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女作家梅静新书《念物记——扬州手艺人》,是一部记录扬州各种手工艺前世今生的宏篇巨作,是记录扬州工匠、传承扬州文脉的厚重之作。


  一、为手艺著书立说
  习主席说“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地方的文脉。梅静与她的《念物记》做的就是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整理、传播与保护工作。
  梅静是检察官,工作体面收入稳定,这使她的爱好也与众不同:读古书、逛古店、结交有趣的手艺人。多年日积月累,形成她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知识储备,也给传统手艺人著书立说提供了可能性,为《念物记》的写作做了前期的史料准备。
  “这本儿书的播种与结果,可以说都是一个意外”,作者这样说该书的成书。
  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好,引起《绿杨》杂志的注意,2015年杂志主编邀请她写古籍版片的保护文章。检察官职业的严谨性,形成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写作风格,为了撰写好“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技艺,以及上世纪70年代十多万枚古籍板片所经历的劫后余生,还有那些在喧嚣尘世中寂寞坚守的老艺人”,接手写作任务后,她查阅雕版史料,参观雕版印刷博物馆,采访雕版艺人,当她看到“数十万枚雕刻着文字和图案的木板,静静伫立于一排排的柜子中”,被深深震撼了,她忽然明白了,“它们沧桑的颜色和纹理,仿佛在讲述着一段久远而跌宕的历史”。梅静叹服于雕版千年文化瑰宝的沧桑巨变,折服于雕版艺人痴心无悔的执着精神,怀着对文化、历史、工匠、工匠精神的敬畏,用检察官的严谨、散文家的真情、小说家的生动,写下美文《素笺不言,雕文有声》。
  “雕版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据学者考证,隋末唐初(公元590—640年),由于文字的定型以及毛笔、墨、纸张的产生,人们从刻制印章中受到启示,将抄写工整的书稿反贴于木板上,然后用刻刀挖去没有字迹的部分,形成笔画凸出的阳文,再用墨汁涂于其上,以纸覆盖,拂拭纸背,字迹便留在了纸上。这种翻印文稿的方法即为雕版印刷。”短短几行字就将雕版印刷的性质、起源、发展历史、雕刻方法介绍的清楚明白。而此文也奠定了《念物记》的风格特点,即:解说准确生动,叙述言简意赅,抒情情真意切,评论精准到位。
  好文章会引起共鸣,好行为也会受到重视。梅静关注传统文化的文章不仅引起读者好评,也引起文化界重视,《壹周刊》杂志就与她协商,开创“寻访手艺”栏目。正是这个栏目,给作者提供了系统了解民间习俗、民间技艺的契机和课题, 也使她寻访民间工艺、记录艺人生活、传承扬州文脉的想法成为可能,而作者和杂志的合作,才为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工艺、工匠们,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后,作者选项目、翻古书、查文献、穿小巷、访艺人,历时四年,最终完成这部堪称扬州百科全书的纪实作品。文中技能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扬州历史上、人民生活中方方面面,如补古书、修古画、制笔、髤漆、斫琴、建筑、服饰、刺绣、盘扣、做鞋、琢玉、木雕、竹雕、叠山、扎纸、做扇、修钟等技艺,厚重而悠远。于是,中国工匠行列中,出现了扬州民间艺人的身影;于是,扬州文脉传承中,记载了当今艺人的贡献。于是,梅静和她的新书《念物记》成为记录扬州艺人、传承吴越文化的经典之作。  

  著名文学家、民俗学家冯骥才看过本书之后,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一生一念,一物一心,《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以温暖而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手艺中所蕴藏的精神和情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文本”。


