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邓晓芒合著美学著作《黄与蓝的交响》,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阐释两者在当代不同的发展趋向。中国以陆地为主,历来农耕,人民劳动与生活的范围小,往往世代定居一方,信奉克己守礼儒家风范,崇尚安稳、和平的岁月静好。西方以海洋地形居多,民众捕鱼、卖鱼为生,常常四海为家,他们拥抱海洋,追求自由、开放的酒神精神。宁波隶属海滨城市,地形从陆地向海洋过渡,民众是否兼容东西方美学精神特色?天涯、旅人长篇小说《女船王》郑李文续形象符合这一标准,这个人物既受到儒家观念的熏陶与桎梏,又经受海洋文化的冲击,其性格呈现复杂与立体的特点,耐人寻味。同时,《女船王》主题洋溢着爱国主义,结尾部分女主人公亲自护送劫后唯一存在的“平安轮”挥别日本兵回国情节,渲染人道主义氛围,小说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部有国际视野的倡导世界铸剑为犁的和平理念的主旋律。

 


1.jpg

 

    一、儒家风范

  1.兰心兼蕙质之淑女

  小家碧玉郑李文续,民国时从宁波青灰色马头墙下姗姗而来,16岁的她自三江口坐轮船赴上海滩航运世家成婚,成为郑家二公子郑文章的爱妻,弹指一挥,膝下已承欢3个子女。她锦衣玉食,住法租界霞飞路高档私家花园洋房郑公馆,着羊毛呢长旗袍,穿高跟皮鞋,围貂毛披肩,戴带坠儿的玉簪。

  年长一轮的丈夫看她总是流露满满的温柔,觉得“她眼角眉梢带着天生的妩媚,只要一笑就让人沉醉。”他喜欢闭眼、摇头听她弹古琴;巡捕房刑事科副科长沈俊萧看到她,感觉“这个小女子看起来很柔弱娇小,但眼睛里却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光芒”。管家儿子郑少伟永见她时,她刚从宁波来到上海——“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他在一棵开满白色花朵的玉兰树下看到了她。当时,身穿粉色锦缎夹袄和米色长裙的她正仰着头看天上漂浮的云朵,余晖透过花的灯盏,洒在她的脸上,给她涂抹了一层温暖的底色。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容颜,白皙、细腻的肌肤让玉兰花黯然失色。他傻傻地站在那里,忘了自己要去做什么。她似乎听到了他的呼吸,回过头,朝他嫣然一笑。她的眼睛干净得不染一丝尘埃,身上散发着空谷幽兰般的气息,让人怀疑她与这个豪华的公馆毫无关联。”;婆婆眼里,她“模样好,人品好,又知根知底”。

  郑李文续言行举止合乎儒家礼仪规范,秀外慧中,性情温和。

  她与丈夫郑文章不仅举案齐眉,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两人在航运管理上有诸多共同话题,丈夫称赞她聪慧有胆识,预言她若是男儿身,前途不可估量。

  一语成谶。

  冤家夫妻到白头。彩云易散,琉璃常碎。知己式的伉俪,苍天都嫉妒。一场狂风暴雨即刻就要在郑李文续面前降临。

  2.翁逝夫君亡之涅槃

  小说开篇是郑李文续公公即上海兴盛航运公司老总郑丰裕的70寿诞场面,郑家工商大咖云集:上海滩风云人物,上海总商会副会长董文武;创办保险公司,投资上海、苏州、宁波等地的银行、电气厂、轮船公司、国药号、煤矿项目,创办甬明银行的孙茂盛;从事金融业,在上海滩钱业与前两位齐名的宁波旅沪同乡会副会长秦师喻;有大量矿产、各地实业投资的富盛航运公司老总汪国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边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同时文本悄然借用各位人物出场为下文布线;另一边,郑家长子早逝,二公子郑文章不知何故一直没有出现,文中人焦灼,读者也陷入强烈的阅读紧张:怎么回事?抗战枪声已打响,上海沦为孤岛,很多地方银行时不时发生挤兑风潮,资本家与老百姓都草木皆兵呵。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消息传来了,郑文章被日本人绑架,郑丰裕得知实情瞬间仙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噩耗再次来临:文章因不肯妥协日寇坑中国人而不幸被杀害。小说情节顿起狂澜,寿诞立马变成了父子两人的葬礼。郑李文续由相夫教子,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优渥的阔太,沦为拖着三个未成年孩子的过气豪门的寡妇。

