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石家庄的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不乏武功超群盖世的豪气男儿,个个驰骋沙场,豪气冲天,在朝代更迭中,成为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帅。灵寿人曹彬,就是宋代战功卓著的名将。曹彬在武将群里算是个另类。在武将里他像个文臣,而在文臣里则像武将,他不是人们眼里那种胸无点墨、飞扬跋扈的“一介武夫”的形象,而是中国古代一位难得的“仁敬和厚”、“清介廉谨”的良将、儒将。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曹雪芹的先祖。
  

       贵为国戚却谦恭
  曹彬(公元930~999年),字国华,出身将门之后,其父曹芸是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先在后周世宗柴荣帐下,从镇澶渊(今河南省淮阳市),继迁潼关监军。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之变,建立宋朝,曹彬始为北宋王朝许身,他位兼相将,战功卓著,69岁病卒,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号武惠,配享太祖庙。
  他少有异志。早在古代,这一带就有小孩“抓周”的习俗。曹彬满一周岁时,他的父母把百种可以把玩的器物排列在席子上,然后观察他如何抓取,曹彬左手拿一兵器,右手取一礼器,然后又取一官印,其他东西连看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一是个异常孩子。等他长大以后,气质淳朴、厚道。后汉乾祐年间(公元948~951年),曹彬为成德军牙将,节度使武行德见他正直诚实,指着他对左右说:“这人是大器之材,不是一般的人物。”
  到后周太祖郭威朝时,贵妃张氏是曹彬的姨母,郭威受禅即位,通知曹彬返回京师,为柴荣属下,后跟随镇守澶渊,补任供奉官,提升为河中都监。蒲州主帅王仁镐以曹彬是皇帝的亲戚,给予其特殊的优待。曹彬不因为自己是皇亲国戚就忘乎所以,而是遵守礼节,益发谦恭。官府宴会聚饮,从早到晚端庄严肃,从不左顾右盼。王仁镐对手下僚属们说:“老夫自认为日夜不曾松懈,直到看见曹监军这样矜持严格,才发觉自己原来十分地松散与轻率。”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曹彬改任潼关监军,升任西上阁门使。显德五年,出使到吴越,使命完毕就启程回返,私人赠送的见面礼物,一件也没接受。吴越人划着小快船追上送给他,推让四次,曹彬仍不接受,过了一会儿说:“我最终拒绝他们,难免有追逐名誉之嫌啊。”于是接受下来,并仔细登记,回来后全部上交官库。世宗柴荣强行归还给他,才拜而接受,然后全部分送给亲朋故旧,自己不留一钱。
  后出任晋州兵马都监。一天,曹彬与主帅及幕僚环坐于野外,正好邻道的守将派使者送信件来到,使者原先不认识曹彬,暗中问别人道:“谁是曹监军?”有人指着曹彬给他看,使者以为是哄骗自己,笑着道:“哪有皇亲国戚而身穿黑粗袍,坐着白色胡床的?”仔细看了后才相信。之后,又升任引进使。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在北周掌管禁军,曹彬与他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没有公务事不登门。大家在一起宴会聚饮,也很少参与。赵匡胤一直很纳闷,在赵匡胤即位后,对他说:“我过去经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故意疏远我?”曹彬叩头道歉说:“我是后周皇室的近亲,又身居皇官内职,安稳、恭敬地保守自己的职位,还唯恐招致过错,哪里敢随便地去交朋纳友呢?”一席话,让赵匡胤更加器重他了,委以重任,从此,他成了北宋南征北战、攻城略地的战将。
  

