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这个话题,我确实有太多的话要说,看到《做个真父亲》这本书之后,如一块石子投入水面,在我内心激起了千层涟漪。

蓝字白底的书封,清晰明快,赫然入目的几个大字“做个真父亲”,那个“真”字不禁令我眼前一亮。外包装的朴素简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翻开书的前几页,浏览着来自教育专家、企业总裁、婚姻家庭培训师等不同领域的人的推荐序,令我有了一种强烈地想要读完它的冲动。从他们的推荐语中,我大致了解到这本书作者的真知灼见,我想,这不正是我要找的同盟吗?

我是一个十八岁孩子的母亲。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教育孩子、经营家庭方面备受考验,也努力地探索求证一条路。我煞费苦心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也曾一直努力想要告诉孩子的父亲,该如何如何做个好父亲。但夫妻之间,很多时候沟通障碍,十八岁的孩子经常表现出自卑、胆小、不合群、暴躁、冲动等行为特征,让我十分头疼。所以拿到这本书后,我真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然后再把它奉送到孩子的父亲手上,让他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改变一下和孩子的相处方式。

由于日常工作繁杂,所以读书的时间我都放在了入睡前,每晚我都要翻开这本书,看着发生在书中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面对世界很多地方文明被摧毁的现实,作者说,家庭破裂、失去功能或是家庭生活形同虚设,这才是滋生社会问题和产生危机的温床,如果地上的父亲们能把幸福安宁带到每一个家庭,社会又将发生怎样的大变化?当我们正视和回归父亲的职责,不再让父亲们传递恶劣的影响,这样才能让家庭的幸福温暖我们”我想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智者在经历和看到一些事情之后,发出的最智慧最真诚的声音。

书中的故事让我时常联想到发生在我身边的人和事。读完后总有一句感叹——如果这本书能早一些与我和我的家人见面就好了,至少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对孩子的教育少留些遗憾。书中的内容不光是对父亲有教育作用,还给母亲以指导,给孩子一种力量和支持。

那么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想把它比作一本指导父亲成长的好教材并不为过。作者是一位有着36年婚龄,抚养过四个孩子的父亲,他与上千个年轻人共事过,去过100多个国家,举行过无数关于家庭教育的会议,这位长者对所有父亲们的忠告,是十分有价值的。这本书像一本圣经福音,是送给全世界不会做父亲的男人们的礼物。同时,它也是一本如何去真爱孩子的学习指南,是一本赠给那些正处于自责和无助中的母亲们的安慰剂。它有助于改善家庭亲子关系,帮助焦虑的母亲缓解情绪,帮助不合格的父亲反省自己的行为,帮助父母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想,它必将通过改造父亲这一家庭角色而对社会产出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就像杠杆效应,一个家庭的父亲的改变,将撬动整个世界的人文环境的改变。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的孩子将是未来国家的主人,父亲对于孩子的塑造对未来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都将会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这是一本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犯罪行为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书籍,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父亲实用宝典,它对于今天的中国家庭,尤其是那些不知道如何做父亲的人来说,真的太有价值了。它不像很多实用丛书那样只对人进行说教式的指导,而是通过作者的经验,收集到的大量的真实案例,对各种人的调查研究,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来分析问题产生背后的家庭原因,指出父爱的缺失是形成儿童不健康人格、心理扭曲的根本原因,从而让多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者让读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案例分析抓住家庭和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父爱缺失和父亲的不良行为传递与暴力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孩子诸多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根源,面对当今世界性的问题,作者想通过改变父亲在家庭角色中的职能来影响世界,这看似不可能的做法,其实是很具有理论基础的。因为解决全球危机的方案,其实就始于解决我们的家庭问题。对此,我十分认同。

每个人组建一个家庭,都是第一次为人母为人父,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具备为人父母的能力。这样更需要一个标准和好的教导,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父母越尽职,孩子越健康。

如何做个真父亲,如何扮演好这一重要的家庭角色,什么样的爱才是父亲送给孩子真正的爱,如何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书中都做了具体的讲解和指导。书中不但揭露了父亲在家庭中职能缺失的问题,还谈到了孩子们在人生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直面父母缺失对家庭孩子所造成的伤害,最后证明父亲需要回归家庭。在这个论证过程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通过考察和理解对父亲这一角色的要求,深入探究如何成为好父亲。作者由表及里,摆事实讲道理,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等多学科理论,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如何做好这一角色做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有理论指导性更有可操作性,很适合用来判断和校准生活中那些不称职的父亲。作者强烈呼吁更多的父亲们回归到家庭中来,做一个令子女健康成长的好父亲真男人,我想这也正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人们总是这样说母亲对世界的作用,同样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父亲的对世界的作用,牵引孩童的手就是掌控世界的手。

