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042842470853.jpeg


不能不说的重庆“帮帮军”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能像重庆人一样,如此热爱他们的城市。重庆,有很多称谓。山城,雾都、陪都,火炉,重工业城,还是重庆男人的吃苦耐劳抑或重庆女子的泼辣担当?

靠卖力气吃饭的是重庆的棒棒军。“棒棒军”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那些年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搬运工,他们手里拿着一根竹棒、两条绳子干着搬运活。山城的人们根据他们的行头,把他们叫做“棒棒儿”。

解放碑是重庆最繁华的地区,朝天门码头又是重庆最重要的货物物流集散地,因此从解放碑到朝天门码头地段是重庆货流量最大的地区,也成为“棒棒军”最活跃的地区。

在重庆城区,你要买了什么大件家具或电气设备需搬回家去,而商家不管送货,只需要站在街头高喊一嗓子“棒棒儿!”即刻就有几个搬运工涌到你面前,任你挑选,侃价。

那些年“棒棒”们靠着一根竹棒、两条绳索寻找生活,他们等候在商场门口,竞争在车站码头旁边,挑着超过自己体重的货物。“棒棒儿”普遍个头不高,个个精瘦,但肌肉发达,力气过人。冰箱、彩电、电脑桌、老板台,组合柜,不用车拉,只用一根麻绳将物品绑在扁担上,挑起扁担就走,上坡下坎,步履轻盈,犹如泰山的挑夫、三峡的纤夫,是山城养育了这些靠体力谋生的人。

“棒棒军”作为一种产业军团,每天都在活生生地演绎着重庆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本色,同时也为重庆远播着山城棒棒军的威名,为这个山城增添一抹亮丽的底色。

当然,随着农村的脱贫,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整,或许我们可以预言“棒棒军”总有一天会从山城消失的,果真这样,那不啻是一种城市的进步。我们应为之庆幸。

在现实生活中,搬运工、挑夫、棒棒军只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平凡渺小,他们没有固定收入,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享受不到国家体制的任何好处。他们就犹如草芥一样生存在人们冷漠鄙视的眼神中。

1592876092579035.jpg

可是,不论在城市,还是在景区,或者是我们的居家日子,那些年如果没有他们,我们该怎样生活?他们或许显得很卑微,但是他们比起那些衣冠楚楚高高在上虚伪的人却要高尚得多。其实他们并不卑贱,他们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比起那些养在体制内的懒虫和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唯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重庆城市的文艺小清新

在重庆大足的昌州古镇,历尽沧桑的古城墙上画上了一幅充满魔幻色彩的壁画,一个沉睡的小孩梦见了什么?宇宙、太空人,外星文明?任凭你张开幻想的翅膀。

磁器口,山城千年古镇的文艺范儿典范,是外地游客来重庆必去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古老的街道印证着巴渝文化曾经的繁华,青石板路诉说着这里斑驳的过往,成群的吊脚楼记载着上千年经久不衰的故事。人们说在磁器口,空气里弥漫着的都是清新悠久的巴渝味道。

现在的磁器口,你看吧,音乐吧、咖啡厅、酒吧、文创店、火锅店、重庆小面等各类生活类小店都喜欢扎堆在此,它们的活力让磁器口变成了另一幅模样。走进这里恍若穿梭时空,但是路边的吊脚楼又提醒着你,这里是最地道的老重庆。

在中山四路,满满的都是抗战老街文化老街的文艺范,这条复刻了泱泱大国的陪都、“左联”,历史记忆的长路,自上世纪30年代便锁定了来自世界的瞩目,并以它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代言着重庆的前世今生。

说到中山四路上的文艺地标,绝对就是中山文化产业园了。民国建筑的外观,满院的花草,刚走进产业园就有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园内各类小店荟萃,摇身一变,成了重庆文艺青年追捧的地方。尤其喜欢中山四路上的经典书店,找一个午后,阳光充足的日子,捧一本书,点一杯咖啡,在书店大堂,体验书香惬意的文化人经典生活。

在下浩老街,则充满市井生活中的文艺范儿。这里是长江南岸的旧时标本,上方连接着民国重庆的繁华和骄傲,下面连接着长江码头的市井百态。老街曾经是陪都时期连接渝中半岛与南岸的交通要道。1891年重庆开埠,下浩街区遂发展成当时最大的外商聚集地。

1592876149108491.jpg

来自西方的商人、货物随着长江水逆流而上渗入重庆,随之而来的还有精美的西式建筑。洋行、米市商行、马嘉礼别墅、万国医院、立德乐别墅等一大批西式建筑矗立在了靠近长江南岸的南滨路上。

走进下浩老街,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老重庆市井味,做饭的油烟味、黄桷树下的老人、聚众搓麻打牌的大婶,这些都是老重庆真实的模样。

南山深处,隐匿着一家名曰“南之山”风景里的书店,夏日清幽的四周除了蝉鸣再没有嘈杂的声音。在这里,除了与书为伴,就这样慵懒地坐一下午,看蓝天下的天光和云影,远望尽收眼底的是山林、白云、江水。


四川美术学院

在北仓,可看山城的一段过往。重庆市江北纺织仓库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曾经承载重庆纺织行业重要物流中转功能,作为重庆纺织产业仅存市区的工业遗产,闲置十余年,占据观音桥商圈核心位置,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具备城市、社区、人文、建筑再生功能价值。如今,改造成了北仓文创街区,该街区位于全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闹中取静,大隐于市。

在这里你尽可以品读一座城市的柴米油盐故事。 还有N18LOFT小院,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的重庆印制五厂老厂区,十幢九十年代修建的老厂房,在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的基础上改造成了集景观公园、咖啡厅、快捷酒店、休闲俱乐部等配套设施的文艺创意园。

而老厂区留下的桌椅、保险柜、表演用的大鼓、车间里吊车的吊臂以及先进生产者的光荣榜老照片等散落在园区里,处处散发着悠闲的怀旧氛围。

1592876187946699.jpg

(四川美术学院的雕塑作品)

斑驳的砖墙,锈迹斑斑的窗栏,附着于建筑上,在初春疯狂生长的藤蔓植物……让人不禁“穿越”回到计划经济年代。当朝阳轻轻拥抱这些老建筑,镶个相框,这不就是一幅略微泛黄的老照片。

去一个城市要去看看她的高校,也是我的选择,作为一个老“工科男”,如果让我选择对哪所重庆高校印象最为深刻,我会说:四川美术学院。

这也许是带了更多个人的感情色彩在里面,毕竟自己学的是铁路桥梁,但最爱的却是书画。

所以“川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尊雕塑或是一栋建筑总是充满了强烈的艺术色彩,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不管是在位于黄桷坪的老校区,还是位于重庆大学城的虎溪新校区,总是吸引着我,而光顾来去之间的收获总是满满的......

川美的校训“”志于道,游于艺,”语出孔子《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校训,体现了川美开放兼容、浪漫自由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创作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特色,体现了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教育理念。

在这里你可看到黄桷坪涂鸦街,设置雕塑小品18座,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这里有501艺术仓库,重庆首个“画家村”。

四川美术学院的涂鸦墙,走过重庆这座山城,不仅是视觉上的3D城市,在生活中也是多维度的城市。谁说重庆只有满满的工业风,重庆,毕竟也很有文艺范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