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悍然对南韩发动了突然袭击,占优势的13万北朝鲜军队,投入了200架苏制战斗机,以150辆T-34坦克为先导,1600门重型大炮准确地摧毁了韩军的防御阵地。北朝鲜7个装甲师,势如破竹冲过了三八线。节节败退的9万多韩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开战的第四天,北朝鲜军就迅速地占领了汉城。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是在淅淅沥沥的风雨中跨过鸭绿江参战的。几十万英雄儿女没有再回来,他们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让我们记住这些为祖国流血牺牲的英雄!
经过三年多激战和漫长的谈判,1953年7月27日,双方终于在停战谈判书上签字。停战时间,定于27晚上22点后生效,标志着朝鲜战争正式结束了。
不缺钢铁的美军,他们由于不愿将炮弹运回国内。那天晚上厌战的美军,漫无目标地向我军阵地炮击,如同三十晚上燃放的烟花爆竹,响彻夜空。可到22点,立刻鸦雀无声。
平日漆黑的志愿军前沿阵地,22时刻一到,战士们兴奋地掀掉蒙在工事窗口上的麻袋,顷刻间,漫山遍野闪烁起无数的灯光,层叠错落的工事灯火极为浩瀚壮观。寂静的山谷沸腾了,欢呼雀跃的战士们,高兴得将帽子抛向空中,还有的人脱到潮湿的上衣,光着膀子,高举衣服在头上摇转地冲出掩体,高举双手欢跳停战。
美军士兵也都冲出掩体,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美军光着膀子,提着酒瓶跑到志愿军阵地,与志愿军喝酒庆祝和谈。没有亲身参与这场残酷战争的人,是难以体会到和平是多么美好!
入朝初期,志愿军仅有八百余辆运输汽车,而却被敌机炸毁了一多半,道路桥梁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战事的发展和战线的延长,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每次进攻作战,主要是依靠部队随身携带的粮食和弹药。因此,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的作战时间。我军虽然前几次战役取得了胜利,可打得也是相当疲惫和艰难。部队常常是一天只吃一餐,甚至饿着肚子坚持作战,部队是在挨饿受冻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的。
部队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没有子弹打,三怕伤员抬不下来。”
美军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出动大批轰炸机把“三八”线以北的桥梁基本都炸毁了。为了躲避飞机轰炸,确保运输线畅通无阻,朝鲜老乡在江水中铺设了石头道路,为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汽车提供水中通道。(用石头在水中修砌的暗道,离水面半尺深。)
有一天晚上,李四驾驶汽车往前方运送物资,当行驶到清川江边时,江里的石头道路被美军飞机给炸塌了一段,无法过江的汽车被隔在江边。天空出现了敌人的侦察机,侦察机扔下的照明弹一串串地挂在半空中,大家都知道汽车停在路边的危险性,因为美军飞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正当李四他们焦急万分之时,清川江边出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场面。照明弹的光亮下,出现一队朝鲜老乡。有身背背篓的老大爷,还有头顶石头的朝鲜妇女,他们站在冰凉刺骨的江水中抢修被炸毁的道路。虽然天空不间断的有敌人飞机盘旋,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抬头看,都在争分夺秒抢修公路。备受感动的志愿军司机们,也都加入了抢修被炸毁的公路行列之中。
沿途到处都是被美军飞机轰炸留下的瓦砾废墟,一片片被炸毁的房屋坍塌在那里。晚风吹过,残留断壁中的焦糊和火药味刺鼻辣眼。
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每天都出动大批飞机进行轰炸,公路被美军飞机炸出许多弹坑。每当黄昏降临的时候,便会从四面八方聚集一群朝鲜妇女,也有老人和小孩。她们头顶着一筐筐泥土和石头,走到弹坑边把石头和泥土倒进坑里。老人和小孩力气小,双手吃力地抱着一罐泥土倒进坑里。还有一位身背孩子的妇女,弓腰挥动手中的铁锹在平整土石,干累了便直起身子,扬起衣袖抹去额头上的汗水,然后又继续干起来。她站在填平的弹坑上面双脚不停地踏步,悠长宽松的白色衣裙被晚风被吹的不停抖动,哗哗作响声淹没了孩子的沙哑啼哭声。
汽车缓慢行驶在布满炸弹坑的颠簸公路上,不仅需要左右躲避弹坑,还得高度集中精力防空,而且有时还不能开车灯行驶,稍有差错便车毁人亡。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雪花飞扬,在这崎岖的公路上,只要有炸弹坑的地方,就会闪动着一群白色的身影。
朝鲜老乡站在路旁,望着一辆辆驶过的军车,挥手呼唤:志愿军冬木,辛苦了!
