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我小学三年级。

     那年春节前,我陪伴老妈去新华书店选购年画;老妈一边看着、选着,一边让我记着号;而我却“溜号”了。

     原来,爱看书,常常逛书店。那年,咱们国家全民普及科学常识,我们小学也学习无线电知识;我们班有不少同学都设法弄学习资料,自己在书店也看好了一本:“少年无线电”。每回逛书店时,便不由自主地去到那个柜台前。

     那时的书店,不像现在,是敞开式的书架,可以随意翻阅。那时书店,书架是隔着柜台的,想看哪本书,需营业员在柜台里面取出,只能大致的看看,然后,决定买不买,看得时间长点,营业员就会催促你。因为我曾要看过这本书好多回,所以,营业员有点不情愿地把书递给了我。

     不过,我发觉这回营业员没怎么催,而且,眼神一个劲地向我的后面望,我回头一看,哦,我老妈站在我身后。

      “喜欢吗。”

       我点了点头。

      老妈拿过书,没有看书名,只是翻过来看了看价钱,对营业员说:同志,开票吧。

      这是我平生买的第一本书,是老妈给我买的,四角六分钱。

      我当时很奇怪,怎么这本书买的这么容易,后来才知道,我天天去书店的事,老妈早就知道了。

      这本书,使得自己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岁月里,导向着我的进学选科与工作择业。

      过年,我小心翼翼地从压岁钱里拿出5角钱,老妈笑了:留着吧,以后,看好哪本书,就买吧。

     老妈是山东人,过去的农村,女孩子上学机会极少;老妈十分羡慕上学的人,但也无奈,只能在家里跟下学的哥哥要书看,顺便学认几个字。

      后来,到大连后,成了家,对于孩子,只要是看书学习,她都支持;我的看书的习惯也算是老妈帮我养成的;当时,刚刚到了可以接受启蒙的年龄,可我的身体不怎么好,且性格又不怎么活泼,老妈便从邻居家借些画报与小人书给我,我也立刻喜欢上了;好心的老妈当然不懂得基因传承这回事,但看到我对于书的喜好,或许引动了她内心的感触;我每回在看书时,她都会高兴的站在一旁,默默地欣赏。

     随着年龄增长,愈发对书感兴趣。

     在我的学习上,老妈从不过多地说教;当我考试取得了好分数,老妈便和我一起高兴;当我那一天没有完成作业,老妈只是给个不太好看的脸色。我作业本快用完了,新的作业本早已放在我的书桌上,快开学了,用来包书皮的牛皮纸也已经备好……

      20年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天,与女儿去书店,那时,书店也开始有了彩色的连环画了,孩子隔着柜台,望着图画一个劲的看,我走过去,抱起她来:看好那本了,咱们就买那本……

      有人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认可,可我还认为,父母也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本书。

      父母的教诲是一回事,孩子的认知又是一回事;好的父母无需多言,本身即是儿女的一本好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