  二、为文脉倾情吟诵
  扬州古称广陵,历史上灵秀富庶文脉丰厚,人民生活稳定,多追求高雅时尚,这就催生了许多手工业萌芽,到清代,“凡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广陵,盖如百工之居肆焉”。扬州匠人居多,手艺技能名扬天下。文中第一辑便是为扬州古书修复、古画修补、雕版制作与制笔行业所作的留存,包括《唤醒古书一缕香》、《素笺不言,雕文有声》、《半世笔缘》、《伫一曲,水墨青春》。
  《唤醒古书一缕香》位于本书首篇,作者认为“书,是固化的历史,翻开一本书,便可以纵观大千世界,俯仰岁月长河。”由对古书修复的讲述开启对传统文化和艺人的记录,意味着记录大国工匠保留扬州文脉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文章第一的位置,也在说明古籍、古书、古画、古老的技艺应当受到保护,“唤醒”一词,准确地揭示出保护手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文章讲述了爱书人王军和他的边城书店以及古书修复故事。对于年轻的王军来说,书是他的生命,那些浸透着岁月沧桑装帧精美的古书,那些“浓缩着家国历史,承载人间悲欢,又能反映一段时期社会经济、书法艺术、印刷技术的古书”,是不可再生的,一旦丢弃和毁坏,损失将无法弥补的。怀着抢救古书保存文化目的,他开始收书修书。王军经历了店面由大到小、由阔绰到简陋,环境由闹事到陋巷的变化,但他爱古书修复古书的初心不变,他不畏清贫、不惧孤寂、不顾凌寒,以一己之力为古书的保存、修复贡献着力量,以单薄的身影做着传承文化的大事。
  对于温情的女作家来说,修复古书的王军是可爱的,是值得人尊敬的,于是用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视角,讲述了王军与古书修复。书籍的古老与修书人的年轻、城市的喧嚣与书店的静谧、文化传统的保护与痴情修书人的守护,在文中形成强烈对比,带给读者极大的阅读震撼。
  如果说王军是用旧书修补,做着扬州修补行业的保护工作,那么梅静则用新作著述,做着扬州手艺与手艺人的记录工作,从手艺传承、文化保护层面,他俩目标一致:保护手艺,传承文脉。
  《素笺不言,雕文有声》位居第二,是被称为“意外”却催生出《念物记》的作品,这是梅静唱给扬州雕版历史、雕版匠人、雕版传承工作的赞美之歌。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其中笔位于首位。“老梅的笔摊儿在红园很有名气”,《半世笔缘》中,梅静开篇便把那位不计报酬、时时替顾客着想的制笔大师——梅广才,推到读者眼前。随着作者娓娓动听的讲述,那个制作毛笔超过半个世纪的大师形象逐渐鲜活起来,他选料毫不马乎,做笔不计成本,卖笔却不愿多赚顾客一分。毛笔是传统文化的标志物,随着各种现代化书写工具的开发,代表古老文化的毛笔失去了市场,但那个77岁的制笔人梅广才却秉承着手艺人的良知,在保留传统技艺、传统文化方面,硬是用自己对毛笔的挚爱、对制笔行当的痴情,将古老的制笔技艺传承了下来。
  姚文俊是《伫一曲,水墨青春》中的主角,这个年轻的“男娃娃”,在古画修复界却有着很高声誉,这声誉得益于他对古画的敬畏和对古画修复专业的专注,他装裱的字画“展之平顺挺阔,弹之铮铮作响,悬之久不变形”,梅静把这种专业执着归结为精神。“精神”是对中国千年古画儿的褒奖,也是对小姚装裱古画的肯定和赞美。经了作者描述,那个用两个钟头儿修复五厘米古画的年轻人,便一点一点凸显在读者眼前,人们似乎看到严格按照古画修补标准,严格控制挣平时间,决不允许有半点误差的古画修补巨匠,似乎看到用青春与水墨共舞的杨派装裱艺人、扬州文化传承者姚文俊。
  这是中国工匠,是梅静笔下的能工巧匠,无论是年轻的古书修补家、古画修补家,还是年长的雕刻巨匠、制笔大师,他们有着大国工匠必备的敬业精神,有着对本行业的执着钻研精神,他们德艺双馨,都在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对传统文化和技艺做着传承工作。


  三、为大师树立丰碑   
  扬州能工巧匠遍布各个行业,第二辑内作品便是为漆雕、玉雕、木雕、竹雕、斫琴师做的记载。
