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什么职业比父亲这一角色更为崇高,也没有什么人比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好爸爸”婚姻家庭培训师陈国华


《做个真父亲》这本书我几乎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读完的,因为它引发了我的共鸣。闻名世界的作家、励志及领导力大师,影响力遍及世界体育、教育、非公益组织的社会活动家卡西•卡斯滕斯是这本书的作者。

这本书“是经验之谈,基于多年研究成果...本书异于小说,非同课本...面对父亲缺失的灾难,现诚邀各位参照本书大意制定方案,让父亲重新深入家庭。”这段写进“欢迎辞”里的话,可以看作是《做个真父亲》的导语。

在这本书里,父亲的缺失被定义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灾难”。

为证明这个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作者以一个令人发指的极端事件开篇:《“撒旦来过了,先生”——发生在坦桑尼亚小城的屠杀》。“他们拿着机关枪和砍刀包围了我们,让我们从老到少站成一排。从队尾开始,从一个6岁的小男孩开始,他们砍下他的手,然后砍下小臂、整只胳膊,另一只胳膊和腿,最后在我们面前把这个孩子切成碎块......然后他们继续这样杀人。”“他们剖开孕妇的肚子,把未出世的胎儿剁成肉块,18位家人都这样被杀害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撒旦(魔鬼)并非嗜杀成性的惯犯或歹徒,而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他们是谁?为何要如此残忍的滥杀无辜?“其实他们中很多人原来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幸存者的答复让卡西如坠五里雾中。“这些年轻人本有良好的形象,怎么就变成毫无人性的野兽,屠杀妇孺老人的恶棍.......”无法按捺内心的愤怒和不解,卡西向上天呼唤:“我要你给我答案!”

一场深入、详细且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调查就此拉开序幕——

63%的自杀者来自父亲缺失的家庭。

80%的报复性强奸犯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

70%的州教管所中的青少年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

32%的孩子没有跟亲生父亲一起生活。

来自父亲缺失家庭的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概率是健康家庭孩子的两倍。

父亲缺失家庭的孩子,高中毕业和上大学的比例更低,在标准测试中的成绩更差,更可能吸食毒品。

......

所有的调查都指向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每个重大社会问题都与父亲缺失有关”。终极答案随之浮出水面:“世界需要父亲!”

1592158070621551.jpg

卡西的研究成果令我茅塞顿开。

我不是父亲,但我是一个有着近30年司法生涯的检察官,还曾经从事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专题调研以及预防工作,参与策划并拍摄了上百部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旨的电视周播栏目《青春防线》(曾在中国教育台三套播出)。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习惯性思维还是让我将孩子们堕落的原因归咎为家庭教育不当特别是法制教育的缺失。我认为,孩子们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是普法宣传不到位。不能说我的调查结论错误,但对照《做个真父亲》,显然有一个重大疏漏,那就是忽略了人性的根基——父子(女)关系。

《做个真父亲》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读者:父亲,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特别力量。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追根溯源,都与父亲的缺席和失职有关。据此,作者向全世界的父亲发出呼吁,请你们回归家庭,深入家庭,真正承担起父亲的职责,把正确的价值观带入家庭,重建友善的亲子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做个好榜样。若非如此,不亚于犯下了“渎职罪”,且极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早就认识到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和职责,但多年来粗放型研究往往让我们忽略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做个真父亲》如同一场心灵地震,在我的内心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同频共振,存在记忆中的三个典型个案也迫不及待跳将出来,它们仿佛要抢着为卡西的观点站出来佐证:正是由于父职的缺席、父爱的缺失、父教的缺(错)位和好父亲的缺乏,“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破坏性伤害,“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父亲的阴影”——父亲的坏示范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时年15岁的苗真(化名)曾一度很反感父亲。因为他不务正业,迷恋赌博,与母亲无休止地争吵,就在苗真六岁那年,父母终于在吵闹中离婚,一个完整的家庭破碎了。

苗真被判给母亲,缺失了父亲的他,性格开始变得内向孤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父亲“幡然醒悟”,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给孩子补偿,那就是用武力“保护”儿子。

苗真的母亲告诉办案检察官:“他爸宠他,宠得太狠了,不让孩子受一点气,比方说在外面上网,有小孩欺负他了,他爸一个电话就叫好多人去把人家打一顿。在花钱方面,也是孩子要多少给多少,从来不限制。”父子之间的感情迅速而畸形的回温。

从此,父亲成了苗真心目中的“大英雄”和“保护伞”。苗真也开始模仿父亲,经常和同学打架,连邻居小女孩都躲着他。

后来,他的父亲因感情纠葛杀了人,锒铛入狱。令人不解的是,苗真对父亲的看法却没有改变,他振振有词地告诉民警:“在我心中, 他对我好就行了,他就是我的好爸爸,我心中的英雄。”

