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b40f59-8628-41a8-8f01-b0993ed60aa0.jpg

  这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的主尊佛像卢舍那,在佛经中,卢舍那的含意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佛祖在显示美德时那种理想的化身。


  来过洛阳两次。有句诗这样写:“欲问古今天下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素有“九朝古都”和“佛都”之称。来洛阳的人都知道洛阳有四绝,洛阳牡丹,洛阳唐三彩,洛阳水席和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在世界上享有声誉。再游仍有新感受。这里两山对峙,满山翠柏,长桥飞架,清泉绿水,伊水从其间北去,形成了一座天然门阙。秦大将白起战韩魏联军的“伊阙大战”,就发生在这里。隋朝建都洛阳,宫南门正对伊阙,因皇帝都自喻“真龙天子”,遂将“伊阙”改称“龙门”。


  龙门石窟是全国首个互联网智能景区,遍布二维码,随处可上网,了解景点介绍。


  据资料记载:龙门石窟现存洞窟两千四百三十五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共八百余块。此外,龙门石窟还保存着丰富的佛教艺术建筑和书法等方面的珍贵资料,是人们公认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岗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被称为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22ba1806-f544-4594-a7d4-020057fd7ad1.jpg

  来到龙门石窟,就像来到西天一样,眼前有数不清的佛雕像,有如来、黑鹰、长须佛、长腿佛、长手仙等,如来左边还有一个仙童如来后面有一个大圈,上面雕着字,两旁也有古文字。佛雕像大的有几十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石窟里一年四季的温度相差无几,非常合适存放石像。



    游龙门石窟

    洛钊

  龙门石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精雕细刻刀法雋,唐楷魏碑镌玉篇。

  遥想当年宏貌甚,堪怜今日损残颜。

  何当共剪打印术,一举焕然同复原。


  隔河山上是千年白居易的白园和大名鼎鼎的香山寺,李白杜甫白居易在这里留下大量诗篇。


  周围的环境很美,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我和王同学沿壁而走,一会儿就到了千佛洞。千佛洞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不论四壁还是洞顶,满是高约二十厘米的小佛像。佛像上下头脚相连,左右并肩而坐,相貌相同,神态安详。抬头望洞顶,那一个个佛像如夏日群星,令人眼花缭乱。


  石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火烧洞、莲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罗僧龛、千手千眼观音龛等等。在众多佛窟中,我最喜欢的是雄伟、壮观、体态最大、型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


  这里游人多多,一拍照难免是大合影。奉先寺的主尊佛像为卢舍那,在佛经中,卢舍那的含意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在显示美德时那种理想的化身。卢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双目向下俯视,默默传导着他的安祥与慈爱。卢舍那全身着衣的雕刻,仅寥寥数笔,显得朴实无华,洗炼流畅。我仰望着大佛,他面容饱满,眉目修长,身披轻纱,一双睿智的双目向胸下俯视,似乎在向人们传送着慈爱和安祥。


  在奉先寺,卢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侧是她的大弟子迦叶。迦叶的刻石造像高1030厘米,立于履莲束腰台上。现在的迦叶像已经十分残破,但从残存的面部依稀可见他饱经沧桑的神韵。


d21c3dfb-f7db-4640-b3a2-1c22b83191fa.jpg

  主尊佛卢舍那的右侧,是释加牟尼一位最小的弟子阿难。阿难刻像高1030厘米,赤着双足,立于束腰台上。阿难出家时只有十几岁,是个小王子,养尊处优。出家后,尽管经过磨炼,还是摆脱不掉少年的稚气。他头光圆,面颊丰满,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出着几分稚气与憨厚,让人看了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难的刻像算是保存得完好的了。除了他的双手残破外,其神态、外貌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正面三尊佛像的两侧,还有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侍从待立。他们的面部丰满圆润,双目俯视,雕刻精美细致。


  我对的我们祖先竟能开创出这么高大、这么精美的大佛,实实令人啧啧称奇。但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尊庄严、朴素、美丽的大佛小臂以下,几乎崩塌殆尽。尽管如此,可在人们的眼里,依然泯灭不了卢舍那的美貌。反而让人更感到了美的联想,所以大佛卢舍那在世界的东方,永远是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游览完了龙门石窟西区,过了漫水桥,又看了东区的擂鼓台南洞,中洞,北洞,千手千眼观音佛龛,香山寺和白园等景点后,我站在高处,俯视着龙门景区的翠柏遍山与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圈,我感到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它使我们详细了解了各个方面的历史,为我们这些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当我了解到龙门石窟的文物,遭到美、英、日、法、德等国的文物盗窃者,在我国的民族败类的协助下成功的盗窃到世界各地,被他们私人收藏或陈列在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里时,多么希望我们中华民族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早日回到自己祖国。


c0e48701-ddb0-4c68-b3d8-ec052254fc3d.jpg

  我们走出洞。看到那穿着各色服装的游人顺山势修筑的石梯上下穿行,远远望去,犹如一条伏在山间小道上鳞光斑斓的巨龙在蜿蜒蠕动。“巨龙”给这纯然一色的千年古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望着龙门石窟这一尊尊雕像,让每一个游人都不住地啧啧赞叹。


  这些雕像都是许许多多巨大石块雕成的,单看这数也数不清的石块,一块就有三四千斤重,那时没有机械,得靠无数的手、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和幻想,才凝结成这像西天一样的龙门石窟。多么了不起的古代劳动人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堪称一个伟大的“奇迹”。


  如果没有鬼斧神工的技艺,没有胸有成竹的构思,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普救众生的气魄,这几千座巨大的洞窟,十万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而且要还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的磨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伟大而艰巨的宏伟工程的。


  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

      洛钊

  此地龙门畅胸怀,

  佛陀栩栩入眼来。

  石窟造像千尊是,

  峭壁高添万圣台。

  匠心独运书绝唱,

  神韵巧夺化青斋。

  更觅李杜白公韵,

  吟诗大唐兴未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