  《红妆如你》讲述雕漆大师,文章下笔即写环境,“与外面的干燥清寒相比,这里仿佛另外一个世界”,就在这无窗、湿热的地方,雕刻大师刘龙宝十六岁进厂后,一待就是几十年,从未离开过。文章布局巧妙有趣,作者把漆雕师刘龙宝和漆雕历史结合起来,从生漆产生写起,用《山海经》《说文解字》《尚书》《书•益稷》等史料中的具体文字,对生漆树、漆树生长、生漆收割予以解释,为生漆在生活中的运用寻找理论依据,为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寻找历史依据,这样漆雕和剔红就有了渊源的文化根脉,手艺人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就有了悠久的历史依据。

  作者选用精准的文献介绍古已有之的生漆,“虢山,其木多漆。英靼之山,上多漆木”,“漆,木汁可以髤物”,“漆可用,故割之”,“衮州厥贡漆丝”。这些精短的语句,展示了生漆悠久的历史,也传达出梅静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作者惜字如金,谈到刘龙宝对生漆的珍惜,仅用“百里千刀一两漆”,就形象生动的说出他对生漆的爱惜,也表达了漆雕原料的来之不易。
  漆雕尤其是剔红,在扬州人生活中占有很大分量,它与中华文明有何关系?在查阅资料、梳理历史、走访艺人后,梅静得出“对色彩的追求,几乎贯穿整部中华文明史”这一结论。对剔红这一手艺的介绍,更是让读者知晓其前世今生。剔红是用“红色漆累积到一定厚度再雕刻”的雕刻方式,“始于唐,成熟于宋元,发展于明清”,这是一项用刀做笔在红色大漆上自由舞蹈的代表漆界最高水平的技艺,它已经“被黄河、长江之水孕育得钟灵毓秀的华夏儿女”,做到精微精致精妙,成为扬州漆雕的标志。
  除了讲述漆雕发展历史,作者还把不同时代的雕刻大师呈现于文中,于是,读者知道了“剔工深峻,名高于世”的元代工匠张成、杨茂,“雕漆嵌玉”的清代名师卢映之、王国琛,以及当今工匠刘龙宝、张来喜和硕士生蒋超。这些雕刻大师,制作生漆一丝不苟,他们常年在无窗、闷热、潮湿的屋子里制作着大漆,在一遍一遍的髤涂中调试着大漆的干湿,在一层一层的底坯上观察着大漆的厚度,直到用一年左右时间,髤涂六百余层,漆体达到四公分才能制作出满意的漆体,而这才是漆雕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当色泽艳丽雕刻精美的艺术品出现在人们眼前,比如剔红花瓶《江天一览》,摆件《溪山访友》《湖山叠翠》《秋山无尽》等,参观者看到了艺术品上精雕细刻的叠峦山嶂、苍松翠柏,看懂了大花瓶上气势恢弘的万里长江,却不知雕刻家战酷暑、历严寒,用线雕、浅雕、浮雕、透雕等技艺,细心研磨精致雕琢的制作艰辛,这些默默无闻的雕刻大师,用自己的青春才华和心血,浇灌着雕刻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传承着古老而又青春的文化。
  是梅静走访艺人,用文字把这些制作过程存留下来,把手艺人的敬业精神呈现出来,让读者知道了这群视艺术为生命的匠人,知道了把髤漆技术视作生命追求的艺人。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梅静说它是“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玉是石头,由石头到玉器,必须经过工匠的千雕万琢,这过程浸透着古今无数雕琢师的心血和汗水。《琢玉,性灵的重生》讲述的就是那个把美带给人们,把琢玉当做一生事业的琢玉师高毅进。作者写他求学时勤奋,学徒时专心,出师后苦练,最终从一个只能翻刻图纸的工匠,成长为能发现美表现美的艺术大师。经过他的精雕细琢,石头成为艺术品,其雕刻的玉器作品不断获得大奖,经过他与其他雕刻大师的共同努力,扬州玉雕也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高毅进和他的同行们也成为本行业的代表性传承人。
  《琴音心曲谁与共》叙述有“南马北王”之称的扬州古琴艺术、国家级传承人马维衡的制琴事迹,作者说他制作的古琴达到了“人心所欲,天人合一”,能“弹奏天下所有的曲子”。梅静的文字表达能力极强,仅用“进深山,访古寺,走江滩”,就准确描绘出马维衡为寻找造琴良材四处奔走的情形,形象传神,言简意赅。这是把斫琴艺术视为生命追求的大师,他有着高超的斫琴、补琴技艺,其制作的古琴早已具备“九德”,他还能依靠学养积累和手上功夫对古琴进行修复弥补,这使古琴“符合古制,端庄古雅”,且音色均匀,音质清亮悦耳悦心。  
