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946308896,3191717436&fm=11&gp=0.jpg  有山有水有故事,五龙人家西五龙。

  莱阳市境内有五条大河:富水河、清水河、蚬河、白龙河、墨河。这五条河都在五龙口汇合奔流,气象壮观,这就是莱阳有名的“五龙汇涨“。西五龙村人又叫此处为“五汊口″。乡音浓浓,莱阳土话味十足。

  登上西五龙村西北的桃花山顶,引颈东眺望,五龙河汇集口如同五条银龙,翘首摆尾,逶迤于群山峡谷,向五龙河口滚滚汇集而来。每当大雨季到来,山洪暴发,五条河水,象脱缰野马,横冲直撞。似五龙戏珠,旋转奔腾,吼声如雷,扬起排空浊浪,跌落在夹谷激流中。先是嬉戏,喧闹,后又平静驯服地顺着五龙河,滔滔汇入大海。古人为这一景致写下:“秋波万顷如奔马,夕照长桥似卧龙“的佳句。大水过后,五龙口留下一湾清澈碧蓝的河水,五龙鲤鱼、泥蚶、竹蛏,在这里生长繁衍。大河两岸的油沙土,是栽培莱阳梨树的沃土肥壤。在这一条大河的河畔,一颗梨乡名珠西五龙村镶嵌在五龙汇涨之地,多姿绚丽。

  七月流火,这里梨叶簇簇,翠柳行行,河水溪溪,小路曲曲,林间鸟语蝉鸣。我在好友盛明嘉陪同下,走进了西五龙村釆风。

  西五龙村居古昌阳城之西,著名的莱阳八景之一“五龙汇涨”在村西北,故有西五龙村名之称。走上相隔百米,双桥横跨富水河的西桥,来到依坡而建错落有致的西五龙,小桥流水,水波荡漾,鲜花绿树,八百多户的西五龙隐藏在山谷白云绿树之中。

  富水河人家,五龙绕山村。

  咫尺亲近邻,寻常百姓家。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县志记载:自西晋时有人居住,明洪武三年立村。古时,村周边建有城墙,高约2米,周长约4千米,自採石料建筑,设东西南北四大门皆巨石垒成,工程巨大牦时,坚固雄伟壮观。南门系分布盛家和黄家居地,盛家建有东西南北四个私人花园。祖辈居地称南园,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季飘香溢人,惠及四邻乡亲。东园和北园因家道中落颓废,毁入成荒。南园、西园于七十年代基建损毁。村西北存有龙王庙观龙亭遗址,传说龙王庙有一影照壁,画有一白马,每到十五月园时,白马显灵到西邻村牧场,放牧时被西邻一歹人好奇抓马不成,一气之下打伤马后腿,第二天,壁画白马后腿弯曲,伴有血迹显现而轰动乡野,至此留下“宁吃五龙草,不和西邻交“的话,两村人以河为界,暂不往来交流。

  走进错落有致石墙古朴的山村,景色迷人,庭院秀丽,一个鲜花盛开的美丽村庄。村中现存有老人石像,黄家胡同,高墙危石,双桥生辉,桃花山许多景观点缀山村。花果山桃花山两山相视,高速新建大桥如锁连扣两山,锁住山水之灵秀,风水圣地西五龙如明珠屹立五汊口畔。