在联合国军掌控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基本是采取夜间同敌人作战,天亮后便隐蔽起来的战术。随着战事的进展,美军也有了相应的措施。美军飞机夜晚在我军阵地上空,投放了大量的降落伞,这些降落伞上面全都挂着照明弹,有时甚至连绵几公里的战线,一个夜晚如同白昼 。
李四从小就羡慕开汽车,所以他做梦都想开汽车。在入伍填写自愿一栏中,他便填写“擅长驾驶汽车”。李四还真就被分配到军后勤部的汽车连,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驾驶员。
聪明机灵的李四,虽然识字不多,但头脑灵活,随机应变能力极强,李四那叽里咕噜的眼睛一转就有办法。抓鱼、逮兔子、打野鸡、套狍子,村子里的人谁也没有他捕获的多。
连里多数的汽车都被敌机炸毁了,李四不仅圆满完成运输任务,而且汽车还没有被炸坏,经常执行紧急艰巨的运输任务。由于李四表现出色,因此被提升为排长,他带的助手也都很出色。连里新分配两辆刚缴获的美军十轮大卡车,自然便分配给了他们排。每次执行任务李四都驾驶着“介母西”跑在前面。它既有五吨载重量,又能牵引,遇到泥泞路,它有绞盘装置,可以进行自救,是朝鲜战场上美军装备最好的车辆。
李四喜欢行驶在车队前面,敌机来了他可以往前跑,免得前面的车辆被炸,挡住他的行驶道路而挨炸。美军飞机除了投细菌弹还往路上投铁钉,他们制作了一种下面重上面轻的铁钉,从空中扔下后全都尖朝上,只要汽车压上就扎胎抛锚。
有一次,前线部队急需高粱米,要求黑天前送到。因为白天不好隐蔽,一般都是晚间行驶。连长便把这次任务交给了李四。李四告诉助手,去把车上伪装的树枝都撤下来,助手不解地看着李四说道:排长,大白天的你把树枝都撤下来,你不要命了?鬼点子多的李四不言语,在汽车门上涂画白色五角星。
李四坦然地驾驶着美军卡车行驶在前面,那辆“介母西”跟在后面,拉了两车高粱米上路了。两辆卡车大大方方地行驶在颠簸崎岖的山路上,一路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敌机轰炸。助手小王感慨道:白天驾车视线真好,刚才美军飞机来了也不投弹,还是你有办法,排长你真行啊!李四没吭声,把着方向盘在思索,怎么好长时间没见到我军岗哨了,他望着前面的弯路,心里在琢磨行驶的路线对不对?正当他怀疑是否行驶错路时,犹豫不决地拐过山头。不好,前边不远处出现两辆美军卡车,上面站满了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美国兵。
李四顿时心提到嗓子眼,手心都是汗水。虽然他经常驾车闯越敌人封锁线,但还重未遇见如此紧迫的险情,他逐渐放慢车速,想调转车头,可只有五六米宽的山路,根本无法调转车头。李四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摸腰间的手枪。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助手,惊吓得目瞪口呆。李四快速思考对策,停车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而且还会被敌人发现。李四想那也不能束手就擒啊,不行我把你们撞翻,这时他发现美军卡车驾驶室里没人,而且上面的美军也没有发现他们。李四便紧贴着美军的卡车停下来,后面的车也看明白了李四的意图。李四他们跳上美军卡车,迅速发动起火,然后就沿着来的道路往回行驶。上面的美军嘻嘻哈哈地打闹,有嚼口香糖的,有抢巧克力的,还有看美女刊物的,根本没有发现车被志愿军开走了。
李四驾车在后面,为了避免前面车上的美军看见他,便将车速放慢,让两车距离拉的远一些。前车后面荡起滚滚的硝烟和尘土,根本看不清后车驾驶室里的人。助手小王见驾驶室上面的机枪影子,紧张的满脸是汗。等敌人发现我军高射炮阵地时,车已经进入我军防区了。
李四回来后,受到后勤部表彰,并荣立一等功。他的事迹印在志愿军报刊上:“机智勇敢,用两车高粱米,换来两车美国兵。”
志愿军后勤部为了粉碎敌人的空中绞杀战,摆脱美军飞机对我军运输线的轰炸,在战斗中摸索出了一些应对敌机的办法。
汽车要想闯过敌机的重重封锁,关键是要掌握敌情。天上有没有敌机?飞机离得有多远?因为汽车马达声音很大,等驾驶员和押车人员听到飞机声时,敌机已经到了上空。因此经常遭敌机轰炸,遭受了很大损失,造成车毁人亡。