2008年春节,苗真上网时看到一个叫小杰的人嘲笑自己的父亲是个杀人犯,仇恨的种子便在心里恶性滋长。2009年6月22日晚7点钟,无所事事的苗真无意中看到放学回家的小杰,他随即买了一把刀,朝着小杰就是一阵猛砍......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苗真因犯重伤害罪,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很明显,悲剧的酿造者正是孩子的父亲,他的坏示范作用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孩子走上犯罪道路也是不可避免的。


1592158100129456.jpg

“好爸爸,坏爸爸”——父教的错位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北京某建筑工地的民工老田刚满14岁的女儿小丽(化名)突然离家出走。

当警方找到她时,在外漂泊了四年的小丽却坚定地说,死也不想再回到父亲身边。警方经询问得知,她妈妈早在十年前就抛下她们父女俩外出打工,再也没回来过。从小失去母爱的小丽从此与父亲相依为命,爸爸也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可为什么小丽却要远离自己的亲生父亲呢?

变故要从一个叫陈春风的人说起。他36岁,是老田所在建筑工地的新工友,刚到北京没地住,就提出与老田父女俩合租。老田觉得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多个朋友多条路,爽快答应了陈春风的请求。

不足七平米的小平房内,陈春风与老田父女最初相处得十分融洽。小丽认陈春风做了“干爸爸”。每天夜里三人躺在一张床上。小丽睡中间,亲爸爸和干爸爸睡两边。

干爸爸对小丽十分疼爱,经常给孩子买这买那。作为亲爸爸的老田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因为小丽又多了一个亲人。他甚至认为,有了两个爸爸的爱,也弥补了孩子从小就缺失的母爱。

没成想,裂痕随后发生了:在对待小丽的学习和教育的态度上,亲爸爸和干爸爸形成巨大反差。 亲爸爸的态度是“棍棒下面出孝子”。每每看到小丽成绩不好,亲爸爸非打即骂,干爸爸则把小丽护在身后,一再阻止。时间一长,老田觉得小丽仗着干爸爸的撑腰越来越不听他这个亲爸爸的话了。

积蓄已久的矛盾终于在2005年6月一个晚上爆发。

小丽考试成绩不佳,吃完饭碗也没洗,老田抓了根细棍子就抽打小丽的屁股,这是小丽记忆中爸爸打她最凶狠的一次,就连在一旁劝说的干爸爸,也在拉扯间被老田推倒在地。这件事让小丽受到很大的刺激,她认定亲爸爸不爱自己了,央求干爸爸带自己离家出走。

老田报警后,警方认为陈春风的行为涉嫌拐骗儿童罪,很快组成专案组,于2009年4月30日将陈春风在上海抓获。没想到,小丽却一再为陈春风求情,说陈春风是好人,不让警察把他带走。

警方不解,追问小丽在她离家出走的四年里究竟与陈春风之间发生了什么?小丽到底是孩子,禁不住警官的一再询问,如实坦陈:陈春风先是以父女名义带她逃到唐山,后来还给小丽买了手机,给她零花钱。无知的小丽觉得自己很幸福,没有人打她,没有人逼着她读书,自由自在,还有钱用,她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为躲避生父的寻找,2007年4月,陈春风又带着小丽跑到上海,小丽没有户口无法继续上学,只能干些家务活。期间,小丽慢慢发现干爸爸“不对劲”了:他不让小丽再叫他干爸爸,还要求小丽给他生小孩......真相大白。

很显然,正是因为父爱的缺失和父教的错位,导致女儿“认贼作父”,若非及早破案,后果不堪设想。


1592156464856332.jpg      “让妈妈跟爸爸离婚!”——父爱的缺失导致孩子变成杀人犯

这是我亲历的一件真实故事。

2009年夏天,刚退休的我加入了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并领受了第一个任务:协助常务副会长刘漳南(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对一名叫做东升(化名)的少年犯开展帮教工作。

东升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条件还算过得去的小村庄。从他记事起,患了肝病的父亲一直卧床不起,妈妈每天的主要精力就是照顾父亲,他似乎被忽略了。

东升上学后,开始学习成绩还不错,在班里还能排前几名。只是,妈妈是文盲,爸爸久病不起,家长们不要说关心他的学习,连他起码的生活也快顾不上了,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几年后,爸爸病逝,妈妈再婚,他有了一个新爸爸。东升说,他不喜欢这个新爸爸,因为新爸爸脾气不好,喜欢喝酒,动不动就打妈妈。看到懦弱的妈妈浑身是伤,经常以泪洗面,他开始仇视继父。偶尔,他也会帮着妈妈一起抵挡继父如雨的铁拳,趁继父不备,他也会用小小的拳头回击继父。结果可想而知,他和妈妈都会遭受更严厉的殴打......

