人当作文物去解读。后来以100元的价格将这张纸卖给文物收藏家了。
  2014年7月22日,台州日报揭开了世界梅花协会的惊天骗局,这风波也就销声匿迹了。

  (本文章纯属虚构,如有撞车,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