  重振家业的担子该由长房长孙郑鹏挑起,二房儿媳郑李文续选择抚养三个孩子成人,再期东山,世人没有异议,可纨绔子弟郑鹏懦弱无为,于是上海滩一只鼎之誉的兴盛航运公司将由她掌舵。

  329页小说用57页篇幅精、准、速地为女主人公命运作乾坤大挪移地扭转。小说笔力千钧,凤头亮相,跌宕起伏,成功抓住读者注意力。

  郑李文续从此将由家庭步入商海,文本初展人物潜在的儒家崇尚的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3.叹巾帼孤独之凄婉

  生活了十多年的郑公馆,就要留给长嫂与长侄了,郑李文续回眸住处,满眼皆是夫君与她温情过日印迹。“一方镇纸,上面还留有丈夫的指痕”。因着这份深情,其他男子很难走入她的世界。

  沈俊箫,英俊的法租界巡捕,为她奋力追回被诈的50万银票、几次救她于危难之中,毫无怨言,提出以亲昵名字相称,她动心过,终未动摇。

  初入郑公馆,管家的儿子郑少伟暗恋郑李文续。后来看着她失去丈夫郑文章之后,他一直在背后支持她。大年三十的晚上,他疯狂地想给少奶奶买礼物:

  “先生是送太太还是送女朋友?”

  郑少伟一呆,他不知该如何回答。目光落在玻璃柜里一朵紫色的珠花上。

  店员从柜台里取出珠花说:“先生好眼力,这珠花可以戴头上,也可以别在衣襟或者丝巾上,多种用途。你看这天然的紫珍珠,色泽柔和,雍容华贵。”

  郑少伟从没有买过首饰,连忙把它装进衣服口袋里,像做贼一样急急离开。

  无法想象他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把珠花送出,对这份感情,郑李文续有感应。那次江阴口岸二十三艘应征轮船装满石块,逐一沉于海底,向来矜持的她“忍不住内心撕裂般的疼痛,无声抽泣,终于忍不住转过身,靠在郑少伟肩膀上,泪水打湿了他的衣服......”珠花一直搁着,两个人谁也没有勇气捅破那张纸。等到郑李文续把它拿出来时,抗战结束,女儿诗韵到了恋爱花季,自己韶华已不再了。多年来,郑李文续靠回忆往昔婚姻甜蜜往前走。“她很后悔,以前自己还是跟丈夫交流太少,不清楚他工作之辛苦,要撑起这么大的家业。”愧疚唯有全身心投入航运弥补,加上抗日,她对于感情无心兼顾。

  郑少伟初见郑李文续时是在白玉兰下,小说是不是在借用这个意象暗示读者她将坚守儒家贞洁观独身到老呢?


  二、海商文化

  1.守业治航运之从容

  长嫂郑安氏分得家产,存银行靠利息度日,茹素礼佛,打算为儿子抬房媳妇,就修下一世了。而郑李文续呢?接管全部海运产业,除了自己所得部分外,还要支付给郑安氏母子七十万银元,郑公馆也归郑安氏母子所有。哪来七十万银元?向创办甬明银行的孙茂盛贷款。

  巡捕房刑事科副科长沈俊萧再次见到她,是因公公和丈夫命丧黄泉而一身重孝,只觉她“素净得像出尘的莲”。“他隐约感觉在她身上,有一种隐藏的、让他说不清楚的韧性”。从郑家少奶奶到兴盛航运公司掌门人,小说在第5部分运用服饰刻画为郑李文续作了由柔至刚的华丽转身:

