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中国革命的圣地,因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于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移驻,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而永久载入史册。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1948年至1950年,中共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司令部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毛阳镇毛贵村运筹帷幄,策划、发动和指挥了1948年秋季、1949年春季、夏季三大攻势战役,迎接和配合大军渡海作战,最终迎来海南全岛的解放。成为海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海南的“西柏坡”。

       7月9日下午,满怀着崇敬之心,省作协“讴歌自贸港,共享新未来”主题采访团走进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凭吊革命先烈。

       琼崖革命从1927年的椰子寨战斗打响琼崖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起,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重要阶段,到1950年海南全岛解放,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中共琼崖党组织在漫长的武装革命历程中,践行党中央的“工农武装割据”,相继建立了乐四区、母瑞山、琼文、美合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在1948年成功建立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

       纪念园距五指山市区约20公里,建于2001年。以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由纪念碑及浮雕、广场、烈士陵园、历史陈列馆、英雄林和接待室等组成。为集瞻仰、游览、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从纪念园入口沿通道往广场行走,看到园圃两旁立着6块黄蜡石,上面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叶剑英、肖克与文学巨匠茅盾及琼崖纵队老战士陈书凤、林克泽歌咏五指山与纪念琼崖纵队的诗文。耳旁,不时回荡着经典革命歌曲《我爱五指山》的旋律。

       纪念园广场上,立着中共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人的半身像。左侧是党政领导人冯白驹、李明、黄康、刘秋菊,右侧为琼纵领导庄田、李振亚、吴克之和马白山。冯白驹是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长期担任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织”。八位领导中间,渐次穿插了琼崖纵队女战士、攻克新州、白沙起义、中原墟攻坚战、强攻阳江墟、解放军渡海作战等雕塑。

       纪念园广场的上方,是依山而建的纪念碑与浮雕。纪念碑碑高23米,寓意“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从侧面看,纪念碑像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主碑造型突显出“山”的形状,远看像一团火焰,喻指五指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钢枪,象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纪念碑基座,为冯白驹、王国兴等历史人物群像。王国兴是黎族人民的领袖,1943年农历7月12日至16日,发动白沙黎苗族人民举行了有名的“白沙起义”。为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全琼,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纪念碑基座下方的浮雕,形象地刻画了军民一家亲、军政训练、革命斗争和发展经济等23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画卷。与浮雕遥遥相望的烈士陵园,是刘秋菊和李振亚烈士的衣冠冢。

       刘秋菊,1899年出生在海南琼山。1927年琼崖“4·22”反革命事变发生,革命处于低潮时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赤卫队,同年11月入党,是“飞墙走壁”的巾帼英雄,人们心中的“姨母”。历任文南区委书记、琼崖妇女临委会主任。1949年8月由于积劳成疾而病逝,安葬在毛阳,后遗骨迁移海口金牛岭烈士陵园。

       李振亚将军,1908年生于广西藤县,1929年入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40年7月调海南岛,后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1948年9月,任秋季攻势前线总指挥兼政委。9月27日在万宁牛漏战斗中,中弹牺牲。当时,五指山地区交通十分落后,仅只羊肠小道。冯白驹与军民一道抬着李振亚的灵柩,在山路中整整走了七天七夜,才从万宁到达毛贵。1948年10月5日,李振亚追悼会在毛贵村琼纵总部举行,同日下午3时安葬,后遗骨迁移海口金牛岭烈士陵园。

       在纪念碑浮雕前合影后,作家们即前往历史陈列馆参观。陈列馆集中展示了1939年至1950年,琼崖军民浴血抗战、爆发白沙起义、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三大攻势、配合野战军解放海南等历史事件及新中国成立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地区的变迁和发展。图文并茂的介绍、实物展示和音频播放,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再现了琼崖军民为海南革命的胜利及全岛解放,建立的不朽功勋。

       琼崖革命,是中国革命缩影。驻足五指山,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追寻革命历史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和发扬琼崖军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弥足珍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