志愿军后勤部采取个土办法,在一些交叉路口和制高点上站岗放哨,听到敌机或发现敌机,马上鸣枪报警。正在开灯行驶的汽车司机听到枪声,立即熄灯摸黑前行驶或停车待避。等敌机飞走后,哨兵又吹哨又敲铁轨或敲炸弹壳,解除警报,汽车开亮大灯,继续快速行驶。
后来专门设立了防控报警兵,他们轮番24小时隐蔽在简易掩体中,掩体中放了两厢子弹,只要发现敌机就开枪报警。每几百米就一个报警点,前方发现敌机,后方很快就知道,飞机怎么能有子弹快。等敌机飞临上空,汽车早已隐藏起来。
李四成为运输线上的英雄司机。为了推广普及摆脱敌机的经验,后勤部让李四到各个运输团介绍经验。李四心想,我只念了四年书没文化,不会作报告。首长见李四有顾虑,便鼓励他,你就实话实说,平时怎么做的就怎么说,不要拐弯抹角,就讲如何避开敌机轰炸的办法。
李四听了首长的指点后心里踏实了许多,将自己在运输中躲避敌机轰炸的经验传播给大家:“刚开始的时候,敌机追着我打,我心里也非常害怕,一排机关炮打下来,离你几公尺远,噼里啪啦直冒火花,一串炸弹扔下来,炸的地都在颤抖,谁不害怕啊?可是经过几次较量,我都躲了过去,我也就渐渐地不害怕了,你怕也没用,也不能停车待毙啊?它照样炸你。你飞机再能耐,也只能在天上飞,又不能下来抓我吧,你飞你的,我跑我的,人不是活的吗?关键是要掌握敌机的轰炸规律,有一句话我也不知道是谁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关键是怎么想法避开它。飞机离的远,我就猛跑,它俯冲下来,我就减速,急停,你飞机不能停下吧,让它扑空。等它扫射完了或投完炸弹,我就加大油门开灯猛冲,以灵活对付你不灵活,等敌机绕个大圈重新再来时,我已经找隐蔽地方藏起来了。还可以让助手将头伸到车外面观察敌机的远近,照明弹在后面或头上时,你就加大油门往前冲,有时可以开车灯行驶,这样跑的快,但不能总开着。照明弹扔在前方时,就要想法隐蔽了,总之人是活的……”
别看李四没文化,虽然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但却说的头头是道,讲的很现实也很适用。他的经验被推广后,涌现出许多敢与敌机较量的英雄司机。
上面这段故事是我所写的长篇小说《难忘的岁月》中的故事,李四的原型是我叔叔。我爷爷养育了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我父亲上有哥下有弟,英雄汽车兵的叔叔和我父亲是一爷公孙。我叔叔是汽车司机,开了大半辈子解放牌汽车,英雄司机的事迹是我叔叔告诉我的。
还有段征兵的故事:在朝鲜战场开车的英雄司机叔叔,在家排行也是老二。晚饭后,谁去当兵的家庭会议开始了。桌子上的煤油灯跳闪着微弱的火苗,一缕黑烟徐徐飘升。吕老爷子把烟袋往炕沿上磕了两下,然后又用力一吹。屋子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等待老爷子开言,他低头地摆弄着烟袋,然后又抬头看着大家长叹道:朝鲜战场那边吃紧,需要征兵,区上和村里通知咱们家,上面有规定,家里有三个适龄当兵青年的必须得去一个人当兵。你们哥仨都够条件,看看谁去吧。
沉默了片刻,老大感慨道:我们的国家怎么老打仗呀?小日本好不容易被打出去了,国民党也被打败了,新中国刚刚成立,老百姓刚过几天安稳日子,美国鬼子又打到家门口了。他抬头扫视了眼大家停顿片刻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仗不打完,这日子也没法过,作为男人就应该挺身而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我们中国男儿的责任,不然国亡家就破了,谁都知道子弹没长眼睛,不是什么好事,可总得有人去啊,既然咱们家得去一个,我当大哥的应该义不容辞地去当兵,你们在家照顾好咱爹咱妈。
老二见大哥为了国家和小家争抢去当兵,非常感激哥哥在生与死面前,肯挺身而出的兄弟之情。他便恳切地说道:大哥你留下吧,我嫂子都身怀有孕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嫂子可怎么办呀,孩子也不能生下来就没父亲啊?你在家还能和父亲一起种地,还是我去合适。他停顿了下又言:老三,你也不用争了,你刚满18岁,那战火纷飞的战场可不是你想去就去,想回来就回来的事!