       勇武将军仁慈心
  北宋建国,面临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在北方,有结为联盟的北汉朝和辽朝为敌,在南方,与吴、越、唐、闽、蜀诸国对峙。曹彬初为宋将就屡建奇功。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他与王全斌等率骑兵攻北汉河东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俘获2000余人,并三胜敌援兵,改平阳县为平晋军,成为北宋在敌境中的重要堡垒。继尔,又击退辽国6万援军,曹彬军威大振,升左神威将军,成为北宋的军事重臣。
  宋太祖乾德二年冬天,发兵讨伐后蜀,诏令刘光毅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担任都监。三峡一带诸郡县全部被攻克,宋军众将都想屠城以发泄其欲望,唯独曹彬三令五申:务必收敛怨愤,放下屠刀。结果,敌城守兵纷纷迎降,他所到之处,当地人民心悦诚服。太祖得知此事,下诏褒奖曹彬。两川平定,王全斌等人昼夜宴饮,毫不体恤将士们,部下不停地四处掠夺,蜀人深受其害。曹彬屡次提请回师,王全斌等人不理会。不久,全师雄等人起事造成祸乱,招众十万人,曹彬又与刘光毅在新繁击败乱军,终于平定了蜀乱。当时其他将领多抢掠妇女和玉帛,曹彬的行囊中只有图书、衣服、被子而已。
  有一件事为后世广为传扬。在攻克成都之时,有些军士侵犯妇女,曹彬下令把这些妇女集中到一个地方,供应食物,并向兵士说:这些妇女是要献给朝廷的,不可侵犯,并派人严加保护。等局势较稳定后,曹彬立刻把这些女子全数送还她们父母。
  等到班师回朝,宋太祖尽数得知了众将领的表现,把王全斌等人交给官吏治罪,对诸大臣说曹彬清廉律己,授他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进见太祖,推辞道:“征西的将士都被惩罚,只有我受赏,恐怕难有‘示劝’之效。”宋太祖说:你立了大功,又不居功自傲,假使你有什么过失,王仁赔等人哪里会不说呢?惩劝本是国之常典,就不必谦让了。曹彬虽然不情愿地接受了皇帝的赏赐,但他内心感到愧对征西将士,时时自责。这种心态是后来他在雍熙北伐中导致指挥失误的重要原因。
  在宋太祖一朝,曹彬西征太原、南伐吴越,每战总是率队先登,举无不克,多有功勋。但是,在攻城略地的战争中,他始终极力反对滥杀,更反对屠杀无辜。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伐南唐,自三月至八月连破数城。之后,又包围了润州、金陵。在长期围城过程中,曹彬经常延缓部队的行动,希望南唐后主李煜归降。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告诉他说:“形势已经这样,我所珍惜的是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假若你能归顺,方为上策。”城池将要攻破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处理军务。主帅有病,部下诸将纷纷前来探视。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愈的,只有赖诸位诚心发誓,在攻下城池那天,不任意杀害一个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诸将答应遵守这一条件,共同焚香起誓。第二天,曹彬病情稍微好转。第三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和他的大臣百余人来到军营门前请罪,曹彬对他们以客礼相待。请李煜回宫整治行装,曹彬率几个骑兵守候在宫门外。旁边的人悄声对他说:“让李煜进宫里,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没有主见,他既然已经投降,必定不会自杀。”就这样,李煜和他的大臣终于得以保全性命。自出师到凯旋,曹彬所属部众对他敬畏服从,没有敢随意放肆的。他回朝进见宋太祖时,名片上写着:“奉皇帝命令去江南办事回来。”他谦恭、不夸耀达到了如此地步。
  当初,曹彬为征南统帅,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定若命你为使相。”副统帅潘美为此向他预先道贺,曹彬说:“不然,这次出征,依仗皇上的天威,遵循朝廷制定的策略,才能成功。我有什么功劳?还想被授予使相这一人臣极品吗?”潘美不解,问:“为什么这么说呢?”曹彬答道:“太原还没有平定。”等班师还朝,献上俘虏,太祖对曹彬说:“本来想授予你使相的职位,但是刘继元还未平定,暂且等待一下。”听到这话,潘美偷偷瞅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立即追问因何而笑。潘美不敢隐瞒,据实答对,太祖也放声大笑,就赏赐给曹彬钱二十万。退朝后,曹彬说:“人生一世何必担任使相,高官也不过是多一些钱罢了。”没多久,他被任命为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
  

       北征违诏走麦城
  宋太宗即位后,加封曹彬同平章事,和他商议征伐太原,问他:周世宗和太祖都曾经御驾亲征,为什么没有取胜?曹彬答道:“世宗时,史彦超在石岭关失利,军心为之动摇,所以就班师了;太祖屯兵甘草地,正巧这年酷暑多雨,士兵都染上疾病,不得不中止用兵。”太宗又问:“现在我想北伐,你以为怎么样?”曹彬答道:“以国家的精兵锐甲,灭掉太原这样一座孤城,就象摧枯拉朽一样,为什么不可以呢?”太宗于是下了决心。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曹彬晋升为检校太师,跟随太宗伐太原,获胜回师,曹彬加任侍中。
  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兵分三路出征。初战,宋军节节胜利。不料,三路军不能协同作战,曹彬率领的东路军违背原计划,冒进,宋太宗派使者阻止曹彬前进,养精蓄锐,等与另两路大军会合,共同进攻辽都幽州。而东路众兵将得知西路潘军累建奇功,而自己却不能攻城略地,群议不服。曹彬对部下求胜求功的心情有几分无奈,于是“不得已再往攻涿州”,结果大败而回。宋朝整个北伐也以失致而告终。曹彬因“违诏失律”受到惩罚,被降为右骁卫上将军。雍熙四年重新起用曹彬担任侍中。至到宋真宗即皇帝位,曹彬复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数月后拜枢密使。可是,第二年,也就是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曹彬病逝,终年69岁。
  曹彬不但成了北宋开国元勋,而且他的言行还成了后人为人处世的典范。《宋史》对曹彬的评价是:“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伐二国(后蜀、南唐),秋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
  他在朝廷从没有违逆过皇上的旨意,也从没有议论别人的过失。他位居高官,却十分谦和,遇事多为民着想。曹彬在路上即使遇到士大夫的车子,也要让自己的车马避路让行。他从不直呼手下官吏的名字,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每当有禀告事情的,即使是无名小吏,他都要整衣戴冠后才接见。
  对于自己的僚属,他总是推己及人,宽宏大度。曹彬在徐州为官时,有一吏员犯罪,应处以杖刑,但曹彬却要一年后才杖罚他,人们都不知道原因。曹彬说:“我听说此人新婚,如果马上杖罚,他的父母必然以为是儿媳妇带来的不吉利,从而会日夜招致鞭打责骂她,使其难以自存。我拖延杖罚那个官员,于法也并不妨碍。”雍熙北伐时,曹彬失利被降职,有位朝臣赵昌极言曹彬应受军法处罚。不久,赵昌因故被弹劾,不能上朝见帝,曹彬却不记前怨,替他向皇帝求情,方允许他上朝面见皇帝。此事足见曹彬待人宽厚、情操高尚。
  曹彬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曹雪芹的先祖。曹雪芹是曹彬第17代传人。在灵寿县城南的岗头村,有一块两米多高的汉白玉石碑,这是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曹氏后人为曹彬立此碑。1986年4月26日,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来灵寿县考察曹雪芹身世及祖先曹彬故里,曾到碑前瞻仰凭吊,即兴赋诗:“岗头故里有碑存,一代元勋武惠尊。灵寿宜修新县志,须知芹圃是文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