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时期,每一个战士和干部每年都有探亲的假期,干部是一年一次,战士是三年一次。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我在部队时的规定。现在是什么样规定,我就不清楚了。
我是上世纪七六年底入伍的,那时陆军服役期是四年,战士的探亲假也是四年一次,我是八零年准假探亲的。那年五月端午节前我回到家里探亲,假期是二十天,那时我已经离开四十军警卫连来到二十三团特务连了,也从锦州市来到了佳木斯市。因为七九年南疆的炮火连天,为了防止北疆的安全,我们四十军奉命组建守备二十三团。特务连是由军直属分队组建的,我也从军直属警卫连来到了特务连的警卫排,开始到新部队里的条件很艰苦,没有营房需要自己建设。我们暂时借住在老百姓家里和机关事业单位及厂矿里面,而且连队还比较分散,还好到了七九年底我改换连队后勤做保障工作,比较简单。
到了探家的时间了,虽说没有了父母,去部队的时候我和两个弟弟住在哥哥家里,一走就是四个年头还是很想家和家里的亲人。所以盼望着早点到家,我是八零年端午节前几天到家的,到家后四五天就过节了。在哥哥家里过了端午节哥哥和弟弟们都很高兴,也很开心。我又回老家住了几天,又去了姐姐家和叔父家,把所有的亲戚都看了一遍,回到哥哥家里继续待着。那个时候没有想的太多,一是回老家看看亲人和老家的变化,一是离开家里四年了,而且哥哥把两个弟弟都带进了城里我也很高兴。另外我也去老家看看那个在四年前阻拦我当兵的那个大队支书,见到这个支书后我没有和他客气。我对他说;四年前你不叫我去参军,你也没有拦住我,我回来探家叫你看看我是正而八经的军人了,而且我哥哥也把两个弟弟都带进了县城。你看怎么样啊?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就走了。当时我的心里实在是太舒服了。
我探家回到老家很多老亲少友都来看我,大家都很高兴,回忆在老家时每一件有趣的事情,非常的开心。我在老家最主要是看看二姨妈和老姨妈,因为我母亲去世后是二姨妈照顾我们兄弟三个人的生活,直到哥哥师范毕业后我们才离开二姨妈家,我中学毕业后回队里务农没有地方待着还是寄住在二姨妈和老姨妈家里,所以我和她们的感情很深。探家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这两家亲戚们时间多一些,家乡四年里也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生产队到分产到组到户。我也利用探家期间去了很多我少年和青年时和伙伴们常去玩的地方,但那里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更多的是拜访问候我入伍前帮助照顾过我的人,因为人要记住不能忘本,古语说的好;“滴水之恩,则涌泉相报。”在我的父母先后离开我们的时候,也是我们兄弟最困难的时候,那些帮助过我们家里的人。我都记在心里,买一些物品挨家去串门看望他她们,虽然东西不多,但是感恩的心会永远记住这些。二十几天的假期一转眼就过去了,我带着亲人们的嘱托离开家乡又踏上归队的路程。
回到部队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是继续留队还是退伍回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留队前途很难预测,回乡能否找到工作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不能不去考虑。又干了一年多,最后哥哥告诉我回家吧,于是我就在八一年年底申请退役回家,回家里后待分配,最后到了八二年的三月份我被分配哥哥的系统做了小学教师,这里首先要感谢党和国家时好政策,其次要感谢我的哥哥,我是以投奔哥哥为理由才分配的。我在部队里的探家也是唯一的一次,这次探家也是为了退伍回乡做准备。所以,我在部队里的探家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