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东西,实在是没写的冲动。也不想为写而写。反观之前拙作,不乏无病呻吟装腔作势之类,也不免小情感小幸福的俗套,观之亦觉面目可憎、令人作呕。

  倒也期望有朝一日厚积薄发,于是闲暇时,借了这个“厚积薄发”的冠冕堂皇的心理暗示做遮羞布,心安理得地徜徉在微信各群各平台,自喻为辛勤的小蜜蜂。

  偶然在一个群里看到一页报纸,是本县新锐美女作家转发来,报喜有新作刊发,我却被旁边一行文字吸引,无暇锦上添花随众人抱拳恭贺“佳作频出”,揉揉眼睛再三睁大眼睛看了又看,那行文字还是“品位……余香”。是“品位”的误笔,还是我理解有偏差?再看看报头,“××日报”,按说一般日报还是很严谨的,不应该出现如此明显的失误。出现这样的失误属于正常现象吗?是我小题大做了?可能是我把报刊媒体等看得太高大上了,以为应该百分百正确、零失误。现在的报刊竟然这么不严谨吗?我有点痛心疾首了,为这个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报纸已发出,造成的负面影响,想挽回都难了,只能希望看报纸的人少之又少,或者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吧。

  其实我不应该这么激动,尤其不应该有痛心疾首的感觉,我应该淡静的,应该视若无睹。这“品位”让我想起几年前那个大学教授脱口而出的“鸿鹄(hào)”了,记得当时成为一则笑话,网络一片哗然,只能说无语。前阵子在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主持的那场征文活动颁奖典礼上,临上场我不是还和几位老师探讨到底是“笙磬同音”还是“笙磐同音”吗?前两天,我们普通话公益学习群里不是还有人读“赦(hè)免”、“纷纭(tán)”吗?我不是还正儿八经范读“凛35(应为:凛214)”吗?

  自以为是贪玩的人,也是严谨的人。贪玩,是年近五十还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不是低俗的玩儿,不是无聊的玩儿,是洞悉世事难免焦虑之余,懂得主动自娱自乐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是会玩儿,玩出新境界玩出新自我。庆幸的是,有不少人愿意跟着一块儿玩儿,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玩儿的行列,普通话公益学习就是这样。从几十人到几百人,越来越多的同一兴趣的朋友聚在一起,放弃吃喝玩乐,放弃所有休闲,每天不约而同为一个发音反复练习。我突然知道了,朋友们为一个汉字一个声调搜百度、查字典据理力争时是多么可爱,他们从没有说“这么多汉字,这么多发音,难免出错,可以理解”“差不多得了”,我突然明白,让我千百个日日夜夜坚持不懈的力量源泉所在,正是这些可爱的朋友们。

  我突然觉得这几年玩得非常有意义了。

  什么都可以“戏说”、“趣说”,唯文字不可以,不管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成为失误的保护伞,尤其文字工作者,更不能因为允许有出错率而心安理得地出错,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这是难免的”,错了就是错了。

  想想也真是不应该,就算作者失误,还有日报的校对和编辑老师们啊,从作者创作作品投稿到作品刊发,需要层层关卡,怎么就没一个人发现呢?[撇嘴]

  还是不能释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