  郑李文续在梳妆台前,很认真地给自己化了个淡妆。抹一点点头油,让头发光滑服帖,再从梳妆盒里挑一支式样简单的白色珠花簪子插在发髻上。

  打开衣橱,选一套裤装换上。外加一件黑色大衣,一条咖啡色细格子羊毛长围巾,黑色高跟鞋。郑李文续看镜子里那个女子,神情不悲不喜,眉宇间有一抹淡淡的忧伤……“如果你不信命,就走出这个门。你,想好了吗?”郑李文续问镜子里的女人。……郑李文续拉开房间的门,走到门口,又回头看墙上挂的的全家福,丈夫正神情严肃地看着她。“你就好好休息,平时多笑笑,不然会很累。我走了。”

  丈夫生前,她喜欢和他讨论公司经营的事。对于船,她有天生的亲切感。过去与现在无缝对接,潜意识里她想继续夫君郑文章未竟的事业。当她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不仅应验了夫君生前“如若你是男儿身,你将出人头地”的预言,更是在不知不觉中践行了坚守家业执着航运的积极入世的价值观。


2.jpg

     2.观激进豪迈之开拓

  女船王郑李文续传承儒家传统,也浸润浙东海洋文化影响,原因有二。

  一来自地域地形,宁波居全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海道辐辏。《女船王》脱胎于宁波帮航运世家真实背景,以女航运家为原型而塑造;二来自家族:郑李文续爷爷李容朴年轻时曾闯荡大上海。从上海码头沙船上运输工人开始,到拥有自己的沙船队。若不是因为父亲李思园对做生意没有兴趣,转手了船队,说不定李家也跟郑家齐名。郑李文续父母开明,她从小接受的并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礼教,而是读书识字,做个有文化的人。嫁到上海后,她虽是三胎妈妈,但并不影响她对新鲜事物热爱,平时她爱看书读报。在郑家,她从夫君郑文章、公公郑丰裕的言谈以及郑家宾朋身上耳濡目染上海滩近代商人兼容并包的海派风格。郑李文续能在管家儿子郑少伟、巡捕房刑事科副科长沈俊萧以及宁波旅沪同乡会前辈的扶持下让兴盛航运公司再创辉煌可谓水到渠成。她用母性温柔团结员工,以谦卑态度处理与航业、金融业同仁关系;借助媒体力量保护并成就自己。她走出交货船只遭破坏、白莲泾帮敲诈、金融市场危机、码头被烧等困境。她造新船,开辟新航线,竞标取胜。

  小说人物典型,他(她)是一类人的代表。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指出:“宁波帮一直都站在中国商业的高峰,从小闻惯了海腥味,既带着商业的精明,又不失书生的道德操守,完成了传统商业到现代商业的转型,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传海上丝路之精神

  经典常读常新,长篇小说《女船王》与经典靠得很近,这部作品里蕴含的海商文化,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一脉相承。

  宁波“海外杂国,贾舶交至”,宁波港起航,商船可借助海潮和风力往来南北,它既是大运河末端,又是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出发港,自秦代始商贸活动已相当活跃。正因为借助天然优良港湾通往上海再驶向海外、领先控制在沪金融和贸易买办,宁波帮急剧崛起形成实力,足迹遍布全球,成为民族资本重要力量。

  《女船王》作者着意海商产业发展背景,是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航运已成为宁波帮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产业,也是他们三百年兴盛不衰的支撑,董浩云、包玉刚等世界船王,都是出自其中。小说从个人、家族、社会体系、国家命运等角度,对宁波帮海商文化的特征有铺垫。百年前,孙中山先生于宁波第四中学作“振兴甬帮实业,讲求宁波水利”演说:“兄弟之所最钦佩者,莫如浙江。良以浙江地位、资格均适宜于共和,而民心又复坚强,故能有此结果。今观宁波之情形,则又为浙省之冠。”岁月悠悠,沧桑巨变。百年前先生为宁波发展所提出的举措,在今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世纪进行的最伟大战略之一。在这个战略构成体系中,宁波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宁波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海岸线三岔口交汇处,处于物流核心位置,必大力利用地理港优势,打造港口经济圈,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长篇《女船王》锁定民国,塑造海上丝路文化背景下女航家形象,立足现实主义,辐射广阔,叙事宏大,彰显时代意义。


