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坐落在黑龙江省延寿县境内的蚂蜒河北岸,属六团人民公社管辖。是延寿县和方正县交界处,因为这里有一条小河叫小凌河是延寿县和方正县的分界,所以,我们大队就叫凌河大队。
  凌河大队共有五个自然屯,分成五个生产小队。我们大队临近蚂蜒河,蚂蜒河的河套地带水源充足,大部分农田都是水田,我从小就吃的大米饭长大的。从我记事起,农村的生活是十分艰难困苦的,很贫穷落后。那时大人们整天忙着在队里劳动,我们在家里和邻居的伙伴一起玩耍淘气。上小学后还算有一点意思,学习做功课,有时帮父母跑腿。
  那时的屯子里都是土草房,屋里是大火炕和大铁锅,烧柴火都是豆秸秆和玉米秸秆等,不够用的时候就用在河套里割的蒿草和树头之类的东西。生产队里每年的初春在林业部门的安排下集体去很远的山区清林,有时候每一户可分一车清林的枝丫做烧柴。那时春秋好过,最难熬的是冬天的寒冷慢长。取暖主要是靠大火炕,搭火炕时都遵循烟往高处走的规律,用的都是大土坯。按照“七层锅台八层炕的”规则用土坯把锅台垒到七层,把炕垒到八层,然后在锅台上安上大铁锅,可做饭烧菜还可做其它用。
  每当来了客人,主人就会招呼;“来了,天太冷了快进屋,拖鞋上炕暖和暖和。”吃饭的时候,全家都坐在炕上的大饭桌上一起吃。条件好一点的家里在厨房搭一个土炉子,烧一些树头和苞米瓤子取暖,这是冬季的生活。最好过的是夏天,夏季满园子都是青菜和水果等,随便进园里抓几把进屋里一掂抖就是几样青菜,吃起来很有味道。到了秋天,大家都忙着在队里搞秋收,我们在家里有时也帮忙干一些家务,比如收拾园子里的活。
  我们屯里紧挨着尚方公路,交通十分的便捷。我记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会儿,城里的青年都愿意来我们大队下乡,因为一是水田多,到了秋季分口粮的时候有一半多是大米。再就是当时我们大队的工分值比较高,所以,他们愿意来我们这里。另外我们大队几个自然屯都靠近蚂蜒河岸边,湿地河套水泡子小河众多,水鸟和鱼虾也很多,想要吃鱼到河套里的水泡子、小河里随便用小网捞一阵就可以捞个斤八的,想咋吃就咋吃。那时农村最隆重的两件事就是结婚和过年了,谁家要是结婚办喜事,屯里的男女老少都去吃席,一般的情况下都得分头席和二席,特别的热闹。
  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很热闹,大人小孩都盼过年。进入腊月,各家就准备包粘豆包和拉磨推碾子杀年猪。特别是杀年猪的时候,找两个懂行来帮忙,杀猪退毛、灌血肠烀肉等忙碌一小天,准备几个菜招呼亲朋好友喝上几杯小酒唠唠收成和一些家常。到了年三十这天,人们忙着包饺子贴对联,夜里放鞭炮,都不睡觉等着吃午夜年饭,辞旧迎新。大年初一人们基本都不出门,到了初二才开始互相走亲戚拜访朋友,大队里在初三就开始组织秧歌队扭秧歌,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才算过完年。那时虽然农村很贫困落后,但是有一些文化生活还是比较繁多的,大队里经常组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演出,也有一些健康的二人转等。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小时候家乡的一些往事还清晰可记,那时候的农村景象再也找不到了,那时农村的环境也荡然无存了,唯有那些往事还活在我的记忆里。家乡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童年的往事最让人难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