叛逆的种子就在那时种下了。

东升上初中那年,妈妈和继父都去城里打工赚钱,一出去就是好几年,东升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村里人可怜这孩子,东家给口粥,西家给口馍,东升倒也饿不着。可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呀!村支书急了,他谎称“东升喝农药了”,两口子才慌慌张张回到家。可是,在东升心里,家,再也不是温暖的所在。

直到有一天,15岁的他与社会上的一群“小混混”(不良少年)跟着“老大”劫杀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人生彻底反转。公安机关很快侦破此案。所有抢劫杀人者都被捉拿归案:“老大”被判处死刑,东升因不满十八岁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北京市少年管教所服刑。

案卷显示,无辜的司机是被他们用石头活活砸死的,可他们毫无愧疚或恐惧之心,照常吃喝玩乐......东升终于从无家可归的“野孩子”演变成冷酷的“撒旦”(魔鬼)!

说实话,能否以帮教手段把这样的少年犯成功拉回人生正轨,我完全没有信心,但任务总是要完成的。

2009年6月下旬的一天,刘会长带着我和隗处长(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关心青少年教育的模范检察官)来到少管所会见东升。当管教把东升带到我们面前时,我怔住了——他真的只是一个大孩子,1:66左右的身高,皮肤黝黑,五官端正,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闪烁着清亮亮的光,我很难把他与一个心狠手辣的杀人犯划等号。

1592156492666088.jpg东升毕恭毕敬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他说,他在少管所生活得很好,每天都在学习、劳动,虽然功课跟着有点吃力,但还是很有兴趣的。他没有谈到对犯罪行为的追悔,而是急急转移话题,忙不迭的问会长,阿姨,我很想知道我母亲现在怎么样了!

看到我们一脸诧异,他低下头,红着脸告诉我们,不久前母亲跑来看他,母亲的身体看上去很不好,他担心极了。他希望我们一定说服他的母亲跟继父离婚。这样,母亲就可以不被继父打了。他的眼神里透出一种急切的渴望。他最后对我们说,少管所太偏,母亲又不识字,他害怕母亲跑丢了......等他一口气说完这些,如释重负。

我发现,当他谈到母亲时,眼神就变得特别柔和,眸子里似乎藏着亮晶晶的泪花。就在那一刻,我笃信他不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然而,近墨者黑。在不成熟的年纪他失去生父,失去家的温暖,继父对母亲的家庭暴力,又让他失去了最后的安全感。身边的“老大”和小混混们给予他的不是阳光而是鬼火,却让他找到“取暖”的感觉。

母爱,是东升内心深处最后一根善苗。他可以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却牵挂着母亲的一切。我觉得,这或许是我们有可能对他帮教成功的唯一希望。没多久,东升给我们写了信,感谢我们对他的关心,还是希望我们能找到他的姐姐(我们猜测他是希望通过姐姐继续劝说妈妈与继父离婚)。

2009年7月8日,骄阳似火。我和隗处长随刘会长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东升的家,见到了他的母亲和继父。好几排喝空的酒瓶子摆放在过道。东升说的没错,他继父果然是个嗜酒之人。

听完我们的介绍,特别是转达了东升对母亲的牵挂,东升的母亲掀起衣角默默擦泪,东升继父则连声道谢。之后,他们就很少说话了,只是听我们说,一个劲点头。当我们问到能否找到东升的姐姐时,他们连连摇头说,很久没有来往了,据说也在外地打工。

临走前,我建议给他们两口子拍张合影照片,两人对视了一下,一脸茫然。“拍了照片给东升看,他知道继父对妈妈好,也会安心服刑的。”听了我的解释,两口子心领神会的“哦”了一声,连忙跑到里屋换了身新衣服,略显拘谨的站在贴着“福”字的玻璃门前,当我说“笑一笑”时,他俩都笑了,笑得很憨厚。 

后来因为各种忙,我再没去过少管所,托人把东升父母的合影以及东升想要的吉他转送给他。听刘会长说,她问过管教,反映东升比过去爱说话了,表现得也挺积极。我想问,他会弹吉他了么?终究未能说出口。

东升是杀了人,可最先杀死他内心的善良和对家庭眷恋的,恰恰是他失职的继父。生父的缺失、继父对母亲的虐待,最终导致东升仇视继父,离开家庭,混迹于社会不良人群,直至堕入犯罪。

东升,我胸口一抹永远的痛。

 

