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有个古镇叫回龙观,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回龙观毗邻京藏高速,南距德胜门16公里,北离昌平城18公里,是北京通往八达岭和十三陵的必经之地。回龙观别名“玄福宫”,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它的故事与明朝皇帝有关。

  据1997年《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载:回龙观“清代成村,村内原有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玄福宫,现尚存遗址,为明代帝后谒陵(即十三陵)时驻跸处,俗称回龙观,村以观名。”据传,明代皇帝祭奠皇陵回京时,多在此小歇并回头远远观望皇陵,以表示自己的恋恋不舍之心。“回龙观”就是指“回(回銮)龙(皇帝)观(回头再次观望皇陵)的意思。关于回龙观的来历,民间一直有多种说法,但已无从考证。

  有关回龙观的历史,史籍中多有记载。明末清初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载:“京师九门,其西北曰德胜门,元之健德门也……出门八里为土城……又二十里为清河……又十二里有玄福宫,宏(弘)治十七年建。俗呼为回龙观。又十八里为沙河店。”清代《五城寺院册》载:“德胜门外有元福宫”。元福宫即玄福宫,清人避康熙皇帝讳,遇“玄”字都改成“元”。《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七)载:“元福宫距德胜门北三十里,殿宇倾圯,明武宗碑一在殿左。”

  《昌平史话》载:回龙观始建于明代中期。道观由弘治十七年(1504年)始建,正德十年(1515年)全部建成,并最终改名为“玄福宫”。当年的玄福宫规模很大,山门即有内、外两重,钟楼、鼓楼、龙殿、虎殿、左右殿、正殿、南北方丈等俱备。其建成后,明朝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回銮途中多驻跸于此。明万历朝吏部尚书杨巍在谒陵途中,曾夜宿回龙观,并写《宿回龙观诗》:“沙际开瑶馆,銮舆几度过,日回双阙逈,云傍九陵多,承露空仙掌,沿阶自绿萝,夜深清吹发,犹忆旧鸣珂。”由此可见,“回龙观”之名历史悠久。到了清康熙年间,元福宫已被废弃,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编纂的《日下旧闻考》中有元福宫“殿宇倾圯,明武宗碑一在殿左”的记载。古建筑回龙观虽然消失了,但作为地名被沿用下来。

  2009年6月回龙观村拆迁时,出土的文献中所记述的“明武宗元福宫碑”,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回龙观的历史:“弘治十七年(1504年),皇考孝宗皇帝论曰,御马监黄土马房草场,乃天寿山居庸观经由通衢适中之地,闻其土燥无水,居者行者往往病之,其择地凿井汲水,以济人用,仍修建观宇一区,为往来栖宿之所……工未就绪。朕谓此先帝遗志也,不可不终,仍命督修,改观为玄福宫……盖自弘治甲子冬十月始事,至今正德乙亥夏五月厥宫告成。宫之中为正殿,以奉元武之神。前为左右殿,为龙虎殿,为钟鼓楼,为内外山门。山门之前甃石为井,南北为方丈以居道众。缭以垣墙,宫旁及前为营房,为车园店,以居牧马旗军,又给草场地六十顷以供香火。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遂为都城一伟观云。”碑文清楚地记述了回龙观最初缘何而建,继而为何又仍命督修,道观的规模布局,主供与供养,道观的雄伟气魄,可谓是对玄福宫最可信、最具体的介绍。

  关于“回龙观”这个名称的来历,传说颇多,无从考究。传说较多的一种说法是: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孝宗皇帝发现居庸关以南的这片放马的草地干旱缺水,行人多生病,于是颁旨要在此地凿井建观宇。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观宇建成,取名玄福宫。玄福宫建成后,明朝皇帝到十三陵拜祭皇陵返回途中,总要在此暂驻小歇(回龙驻跸)。刚祭奠先皇回来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先皇的敬意和孝心,总要在此观再恋恋不舍地回头远望先祖的陵墓(龙回头观望)。就因为皇帝祭陵返回时在此观驻跸并在此观再回头远望皇陵,后人就把此观称作“回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