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358004136221.jpg

河北正定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惊羡的历史文化遗存,摘取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这些年面对美誉,他们不仅感受骄傲和自豪,更饱含热爱与忠诚,满怀责任与担当,继续挖掘与求索,大力传承与光大老城的惊艳。


风雨阳和楼,梁思成说胜过古罗马的凯旋门

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说,九楼之首当推阳和楼,“九搂匝地拱阳和”。正定县城标志性建筑就是阳和楼,“传此门为子城南门”。它建于金、元之间,元、明、清均有修葺。

纳新在《河朔访古记》中说:“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其门颇完固,上建楼橹,以为真定帑藏之巨盈库也。”持阳和楼为正定城南门说。

杨俊民《重修阳和楼记》“世传此门为子城南门”,“阳和楼者,镇府之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夐超阛阓之表。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

1933年4月16日,我国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不惧兵荒马乱,轻车简从来正定考察古建筑,在随后书就的《正定调查纪略》中这样写阳和楼:“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

"有阳和楼及县文庙两处重要发现",梁先生对阳和楼则情有独钟:"沿南大街北行,不久便被一座高大的建筑物拦住去路,很高的砖台,上有七楹殿,额曰阳和楼,下有两门洞,将街分左右……这就是《县志》里有多少篇重修记的名胜阳和楼"。

        当年梁思成先生登上阳和楼,写下了"凭槛送目,可抚四塔","北瞻恒岳,南瞰滹水,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的感慨。梁思成先生还为阳和楼照了很多照片,现在能见到的阳和楼照片,多数都是梁思成当年拍的,这也成为今天重修阳和楼的重要参考依据。

1592358038230478.jpg

中国历史上名楼众多,没有哪一座楼对文化的影响能够超越正定的阳和楼。正定已有许多庙宇古迹,但这些庙宇在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能撞脸。而阳和楼却不一样,将阳和楼放在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元代建筑史中进行比较、评价,那么它是"孤品"和"奇迹"。梁思成老先生对于阳和楼在文革中被毁十分惋惜,多次扼腕,建议重建阳和楼。它的价值就在这里,因为它是孤品,只有在中国正定有。

阳和楼建在高敞的砖台上,东侧有阶梯可上下。上有七楹殿,额曰阳和楼,下有两门洞,将街分左右,人由洞中穿过,“予人的印象,与天安门端门极相类似”。两门洞之间,南有关帝庙,庙前有牌楼、旗杆和狮子,牌楼之内是大门,门内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

单就交通而言,两个门洞,分道行驶,大大缓解了人流拥挤。我们的祖先早在700年前就创出了双行道的典范,这在世界交通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阳和楼的“阳和”名字亦很雅致,很吉祥。阳和,含有“春天之阳气”,“和悦”“祥和”“孕育佳音”诸义,很是顺应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理念。


阳和楼上文人啸聚唱和,声震云天

“容膝”原意为,仅能容纳双膝。多形容容身之地狭小。亦指狭小之地。宋代朱熹为古城正定“阳和楼”题写了“容膝”,既点破了阳和楼的风雨,也包含了自身对时事的无奈。正定籍已故著名作家贾大山曾著小说《容膝》,道出了两字的来由:宋宁宗庆元年间,朱熹因为得罪了一个姓韩的大官,遭到排斥被贬官。一天他到大觉寺拜佛,要求借宿一夜……住持僧看他青衣小帽,穷困潦倒,便把他安排到最小的一间屋里去了。

晚上他躺在草苫上,思前想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长叹一声,便在石砌墙壁上挥笔写下“容膝”二字……住持僧便请匠人刻下来了。如今,阳和楼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无存,石刻却转藏在了正定县大佛寺弥陀殿内,并对该石采取了保护措施。重修后这刻石又被嵌于阳和楼上,现在也有不少文化商户借用“容膝”之名表明谦卑,文化含义很是深刻。

1592358102864293.jpg

明朝“宰相”石缶,生于1464年,卒于1528年,字邦彦,别名熊峰,明孝宗末年(1488年)始进修撰。武宗正德改元提拔为礼部左侍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拜礼部尚书,“宰相”石缶还是一位诗人,著名的《题阳和楼》,“南北襟喉此路岐,一方钲鼓控三陲。不妨楼观高千尺,剩为江山得几诗。平仲有才当锁钥,细侯无事下襜帷。登临几触先忧眼,廊庙江湖有所思。”。

老年间,阳和楼上文人骚客,登高远望,吟诗作赋,啸聚唱和,歌咏不断。正定的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齐名,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创作的《梧桐雨》被戏剧界列为中国古典戏曲十大悲剧之一,他的《墙头马上》被列为中国古典戏曲十大喜剧之一,与《西厢记》、《拜月亭》、《倩子离魂》合称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是我国民族戏曲的传统剧目,深刻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

正定阳和楼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的场所,令人痛心的是阳和楼于解放前被拆毁,关帝庙于1966年冬,那个寒冷的“文革”之冬,也被作为“四旧”遭野蛮拆毁。

所幸2008年正定阳和楼已纳入复原项目,项目初期投资概算为450万元。显然当年修复费用杯水车薪,修复起来因现金掣肘,进展缓慢。直到前两年才大手笔注入巨资,举全县之力,借正定首届旅游开发大会融资才使风雨阳和楼,煌煌然挺立古城中心。

正是有了阳和楼这个交流的平台,才奠定了真定元杂剧的历史地位,此后,正定的戏曲事业一直长盛不衰,清末成立全国第一个票友组织蓝菊社,至今,正定的许多老年人仍津津乐道正定票友多次与梅兰芳、奚啸伯、梅葆玖等大师的合作,甚至还为大师们在正定的演出临时救过场。

1592456640161799.jpg


正定文脉丰厚,厚积再薄发

元代,阳和楼周边是真定最繁华的区域,据元人纳新《河朔访古记》载:"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娼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文人雅士喜欢登阳和楼把酒临风,吟诗作赋,聚集在阳和楼上研讨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阳和楼就是元曲的摇篮。

古城正定历史遗存颇多,它们是历史的活化石,史证着历史的缩影。人们都认为“临济儿孙遍天下”。临济宗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重彩的一笔。僧俗景仰,享誉禅林,播远海内外。人们都愿把正定喻之为佛城,实不为过。历史上,正定也曾是道教兴盛、儒学发达之地,彰显了正定文化精髓的包容和大度,在现代精神支撑下,三教在正定得到精神家园的栖息和共生。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三大高峰,其文采令人陶醉,为之倾倒。然而,至今被人们广为追求高雅境界的当属唐诗、宋词,始终焕发着持续的生命力。相形之下,元曲似乎退位到了被遗忘的角落。做为元曲北方发源地的正定,一批文化挖掘者正诊断梗阻,疏通经络,弘扬特色,继而挽救重铸“弦诵之声、往往相闻”的盛景。

明朝袁宏道有诗云“青天一碧翠遮空,浪卷云奔西照中。郭外荷花二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如今,阳和楼上是正定县河北梆子剧团排练场,每日锣鼓铿锵,唱腔高亢,在阳和楼的西侧,一间邻街的舞台上,每日有一群戏剧票友自发聚集在一起,唱着苍凉的腔调,续写着元曲的遗韵。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