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前,那时还是代课教师。有一天,领导把我叫去,说让去省会参加一个全省的幼教观摩比赛。沙河仅有一个名额。让我好好准备一下,届时参加。

记得当时听了,脑袋“嗡”的一下,心中无处不在的恐惧,像被吓坏的小鹿东冲西撞,下意识连连拒绝。领导说,这可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本地只有这一个名额,错过,以后你会后悔的!

哪里还顾得上想以后,只要不让我去,怎么着都行。多年之后回想这件事,的确后悔,如果参加了,即便不能摘金夺银,也是一次极好的磨练机会。可惜,出生自带的不自信,化为恐惧的绳索,将整个人捆得死死的,难以突破。

那次之后,随着工作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日益增长,对观摩课不再恐惧。无论是本园观摩、送课下乡,还是站在进修学校的大讲台上,面对座无虚席的同行,都会心如一池静水,忽略掉外围环境的嘈杂,只管按照自己的设计,一步一步完成。

无独有偶,时隔多年后,相同的经历再次上演。

有一年园里外派学习,目的地是保定。自接到通知后便开始发愁。一个人出门,人生地不熟,想想都觉得害怕。于是退堂鼓又如出一辙的重演。因为个人信息已经报过去,要想不去,必须有合理的理由。最后大费周章,总算免去这趟出行。

当时只是傻傻的为自己的得逞庆幸,殊不知又失去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一个又一个同事外出学习,心境发生了悄悄的转变。开始默默期待能够有机会外出学习的同时,也为上一次的退却懊恼。暗问自己,怕什么呢?鼻子底下长着嘴,遇到困难可以问呀!朗朗乾坤,青天白日,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就这样在艳羡中又过了几年。终于等到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那时参加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课程设计比赛,赛后要求所有获奖者到保定参加现场观摩。

又是保定,看来这是要弥补多年前的遗憾。

收到通知的那一刻,爽快的答应。下班后买票,回家整理衣物,第二天一早便踏上了开往保定的火车。一路上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中虽有忐忑,但不惶恐。下车后,一路打听着到了目的地。学习结束,乘车返程,一切都按部就班,顺利完成。

两次惶恐的拒绝,追根溯源是来自童年安全感的缺失,导致的恐惧和不自信。这和整个童年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人生过半,我以为这样的不自信已经被时间治愈,殊不知多年后历史再一次重演。

今天早上梅姐打来电话,说有朋友想要约稿,是否有意应约?听了,又是习惯性的婉拒。我知道这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又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但自认才疏学浅,平时偶尔写写玩玩,自娱自乐还可以。真的要命题作文,限时完成,就凭肚子里这点墨水,只恐难以达成所愿。

不为难自己,也不耽误他人,只有婉言谢绝。

其实放下电话的那一刻,不是没有遗憾的,但自知就目前实力来说,的确难以应承。但更多的遗憾,来自于没有尝试的勇气。

同时也更为深信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当属后者。知难而退的陋习,更多来自于镶嵌于骨子里的不自信。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诚不欺人。

很多时候羡慕别人大大咧咧,敢闯敢冲的豪橫。但也只是羡慕着。性格的突破,犹如将一个人磨骨重塑,无异于一种折磨。

老人们常说一句话,“生就得骨头,长就的肉,难改!”的确如此!镶嵌在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改变。

为人无趣,朋友不多,喜好也寡,只有文字这唯一爱好。对于文字来说,虽然一向没有奢望,但若笔耕不辍,能够慢慢提高,自然是好的。如若不能,有它陪伴,互不嫌弃,共度余生,也是好的。

余生不长,就这样单纯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这半亩方田里,耕种文字,收获那份安宁里滋生的快乐。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