3.jpg

    三、时代正剧

  1.品价值交锋之审美

  夫君郑文章过世,郑李文续身边有两情相悦的优秀男士。英俊的法租界巡捕沈俊箫与管家儿子郑少伟。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其中的一个与自己过后半生?郑李文续在给父亲的信中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郑家的媳妇李家的女儿是不是真的不能再爱?除了夫君生前与她的感情好,航运事业忙,战争期间操心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郑李文续长在海滨城市宁波,16岁嫁到上海滩航运世家郑公馆,她必然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她崇尚力量的品格,仰望自由的天性,有强烈的竞争和开创意识,禀赋开放性、兼容性精神,按理她该选择再婚的。然而她终究没有,为啥?

  “郑家的媳妇李家的女儿是不是真的不能再爱?”她潜意识里没有自我的意识,更多地把自己当做家族一员,她受儒家思想影响明显。商不厌诈,而她却是诚信经商之人,这一点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接到日本特务威胁电话,生死之危,她安排并不景气的公司财务,提前把债务还清。“甬明银行在我危难之际施以援手,我不能借战争或其他原因逃避还款,失信于人。”

  郑家是上海滩的航运豪门,自然比寒门讲究儒家规范与风气,是更容易用道德来绑架其成员的,尤其他们的家族掌门人更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郑家大媳妇没有再醮就是先例。郑少伟是管家儿子,如果郑李文续与他结合,世人会怎么看?那唾沫还不把她淹死吗?

  再说说郑李文续的娘家,李父要求郑李文续不可以再婚。作者天涯说,在写作前,她曾专程拜访了宁波一位百岁老人,这位老人的父亲是当地教育界名人,他让女儿读书识字,又定下清规戒律。夏天,她可以穿从上海带来的最时髦短裤,却不允许离开绣楼,只能躲在楼上看书。所以天涯让郑李文续从小受的教育是“既开放与保守”,女儿再嫁?那在李家肯定是逆天的罪孽了。女船王情感压抑,她没有接受任何一个爱慕自己的男士,也是受儒家思想父权、夫权并行的枷锁桎梏所致。

  2.叙家国情怀之抗日

  郑李文续执掌兴盛航运公司期间,比公公郑丰裕与丈夫郑文章时更艰险。地痞白莲泾帮与日本兵勾结抢占码头未遂,逐将码头付之一炬,郑李文续一度因“内外交困的现状而情绪崩溃,不由捂住脸,嚎啕大哭起来”。

  抗日战争打响,上海沦陷。

  面对日本侵略者试图占领中国的狼子野心,“吞下整个中国?那是不可能的事!”她语气坚定。“我是抱定信念,即使死,也绝不会跟他们合作”。心怀乡野海风洗礼的坚韧意志,听从“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信念召唤,她难忘夫君被日寇绑架后因不肯就范其淫威而遇害的往事,义愤填膺的郑李文续燃烧着国恨与家仇。

  日寇恼羞成怒,女特务残忍地用女儿性命做威胁,逼迫郑李文续在一份移交家族企业给日本人代为经营并结为盟友的声明书上签字,郑李文续回答:“如果我签了字,等于承认了自己是汉奸,孩子们长大了也会瞧不起我这个母亲。”她虽身为女子,但民族大义时刻牢记在心头。“横竖不过一死。诗儿(女儿的名字),对不起,委屈你了,请原谅姆妈的选择。”郑李文续大义凛然,博得一位反战日本军官的同情,他默默保护着她,没有让她惨遭不幸。有其母必有其女,国难当头,女儿诗韵参加战地服务团,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去支援前线。郑李文续既担忧又骄傲,心中纵然一万个舍不得也没有阻拦。

