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也称芙蓉,是锦葵科植物,和木槿、蜀葵、锦葵一个科,长相也有相近的地方,只不过木芙蓉花更大更鲜艳而已。叫芙蓉的花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荷花,也叫水芙蓉,一种就是木芙蓉,也叫木莲,可见她们有共同之处,虽然完全不是一个科一个属。她们经常入诗入画。入诗时有时你弄不清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 木芙蓉是中国的原产,但它“成名”比荷花要晚很多,三国曹植写《芙蓉赋》也就是“荷花颂”的时候,木芙蓉也在开,但没人写,或者说写了没人知道,没人宣传。木芙蓉真正有名很晚了,是因为晚唐或者叫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他有个比他有名的宠妃“花蕊夫人”,看到木芙蓉开的犹如锦绣,甚是喜欢,孟昶为讨宠妃欢喜,在成都遍植木芙蓉,有了“四十里如锦绣”的芙蓉城,成都自此也叫芙蓉城。本来到此刚好,成都城因为花蕊夫人的喜爱促成了花团锦簇的芙蓉城,但是我仍然忍不住说“后来”,后来很不妙,花蕊夫人被宋太祖抓走了,后蜀国灭了。花蕊夫人写下著名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她不承认自己是“红颜祸水”,我也不承认,她只不过是让成都美丽起来而已,那份美丽离不开芙蓉。其实唐代就有不少诗人写芙蓉,我是说木芙蓉,但写水芙蓉的更多。我只好选确证是木芙蓉的和诸君一赏。于是李白又登场了,他在《妾薄命》中写到木芙蓉。妾薄命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简述就是汉武帝刘彻小的时候,他姑姑长公主问他要不要媳妇,他说要,要的就是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刘彻一时兴起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阿娇果然当了皇后,而且娇宠一时。但是“幸福来的太快”,走时也一样,阿娇失宠了,就像“覆水难收”。君王的情,阿娇的意,走到不同的方向。昔日娇艳美丽的芙蓉花,今日成了断肠草,可见以色事人,终不能长久。其中又引出“断肠草”一节,木芙蓉也称断肠草,就是说它有毒,据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最后就是尝木芙蓉时中毒身亡的。可见盛衰、福祸是紧紧相依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是吗?木芙蓉就是花中萧何。再看白居易写到的芙蓉。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这首诗写的惬意,而且清晰地道出水芙蓉和木芙蓉,这正是选此诗的目的。秋色已浓,晚间有些凉意了,也无他事,就想喝几杯小酒享受生活。一人喝酒没趣味,约江头的几位酒客来一起小酌一番。酒要喝,伴要有,喝醉了也还有伴醉的花儿,就像秋日登高望远喝酒赏菊一样,现在我们且饮且赏,此诗水中的芙蓉已经开过,身边的木芙蓉开的正好,明月、呼伴、饮酒、赏花,人生乐矣!这样的芙蓉促成的是“诗酒人生”,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