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0721104752.jpg

  在我们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桥吧!有斜拉桥,有立交桥,有天桥,还有吊桥,但是有一种桥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桥,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关于它的故事传说也十分丰富。这些赋予了“桥”无穷的魅力。


  我出身在江南水乡,童年与青少年就在这里度过的。水乡的特点就是大江、河流、小溪、湖泊纵横密布,因此陆上的通行必然会走上许多形状各异的桥。令我这个桥乡人至今回味无穷的那些桥中,还是古老的石头拱桥。


  我的家乡遍布着一条条简单而又不失情调的桥。在那昔日里匆匆走过的桥,你何尝细细的品味过,又何尝体会到那桥之美的感受。一桥扣一桥,一溪通一溪。凌虚千尺架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


  我的乡村和小镇的名称都是以桥命名,乡村为周家桥,小镇为赵屯桥。由我家到县城,一路上有二十多座石头拱桥,每座桥的名称都有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交通很落后,没有一条公路相通,去县城一是乘坐小汔轮船,二是步行,沿着江边的土路走着进城,去县城需走两个多小时。我在县城上初高中有时放假时,我和家乡的数名同学往往走着回家,这条江和江上的桥给我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这些古桥上留下了我满满足跡,这条江叫大盈江。


  大盈江古称大盈浦,是我们青浦县内的重要河流,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而且它养育着两岸数十万百姓。它江面开阔,麟趾桥,水流湍急,大盈江有东西之分。东大盈江由青浦北门起,北入吴淞江。西大盈港自松江汤村庙起,南接泖河,北经青浦葑澳塘、淀浦河、新桥镇、赵屯桥镇,入吴淞江,河面宽40多米,深3米多,全长30多公里。江内鱼虾等水产非常丰富。我家乡离大盈江与吴淞江交汇处约有2公里,旧称赵屯浦,后称赵屯镇周家桥。清代诗人吕樾《赵屯浦》诗曰:“一入赵屯浦,风帆便到家。言寻旧时路,拟看故园花。蟹簖迎潮急,寒塘落雁斜。归来宜学稼,不拟向天涯。”,我家乡是南方鱼米之乡的缩影,我虽离开故乡50多年了,但至今使我流连往返,魂牵梦萦着故乡。


  大盈江上一座又一座的古桥是非常令人品味的景致,但随着时光流逝,曾经有多少座古代桥梁,已经不为人知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青浦县续志》为我们留下了一点踪迹。如新泾桥、华公桥、朱泾桥、镬子浜桥、镬底浜桥、周家桥、光裕桥,还有赵屯镇上的庙桥、众安桥以及南市的南浜桥等。这些桥大多已经消失,然而,大盈的襄臣桥、麟趾桥,赵屯的赵屯桥、百聚桥却是真真切切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4座同跨一江的古桥一色花岗石砌筑,一律单孔圆拱造型,十分优美,宛如一条银线串起了4颗明珠。正如唐朝的张鸷所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当前遗憾的是我家乡赵屯镇上的古桥赵屯桥上世纪八十年代也被拆掉。赵屯世世代代的百姓留在桥上的红尘往事和讲不完的酸甜苦辣故事,记忆在流年中斑驳淡去。行走在时光的河畔脚印,一路信手轻轻拈起岁月的花瓣,别进时光的书页中,像折叠起来的书签。这一页,在无涯的生命长河里,便成了记忆中,记载了世代父老乡亲们的一抹光辉经典。记载了如歌的岁月,构成了父老乡亲们的精彩篇章。


  在返校的路上,我们几个同乡学生谈笑风声漫步在石头拱桥上,蓝天下白云从头顶飘过,清澈的河水在桥下静静地流淌,使两岸的景观更加具有魅力。当我们走累了,便坐在拱桥的石头桥拦上,手摸着石头狮子,两眼观赏着来往的一艘艘船只从桥洞中穿过,帆船、农用船,乌蓬船……呈现一片繁华忙碌景象。尤其是一二百米长的木排,犹如长龙似的悠悠然然通过的场面震撼着我。心想着河中木排,从何来?又将何去?排工们勇敢无畏,挥动竿子,浑厚的号子……后来,才知道是山区林场采伐后,沿大河顺水而下,将之运到需用木材的各地区。“放木排”已成为一段史话,后来我离开家乡后,再也没看到这一气势宏伟场面,随着水上运输被陆上运输取代后,那些撑排的画面也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了。我非常喜欢一首放木排的七律诗,想到它时,就高声吟诵一番:


  号子悠扬震九霄,大江好汉木排漂。

  一肩可负千重岭,双手能平百丈潮。

  入峡过滩多自在,听涛揽月尽逍遥。

  小城两岸渔歌唱,怀旧之心怎寂寥。

  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幅美丽画面。


  家乡的石拱桥,虽然你看起来不是十分美丽,也不是很高大巍峨,但故乡的石拱桥朴素,自然,典雅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你静静地屹立着,任人走,任人踏,联结着一道道不可跨越的大江和小溪,给人们方便了通行,方便了游玩,折射出乡亲们勤劳、朴实、聪明的民风。


  石拱桥,我爱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