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到八十年代,胶东一带特别爱驴,每个生产队都有专门的饲养员负责喂驴。

  驴,家畜。头大耳长,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可用来乘、拉、驮及推磨、拉犁等,备受人喜爱。

  据文献记载,驴最早产自新疆。早在殷商时代,已开始驯养驴。驴是从秦汉时期传入胶东的。

  据长者讲,五十年代,莱阳人外出赶大集、走亲戚、运粮食、送病人,都用毛驴驮。

  毛驴颈系铜铃,红绳,驴蹄嘚嘚,游于阡陌乡间,成为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

  大集体时,每逢春耕和秋收两个季节,毛驴一天到晚干个不停,忙的不亦乐乎。毛驴的贡献,毋庸置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秋收结束后,地里再种上小麦,毛驴大排用场,它拉着爬犁,爬犁上还站着人晃动着整地,爬犁过后形成蛇形的波纹来,弯弯曲曲的。毛驴来来回回从早到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有时候驴累了,停下,让驴打个滚。驴打滚绝不是黑社会放“高利贷”,实际上是“充电”。

  待驴“嗷嗷”的一声粗犷雄壮的驴鸣,像高音喇叭一样,格外响亮。驴腾地站起来,立马来了精神,又重新投入工作。

  小毛驴非常认路,和老马识途一样,无论乡间小路,还是沟沟坡坡;黑天、雨天、雾天,只要它走过一趟,从不会“”路线犯错误和迷失前进的方向。

  记得小时候,农村磨坊没有普及,家里有劳力的,一般都是用人推磨。我父亲在城里,母亲又晕磨,无奈只好和几户邻居合伙用驴拉石磨磨面。

  毛驴是借用别人家的。事先让驴主人帮着用白布围住驴眼睛,在前面放了一点草拌麸皮诱惑驴,两个撑杆让驴身与磨保持一定距离,毛驴带磨杠转圈。看磨的在一边喂磨。毛驴闻着诱人的草麸美味,不知疲倦地围着磨转呀转呀,不知道转了多少圈,面磨完了,草还没捞着吃。毛驴干完活以后,总要在地上打几个滚才肯进牲口栏,据说是蹭痒,像按摩一样还可以解除疲劳。

  每逢冬闲,饲养员把毛驴拉到街头,在墙上用栓牲口的槽,把毛驴栓住,让它沐浴阳光,休养生息。

  都说七八岁的孩子狗也不喜见。我和几个调皮的男孩,闲来无事去爱叨叨驴。看到驴卧着,就像让它站起来,用玉米桔子捅它。起初驴置之不理,坏孩子就用小石子往驴头上扔。驴疼了,倏地站了起来,猛甩后蹄,发起驴脾气来,令人生畏。 

  每年春季,学校勤工俭学号召学生捡粪,我经常拐着粪篓子来到驴出没的地方,伺机“捞”一把。有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来到驴的必经之地“围追堵截”,看远处看到一堆黑乎乎的驴粪,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

  八十年代工作以后,单位经常进一些原材料,当时运输工具就是驴车。

  莱阳城附近的立新村,有一个运输队,承包了我单位的原材料运输。我当保管员,经常和一个叫老刘、王奎的赶驴车的打交道,久而久之熟了,好奇心驱使我赶赶小驴车。驴很听话,呜呜两声就停下。记得驴屁股旁做了粪兜,一旦拉屎,就会像如今的老年婴儿的护垫一样。

  运输中拉着重载的驴子,在前进道路上一步一步地爬着,蹄子用力地蹬着石头路,嘎吱嘎吱乱响,驴掌直迸火星。 

  最容易坏的是驴掌,经常硬碰硬容易磨坏,必须要换新的,延缓驴蹄的磨损。

  记得生产队铁匠,根据驴蹄的大小,通过锻打成形为U状,厚度约为三四毫米,上面有五六个钉眼的驴蹄铁。再把驴牵到一个木桩旁绑住,然后再把驴蹄子往后用绳子拉成九十度弯曲,架在凳子上,用快刀麻利切增后的掌蹄。切下来的蹄掌一片片的,小孩子拿在手里闻闻,还带有臭豆腐味。有的坏孩子用纸包起来,见到女生,送给她。当女生打开以后,一股臭味扑鼻而来……男生在一旁咯咯笑。

  还有的拿回家喂花,据说长的很旺盛。

  尽管驴非常卖力、厚道、勤劳、可爱,但不知道为何,人们经常嘲弄驴、涮驴、辱驴。

  工友盖玉文和我经常一块下棋,彼此旗鼓相当,互有输赢,谁输了但是相互嘲讽、挖苦臭棋篓子。

  每当“车马炮”将军,他说我黔驴技穷,我随后跟了一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有一次,他还说我三纸无驴,当时我丈二和尚,回去查字典才值得形容文辞繁冗,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莱阳人经常口头禅,推完磨杀驴。 把拉完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我们单位有个人外号叫“驴”的,驴脾气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谁也不怕,谁都敢顶,连厂长也让他三分。

  他发脾气,越劝越有劲,反而不管他,火自动息了。后来同事们说此人脾气跟驴一样,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说驴的古人也有。苏轼在《超然台记》中云,“凡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比如说驴,唐柳宗元作《三戒?黔之驴》讽刺驴的虚张声势。

  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说:“柳宗元写过黔驴之计,也是很好的教训。”宋释道原《景德灯录》卷十三:“僧问,‘如何是梵音相’,师曰:‘驴鸣狗吠。’”此语讽喻文章写得拙劣。词人黄庭坚有《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喻骑驴找驴之窘。于是黔驴技穷、驴鸣狗吠、骑驴觅驴,皆为成语。

  其实,驴不仅能干,浑身是宝,其肉鲜美,其皮可熬阿胶,一味中药,滋补养血疗效甚佳;驴皮还可制成皮影,配以说唱,演绎故事,为胶东地区农村喜闻乐见。

  去年秋,我回一趟莱阳,朋友请吃驴肉,还有驴肉水饺、驴肉火烧、全驴宴等。他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的营养价值比猪肉、牛肉、羊肉都要高,蛋白质的含量很高,但是脂肪的含量却非常少,性温。

  我说再好也不吃。问为啥?

  因为我对驴有特殊的感情:它勤劳勇敢,勇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是人类的信赖的好朋友。

  我不忍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