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住在离山区比较远的蚂蜒河岸边的河套地带,每年冬季要去山里拣烧柴需要走二十多里的路,才能到达山里。所以,要去山里需起的很早。

  为了生活和熬过寒冷的冬天,在苦再累也得上山。东北的冬季天很短,早上七点多刚刚放亮,下午三点左右就日落了。每当去山上时都是几家的同伴约好一起走。而且都是天还没有放亮就几个牛爬犁已经走在半路上了。因为寒冷,人只能牵着牛爬犁一起步行。往返一次路上时间就得三个多小时,在山上拣柴时间仅仅三个多小时,中午还要吃点东西垫补一下。

  有一次,我们约好第二天早上六点出发。第二天早四点钟就起来了,吃了早饭就出发了,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前面的于哥就喊:“狍子!狍子!”我和哥哥还有其他人往前面一看,发现三个狍子两个大的一个小的,它们见到我们不但没有跑而且大狍子还像我们示威,我们六个人都停了下来有些蒙圈了。这是啥原因呢?还是于哥胆大心细,他走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小狍子腿受伤了,瘫倒在地不能走了,难怪大狍子要攻击我们。怎么办呢?是把小狍子抓住回家还是放了它们去拣柴?大狍子肯定是抓不住的,这时两只大狍子跑到离我们几十米远的地方在观察着。后来还是年纪大的刘哥给小狍子包扎好,放了小狍子我们就继续赶路了。到了目的地我们赶紧到处找杖杆(杖杆就是干枯树木)和干树头,紧张忙碌了几个小时各自拣够了,立刻就装好爬犁回返,回家走到救治小狍子的受伤地点,发现小狍子早就没踪影了。估计和大狍子一起走了,我们在路上一边议论一边祈祷那只小狍子健康的活着。

  这件事情给我的教育和启发很大,在那个年代,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的觉悟都很高。那时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我们在山上捡柴都是按法律规定拣干柴,没有人乱砍乱伐,人人都自觉遵纪守法。有时在山里看见被伐倒的鲜树木,也没有人去把它偷着拉走。比如还有一次我们在河套里打树扎根,河套里的杨柳小树也很茂盛,还有小一些杂树林等也都长很高。河套地带归生产大队管理,我们只能在树林里打树头,没有人去动一棵树。因为队里也有规定,砍了树木也算是乱砍乱伐依规依法论处的。一转眼我离开老家四十多年了,十几年前回老家到河套地带看看啥也没有了,问起老邻居说:“哪里还有树林了,能开地的都开地了,不能开地的也都乱刨乱挖的没有了。”

  听了邻居的讲述,我回味着那酸溜溜的话语,那个年代和现在比是翻天地覆,那时的生活水平没有现在好,如今的生活水平高了,但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和那会儿比还是差一点的。我真的希望人们从现在做起,保护好环境爱护大自然,给我们的后代留住青山绿水。

  也许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太量化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