回想我十几年的原生家庭生活,父亲给我的印象是称职的,如今的我人格健全、家庭幸福和睦有相当一部分是父亲的功劳。而在我近二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孩子的父亲给我的感觉,却是充满遗憾的。这本书带给我的共鸣和思考远远大于文字的本身,读完这本书,我在如何做一个智慧的母亲,如何和丈夫一起配合教育好子女等方面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我都被教育孩子的问题所困扰。由于孩子的特殊性,我在家庭中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更多一些,在孩子6到8岁,需要父亲承担起教育重任的时候,父亲却用粗暴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疏远和惧怕的印象。因孩子的父亲从小生长在一个缺少父爱的家庭,他的成长是在父亲对母亲的家暴中度过的。所以他不懂得如何给孩子爱护和关怀,也不知道怎样做个好父亲。除此之外,由于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他和大多数现代男人一样,整日忙于工作,挣钱成了他认为的对家庭唯一的、全部的责任。这正像书中所提到的一类父亲。

原生家庭的问题造成一代代地遗传和复制,孩子的未来如果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也会朝着和父亲一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子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而这,正是我所担忧,也是令无数中国家庭深感不安的事。所以,这本书即是一个家庭福音,又是处于迷茫的父亲母亲们的行为宝典。

书中告诉我们,父亲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没有父亲,会形成人格的缺失,而有父亲的家庭,父亲的行事方式和性格等,则对孩子的人格养成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孩子的不同成长时期,母亲和父亲的角色应该有主次的转变。父亲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权威,教孩子认清身份,获得情感安全,肯定孩子的存在价值。他能帮助儿女自尊自爱自强,建立正确的择偶观和价值观。他能够给儿子树立榜样,让孩子自信阳光,有责任心。中国有句老话叫:养不教父子过,对于这点,作者也是深表认同,他说:父亲应该承担起管教的责任,应该是家规的第一践行者,父亲应该有相当的自律、分辨力、爱心和造就人的动机。书中介绍了父亲在管教孩子中应该遵循的定律,并列举了几类不正确管教孩子的行为。很具有代表性,也令人读后产生深刻反思。

一个男人的修为越高尚,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就越强。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国家的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时间越长,这个国家越文明。反之亦然。

美国总统奥巴马即使日理万机,但他不会缺席自己女儿的毕业典礼。他对家人的陪伴和爱护在大众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习近平主席也十分重视家风传承。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父亲是被作为一家之主来看待的,父亲的地位之高,决定一个家庭的命运。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和齐家正是一个父亲应该做好的人生头等大事。

记得去欧洲国家游玩的时候,父亲对子女的爱护,是从男人对女人的尊重和爱护开始的,在很多场合,我看到的场景大多是孩子们安静地趴在父亲的肩头或怀里,母亲只是幸福地望着身边的孩子和丈夫,从容地做自己的事情。我想,父亲温柔地对待小宝贝和妻子的那一刻,男人的力量和责任感已经被孩子体会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男孩子长大了也会成为这样的父亲,尽自己所能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孩子和妻子。而在中国,我见过场景大多是这样的:母亲一个人抱着孩子,孩子也显得格外粘着母亲,父亲却仿佛更愿意袖手旁观。不同的父亲造就孩子不同的未来,社会的文明也在这样一代代人的传承中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父亲是山,母亲是水,是很多中国人对父母角色的认同,其实山也好,水也好,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任何一个家庭角色的缺失,都会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健全。书中说的那些长大后出现行为问题的孩子,大部分是源于父亲的缺位这一点我十分认同。母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富有责任,而父亲对于孩子的人格脾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父亲如果不能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能言传身教,对家庭教育的漠不关心,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置之不理,则会放任了孩子的恶劣天性,使孩子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正像作者呼吁的那样,来吧,父亲们,回归家庭,做一个称职的好父亲,用真的爱去抚育孩子,这不仅是对自己家庭的贡献,更是为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做出的贡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