  舍生取义,家产报国。为阻挡日军舰队的侵港,郑李文续深明大义,四次慷概应征,捐出“兴安”、“利来”等四艘轮船作为沉海防御工事。家业中的重要支柱远洋轮船“平安”“海水”、“海山”、“镇山”等,一艘接一艘在战争中丧失。

  3.吟抚慰战俘之人道

  女船王与日本侵华驻军间谍机构的女魔头吉子斗智斗勇,直至熬到抗战胜利。根据《波茨坦公告》,中国负责运送日本兵和侨民回国。郑家唯一的“平安”轮再次被征用,郑李文续亲自送“平安”轮起航,这一段让人非常感动,要知道,她的夫君郑文章是被日寇绑架后因不肯就范其淫威而遇害的。郑李文续面对与自己有着血海深仇的日本人,抛开家仇国恨,发表演讲:“今天,我以一个中国母亲,中国妻子的身份对你们说,我恨你们。我希望这辈子不要再见到你们。你们带给我和我的国家伤害是永远难以愈合的痛。可今天,我还是愿意,用被你们劫后仅存的一条船送你们回家。我已经吩咐船长加足了煤和淡水,备好了蔬菜粮食。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知道,你们的母亲和妻儿在盼望你们平安归去。”一句“走吧,祝你们平安”,狂傲不羁的日本兵纷纷低头哀泣,读者可以想象他们内心涌动着的是怎样的愧疚与感动。

  这个高潮安排在小说结尾,在宁波帮海商文化与爱国主义主题之上,文本高歌迈进,挥别民族狭隘跨越国界,奏响一曲有全球视野的倡导和平呼唤人道主义的主旋律。这让人联想最近热映的《战狼2》:华资工厂被叛军包围,由于没有足够的运载工具,工厂经理把非洲人和中国工人隔开,要先救中国工人。担任撤侨任务的原特种兵中国军人冷锋出面制止了工厂经理:“妇女和孩子先走。”

  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强大的综合国力更在于开阔的胸襟:我们崇尚全球化与人道主义。人的生命是一样的,黑种人和黄种人的生命是一样的,日本人与中国人的生命也是一样的。

  《女船王》以宁波帮女航运家为原型,融合了小港李家、西门外郑氏家族、龙山虞氏家族等的宁波帮精神。作者之一旅人说,他是在2006年赴香港采访顾氏家族的时候,意外获悉宁波竟有一位女航运家曾对香港的航运事业作出贡献。巧的是,那次采访他还碰到了女航运家的儿子,获得了第一手材料。

  《女船王》小说究竟是传记小说还是一般的长篇小说?这两者之间有区别。

  传记小说,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有关《女船王》是传记小说还是长篇小说,天涯否认是传记小说,虽然里面发生的历史大事件是真实的,但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女船王有原型没错,那也只是借用了一下身份,切不可对号入座。

  既然人物虚构,那么作4.jpg者何不把郑李文续的情感世界处理成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局呢?

  笔者作了如下的猜想:

  主人公郑李文续从小家碧玉到驰骋商场的女船王,形象的发展有甬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从民族资本家到抗日的爱国志士,她的身上抒写着民国战火纷争的上海孤岛的历史,从国恨家仇到送敌回日,她的身上洋溢着人道主义的人格的魅力。这样的人物太过完美,她必须得有所缺憾才能符合读者对于悲剧之美的品味。作者很理解读者这样的心理,那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给她的价值观来点瑕疵吧?叱咤风云的女船王能过生死关、生意关、战争关、国恨家仇关,但她不能过儒家的父权与夫权关。

  《女船王》现被改编为甬剧《甬港往事》搬上舞台,梅花奖得主王锦文担任主演,上海沪剧院著名青年剧作家蒋东敏担任编剧,甬剧里郑李文续与管家儿子郑少伟也是有情人未能眷属,作者与编者可谓心有灵犀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