  就这样,中国悠久博大的斫琴技艺也在马维衡精心选材、认真制琴、激情弹奏中保留下来、传承下来,马维衡和他的斫琴技艺也通过梅静的文字,成为扬州文脉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为“草根”存留印迹
  “高手在民间”,这一结论在此书中得到充分展示。作者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刻画了民间艺人与技能的存留,展示了扬州活色生香的市井文化。

   诗中写“烟花三月下扬州”,歌里唱“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文人墨客不吝赞美的扬州,到底用什么吸引着自己的儿女深爱故乡,吸引着游子千万里寻觅而回,吸引着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念物记》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居住层面,是极具扬州特色的庭院和叠石;装饰层面,是咫尺别有洞天的盆景,是精巧的鸟笼、以写意取胜的刺绣、色彩缤纷的花灯;生活层面,是厚实的布鞋,别致的盘扣、小巧的扇子、活色生香的绒花;是那些记载着扬州人生活变迁、承载着扬州人家国情怀的各种老场所、老建筑、老手艺、老物件、老记忆。
  著作中,梅静对扬州人改造小院、建造山水叠石的描述可见一斑。
  《扬州画舫录》说,“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辉煌时期扬州园林多达200多家,楼阁、假山、池塘、花丛,让那些生于斯长与斯的扬州人念念不忘,64岁的杜祥开就是其中一位,他精心打造的“祥庐”享有“扬州最小却最精致庭院”美誉,祥庐除了有扬州一般人家小院特色外,作者认为最神奇的是,它竟然在40平米的小院内建造了小亭。“一座两角亭,即只有八角亭四分之一大小、占地三平米的亭子贴着院墙的东南拐角俏生生地立了起来!而且传统亭内该有的美人靠、匾额、抱柱等一样也不少”,对如此精妙的能工巧匠,以及精致的传统小院,作家借扬州古建专家之口,给予高度肯定和赞美:“在这么小的院子里,能造出比例如此协调样式如此规范的亭子,真是妙手!”其妙手之妙,还体现在他建阁楼、挖池塘、设小桥、养锦鲤、种荷花、载藤曼、做雕刻,刻楹联,最终这建于康熙年间的古居,成为扬州市建筑历史上,最能代表扬州居住风格的建筑,成为扬州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年吸引了数千人慕名前来参观。杜祥开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他“把扬州普通人家的园林梦变成了现实”, 梅静这样总结道,“爱造园,会造园,当代扬州人让古老的造园技艺得到了复苏和再兴。”扬州造园手艺不仅在他们手中得以传承下来,而且传统的造园技艺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叠石艺人老仲,在数十年的叠石生涯中,始终牢记祖师爷的行规,谨慎遵循同行的教诲,按照“以画入山”要求,用粗糙的石头打造精致的园林,让扬州园林叠石手法在自己手上得以延续,让古老的叠石艺术焕发出了青春。
 这些民间高手把对手艺的喜欢发展成了一门艺术,并力求做到极致。梅静认真撰写着每一篇文章,仔细推敲着每一个文句,最终形成《念物记》手稿。其语言表述流畅,数字使用准确无误,达到了知识性与文学性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每一项技艺,都如同一扇神奇的窗户”,引领梅静走进传统文化的广袤天地,使她与艺人对话,与技艺接触,那么,梅静和她的《念物记——扬州手艺人》,则带领读者穿越悠长的历史,俯叩深厚的文化;带领读者走进扬州艺人的日常劳作,了解扬州手艺的前世今生,感受造物文化的魅力。如同扬州文化学者曹永森所说,“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扬州的人文和历史,以及扬州人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方式。”
  《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不可多得的关于扬州工匠、传统文化的厚重之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