事实胜于雄辩。

图片4.jpg三个典型个案告诉我们,在中国,的确还有很多父亲没学会怎样做父亲,更遑论如何做个称职的好父亲,特别是出现了大量如东升那样的“留守儿童”,不但缺失了父亲的陪伴,还失去了父母共同经营的家。“撒旦(魔鬼)来过了”的灾难也不可避免的在我们身边重演。但无论怎样,父亲的影响潜移默化、无所不在。正如哲人所言,“今天的你是由昨天的父亲所塑造的,他仍在影响着你”。

那么,真父亲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真父亲呢?卡西在《做个真父亲》中提出了精辟的观点:“父亲是权威、正义、慈爱的化身,是家庭船、生命船的领航人,是儿女的生命教练和道德伦理的示范者。因此父亲缺席给儿女带来的创伤也影响深远。”他呼吁,“全世界的父亲勇敢的正视现实,回归家庭,把正确的价值观带入家庭和社会中。为了看到更美好的世界,为了让欢呼取代痛哭,我们的时代需要忠诚、高尚的父亲站出来,确立个人及家庭的使命和价值观,领导家庭进行重建和修复。”

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爱和榜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做个真父亲》最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它叨住了青少年成长中的最大痛点——父亲的缺失,并以此为研究方向,从“如何做个(不缺席的)真父亲”这个大命题出发,就“探求父亲缺失的诅咒”、“把握生命的重要节奏”、“剖析男人的文化形象”、“存谦卑之心,尽崇高之责”乃至“父亲建立道德权威”、“父亲赋予孩子正确的身份”、“父亲提供安全感”、“父亲肯定孩子的潜力”等诸多让我们感到陌生而新鲜却细微落地的方面深刻切入,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管教七定律”、“父亲肯定孩子的5条守则”等科学务实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对重塑父亲形象具有精准指导意义。

可以大胆预测,如果我们早一点关注到这个问题,更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家长学校,对所有失职的父亲(特别是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开设强制性培训班,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和破解“如何做个真父亲和好父亲”的命题,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毕竟,孩子属于未来。毁掉了孩子,无异于毁掉了未来。


       002_副本.jpg我庆幸,我有一个好父亲。

我曾写过一万多字的回忆录(《我爱我的爸爸》),记录了我对父亲的爱与缅怀。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参军一年后,还不满17岁的我,有一次写信给爸爸,告诉他我要去农场参加劳动了。爸爸很快回信说,“你去农场劳动,应当把它看作是思想改造的战场。不爱劳动的人还会对劳动人民有感情吗?没有劳动人民的感情,怎么会有无产阶级的立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立场移到劳动人民这边,移到无产阶级这边!这就要同工农结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就要到火热的劳动中去锻炼。不懂得劳动,就不懂劳动人民,亦就不懂剥削可耻、劳动光荣的道理,更不懂得为什么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动力的道理,亦就更不会懂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爸爸在抗日战争的三年(43至45年)中,一年四季除了打仗就是生产,不仅做到了丰衣足食,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思想,把思想大大锻炼了一下,比过去坚强了一下!这次到了甘肃省军区,才半月有余,我就和大家到农场干了一圈,心情非常愉快,好像思想上生了锈,把锈‘磨掉’一样轻爽!我支持你,好好劳动去吧!但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因为病了或伤了就不能很好劳动了,反而成了大家的累赘!……”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老革命的爸爸。他不仅集权威、正义、慈爱于一身,而且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在我们世界观形成的最初阶段就播撒了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和价值观的种子。父亲一直是我们几个孩子崇拜的导师和偶像,以正向的家教陪伴着我们健康成长。

很多年前曾有人对我说,每次看到你总是激情四溢,即使到了六十岁也不会改变吧?如今,我已“奔七”了,但依然被朋友们带着调侃的口吻称之为:“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我想,这也归功于父亲的真传——因为他的绰号就叫“老青年”。如今,父亲虽已离开了我们,但我一直觉得他还在冥冥之中护佑着我,激励着我,我不能让他失望。

在我看来,《做个真父亲》这本书不仅无愧于“为父的督导指南,孩子的生命教练”之美誉,更是一部“教你如何做个真父亲好父亲”的人生教科书,较之我们过去泛泛而谈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更有一针见血的功效。

“爸爸,你为什么工作?”

“爸爸,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爸爸,人生最重要的5件事情是什么?”

“爸爸,你为什爱妈妈?”

如果孩子睡前这样问你,身为爸爸的你会如何作答?

我期待更多的中国父亲都能扪心自问,你是个称职的父亲吗?如果你不敢作肯定的回答,那就请阅读《做个真父亲》吧!


   2020年6月15日凌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