  步入乡舍街道小巷胡同,叠级而上,一幢幢古朴宁静炊烟袅袅的农家院映入眼帘,好似画中游。在村南边,走进了黄家胡同,胡同深有二十米米,宽有二米小巷,两边排列十户人家,门对门,墙依墙,低矮的旧老屋外间二屋檐木棒上有一个燕子窝,每天有两只黑色的燕子飞进飞出,显得特别忙碌,只要有一只老燕子飞进来,燕窝里几只小燕伸着黄黄的小嘴瓣叽叽地乱。听老人介绍,此黄家胡同,人杰地灵,风水宝地,居村为龙之眼之地宝,多出学者官职之才,村记录先后有学者6人,市级以上领导9人,村有一黄胡同,尽出好人才名声十里八乡。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来到村中央小广场,有一巨形人像石耸立,桑沧厚扑,黝黑似铁,叩之有声,抚之湿和,立在路北,面向正南。上有七十三孔,三角朝上,形似人像。村人老人称为“老人像“,也有人称“齐大夫寿石佛″。石像高有二米,下有㡳座(现因修路改道底座己填地下)。询问村老者,石像何年所有,何人所立,知者很少,查无实据。听村年龄高寿八拾有三岁的盛家伯伯说:当年五龙汇涨,东北南为小平原,水茫茫泛滥一片水泽,百姓众生苦不堪言。当在莱阳境内即五龙峡口以北处。在莱阳民间传说中,有齐大夫率莱人在五龙口处凿山开河疏导洪水的故事,也间接说明了五龙峡口以北曾是大泽。

  据此推测,秦代以前五龙峡口未开,其北面的豨养泽是一个巨大而清澈的湖泊,东、北、西三面数条大菏倾注其中,水量充沛,—片汪洋,堪称泽国。齐大夫开河后,原来的湖水经疏导入海,豨养泽逐渐干涸,成了一片平展而肥沃的田野。如今的照旺庄、龙旺庄、古柳和城厢一带,依然保持着低洼平埤的地形,地下土质多细腻粘黑,类似湖底胶泥。莱阳照旺庄一带的大片油沙土,则成了栽植莱阳梨的绝佳土壤。

  莱阳五龙河水在五龙口汇聚以后,穿过群山,南行西折,浩浩荡荡奔流入海。其中五龙河口到众水村,又到牛百口村这段,形成一个拐尺形。河两边山岭丛丛,崖脚处多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这一段河流就被称为“齐大夫河”。有个“齐大夫“领导人们凿山开峡,疏流南去入海。齐大夫河”是莱阳历史上一项泽被世代的伟大水利工程,传说在西五龙西端的山顶上还曾有过一座“齐大夫庙”。民间还有传说“齐大未”是齐桓公时的宁戚之说法,似有附会之嫌。另外,根据史料中秦代有剧清池的说法防水淹山村,造福一方,开山修河,齐大夫率众民工开山修河一路南下至众水村,以五龙汊口以南到众水段五龙问道,至今人们还叫齐大夫河。据说:五龙建村围墙时,实为防洪水溢出河道进村。村居多选山坡而建。劈山筑河道时,齐大夫在村南镇守监工,三个儿子亲临施工现场,尽心尽职修河筑墙,为堵村南之口,防五龙河水倒溢,三子化巨石挡住河水。村南一处石璧高耸,三大巨石危悬,村人依此巨石而建围墙,出现一石挡关,百人难进,三石相护,千人难开的南门。三巨石好似飞来之石,相依有缝,风吹而动,百年不落。石匠大师为感恩齐大夫沿河改道的伟大壮举,在此採一天然像形石,观有三角七十三孔,为吉祥之石。众人将石搬运村中心而立,留下了“石像不倒,水不过村。人似石像,长寿百年″的村训。一年复一年,生生不息繁洐了一代又一代五龙人,老人石像依然耸立,齐大夫功绩永记,村人都会听老人娓娓道来齐大夫治河的传说。现只是巨石围墙仅存一些遗址和一块块巨石。

  村中有石像,与我旧相识。

  一自出山去,无处问长安。

  西五龙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古村之美,美在农居,错落有致,宜居之地。美在石水花木,美在山清河秀。美在桃山,山有桃花,桃花树下有庵有齐大夫庙,现有五龙大桥立交桥相拥牵手。东观五龙汇涨,五龙河水向西南逶迤流向南海。山下西五龙美丽山村,又见炊烟袅袅。

  走在西五龙村,领略山村之美,人间有美景,人在画中游。五龙河汇涨奔流,青山依旧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