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明先生一位极具艺术家色彩的浪漫主义者,这是我认识他三十多年来一贯的感觉,从来没有丝毫怀疑。
当年晓明先生是一名学校的美术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他毅然参加高考,重新成为一名艺术系的学生。第一次见到他时还在大学,高大的身躯,长长的头发下菱角分明的长脸,远看还真几分当年红透大陆的英俊小生费翔的模样。
晓明先生学的是油画专业,毕业后曾经举办过个人画展,以后一直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我以为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晓明先生近些年却迷上的徒步旅游,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是一个十足的驴友,还参加过上海的半程马拉松赛,去健身房健体强身,然而终因运动损伤造成骨折,为此还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本以为这下他该老实了,可是他却依然执着地坚持着,令我佩服。
不久前忽然收到晓明先生寄来的一本画册,打开一看,竟然是他的摄影作品画册,再仔细看却发现全然一种新的尝试,颇感意外。
这本名为《诗与远方》的画册集风光摄影、休闲旅游和散文诗为一体的画册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单一模式,大胆地将自己和家人、驴友一起出游的场景与摄影的佳作混搭在一起,再配上自己创作的散文诗,让人在欣赏作者独特视觉作品的同时,更为作者与亲密爱人、爱女之间浓浓的亲情所感动,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与豪情,实乃精品。关于画册名《诗与远方》,作者是这样解释的:
诗与远方,我一直在追随着你们的路上。
读起来仿佛意犹未尽,于是作者接着告诉我们关于旅行的意义,用这样一段话诠释着自己人在旅途的意境。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抵达,
而在乎于沿途的风景,
更在乎看风景的心情,
最美的旅程,
其实就是不断的经历,
不断的抵达,
不断的启程。”
说的真好,这或许就是晓明先生人生的自我写照,尤为点赞。
关于诗,作者以《守着阳光,守着你》为题,将饱含深情的笔墨毫不吝啬地献给与自己相濡以沫27载的爱人,读来有感悟、更有感动,让人在品味诗的意境的同时,读懂作者细腻而丰富的人生哲理,我愿意采摘几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我喜欢日子的平淡从容,
你喜欢生活的经典雅致。”
短短两句,就清晰地将自己与心爱的人的个性与品质点缀的清清楚楚。
接下来作者对彼此的爱情做了一下阐述:
“生活早已将我的爱好,你的兴趣,
搓揉成我们共同的热爱,深入骨髓。”
此时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一对亲密伴侣的身影,无需翻阅亦然明白,感动珍藏在心间。
对于行走,作者这样描述:
“行走,是荡涤心灵的旅程。”可谓点睛之笔。
最后作者的一段优美话语,让我心动。
“阳光正暖,山里的清风缓缓吹过来,
仰头刚好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你的脸上。
我举起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愿时光就此停止。”
想不到晓明先生不仅有一手西洋油画的本领,高超的摄影水准,还有如此诗人的浪漫情怀,实在难得。
翻看着精美的画面,我被一副不起眼的照片吸引。
这幅摄于五云山的作品,画面以黑白两色为主基调,在茫茫的原始森林尽头,一缕穿透丛林的阳光,照耀在作者的背影上,身后一条充满泥泞和道路坑坑洼洼,和作者一贯倡导的人在旅途、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是如此吻合,意寓深远。
在西藏,作者为一组雪域高原的照片题写下这样一句话,意味深长。
“不要轻易去西藏,因为很容易把心丢在那里……”寥寥数语,就在自己对这片神奇土地的赞美刻画的如此传神,谁又心不动呢?
跟随着晓明先生的足迹走遍了西藏、柬埔寨、尼珀尔、斯里兰卡,那些美不胜收的画面,连同作者亲亲一家亲的浓情一起印刻在我的心际,久久不愿离去。
画册最后这样一幅作者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关注,我以为这就是晓明先生漫漫人生路的真实写照,再恰当不过了。
在湛蓝的天空与洁白的云朵之下,是一片清澈的片海,那一波碧浪微微泛着涟漪,作者站在岸边眺望远方的剪影定格在画面的一角,倘若用作者后记的这几句话来形容此刻的心境,一定是最妥当的,不信你听:
“蓝天白云时时见,泉响鸟鸣常常闻。
留给自己做的就是如何去走好眼前的路,
等到千山踏过再回头,自己也已成了一座挺立的山峰,
一路向前的足印,永远印上了彼此情深的心田,
精彩永远在下一站,我正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