嫂子听了二弟的肺腑之言,眼含泪水地说:二弟有你这句话,我和你大哥就知足了,有大哥在那能让两个弟弟去呢!
老大接过媳妇的话:我和你嫂子都合计好了,咱们家就你读了几天书,日后肯定有希望,我走了还有老三可帮家里种地,你还没有接触过女人,怎么能让你上战场呢?你嫂子已身怀有孕,大哥如果回不来,你们就替大哥把孩子抚养大吧,大哥没什么本事,但有保护弟弟的责任和义务,有大哥在怎么可让弟弟去战场。
三年前的往事浮现在老二眼前:也是寒冬腊月,老二上山砍烧柴,见树尖上有松塔,便爬上去采摘。由于天冷树杈脆弱,他从树上掉下来摔昏迷过去。天都黑了,还不见老二回来,父亲和老大分头去山里寻找。当哥哥找到躺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的弟弟时,他已被冻僵。零下30多度的寒冷冬天,哥哥脱下棉袄裹住冻僵的弟弟,然后把他的双脚放在怀里,硬是把弟弟呼喊暖过来,哥哥回到家中病了好长时间。
老三眼泪汪汪地看看大哥,又看看二哥,不知所措,他知道哥哥不会同意他去当兵。我在这里与你们争执也没有,不行我瞒着家人去报名吧。
老太太坐在炕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都是自己的儿,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哪个也舍不得,茫然得不知所措。看着老头子:你到说句话啊?老爷子沉思了半天,说出了一句人们意想不到的话:要是我能去就好了。老太太听了后急得:你说这有啥用,要是没有战争不就更好了吗?
老爷子思来想去左右为难,他觉得让大儿子去,对不住儿媳妇,让老三去又觉得有两位哥哥在不妥。他深深地叹了气无奈地:那只有让老二去了。说完泪水从眼角流淌到衣襟,爸爸对不住你了。
一家人心事重重地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煎熬的夜晚,谁都没有睡好,老太太看着窗户上的雪花越来越厚,足足一宿没合眼,早早就起来点火烧炕。
老二和村里的另一名年轻人,穿着崭新的军装,村民们和两家的家人都出来相送。村口上哥哥紧紧的握住弟弟的手:二弟,你多保重啊。姐姐流着泪水拉着弟弟的手默默无语,母亲眼含热泪,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的军装,依依不舍的望着儿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上战场了。妹妹用衣袖擦着不断涌出的泪水,二哥,二哥不停地哭泣。老爷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民兵连长柱子鞭子一甩:“驾!”枣红马一仰头,四蹄飞奔,蹬起片片雪花,马爬犁在乡间的雪地里奔跑起来。老二看见母亲迎着凛冽的寒风,踉踉跄跄向前跑了几步,然后站在那里向他挥手,凌乱的白发挡住了母亲的面孔,老二的眼睛也模糊起来。三弟边跑边喊:二哥,给家里来信……
这是老二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母亲站在那儿,抚弄了下掩面凌乱白发,遥望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身影,母亲那一往情深的样子,永远地印在老二的脑海之中。等战争结束,英雄汽车兵转业回家,母亲因病和挂念战场上的儿子病逝了。
2020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