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妻子去老家看望婶娘。在婶娘家厨房门口,我见到了一件非常眼熟的旧物——灶凳。此凳多年未见,偶然现眼,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所谓灶凳,就是农村人家用旧式大灶烧饭,坐在灶口往灶膛内送草添柴的凳子。我眼前的这张灶凳,凳板长约八十公分,宽约二十公分,厚约五公分,凳高约三十公分,桑木材质,红里透黑,敦实厚重。由于使用年代久远,凳面被磨得滑溜光亮。我清楚地记得,自我记事时起,家里就有这张凳子了。从祖辈、父辈,再到我们这一辈,都用过。后来,父辈们单立门户,分开生活,灶凳就放到了小叔叔家的灶门口。这张灶凳,见证了我家许多故事。

        灶凳,见证了我家良好家风的传承。早年,我家三代同堂,祖父母、父母和叔叔婶娘,加上我和弟弟,一大家子在一口锅里吃饭。日子过得虽不那么富足,但大家客客气气,和和睦睦。到了做饭时间,母亲和婶娘谁在锅台上做饭做菜,谁在灶门口送草添柴,没有分工,你做这,我就做那,自觉使然。煮大麦糁子粥,泛至铁锅四周少得可怜的大米,母亲和婶娘都会用饭勺括起来给祖父母和我们兄弟俩吃,其他人只能喝没米的粥汤,吃那没滋没味的糁子疙瘩。有时在锅膛里用草木灰焐一陶罐红枣大米粥,也是分给我们两老两小。我们兄弟俩渐渐长大,知道大人们披星戴月挣工分养家糊口,含辛茹苦攒钱供我们读书上学,很不容易。为了让大人们吃得饱一点吃得好一点,有力气多做农活多挣工分,我们也改掉挑食的毛病,喝麦糁子粥,吃山芋萝卜,把有限的米饭让给大人们吃。大人们心里疼着我们,到最后米饭还是我们吃得多。那时,我们家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在村子里有口皆碑。

        灶凳,也见证了我们家的生活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十分贫穷,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农村人的生活更是艰苦。就我家来说,一年到头,早上吃的是照得见人影子的糁子粥。中午和晚上吃的是淀汤汪水的菜粥,里面只放一丁点大米。有时放点萝卜、芋头或者南瓜、扁豆在里面,就觉得很香了。偶尔吃上一顿米饭,里面还要掺和一半粟米或者山芋、萝卜丁丁。平时,锅里见不到一丁点儿肉星,只有叔叔们两三个月从竹园里砍上一梱竹子上街卖了,才称上一两斤猪肉回来给一家老小解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的生活不断改善,膳食质量也逐步提高。 吃的不光是品种繁多的时鲜蔬菜,猪、牛、羊肉等荤菜隔三岔五也会来到锅里。

        灶凳,还见证了我的健康成长。在爷爷奶奶眼中,我是长孙,理应呵护娇惯。在父母叔婶心里,我是长子(侄),定当宠爱有加。可他们都是喝苦水长大,靠劳动立家的,对我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娇宠溺爱,而是把关爱埋在心里,让我从小就学会做事,养成爱劳动、肯吃苦的习惯,期望我长大后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劳动的开篇项目就是坐上灶门口的灶凳,学习烧火,帮助做饭。烧火这活计,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麦秸秆、豆秸秆膨松干燥,放进锅膛,火柴一划,点火就着。可稻草板结,即使干燥也不那么好烧,容易熄火。锅膛里老是熄火,锅里的饭菜就半生不熟的烧不好。后来,母亲婶娘手把手地教我,我终于掌握了烧稻草的要领。烧稻草时,用火叉撬着,透点空气,就不容易熄火。烧稻草,积灰多,也是容易熄火的原因之一。这时,要用火叉把锅膛中间的灰拨向四周,形成凹塘,添进稻草,火就会越烧越旺。火实在着不起来,还有一招就是用吹火筒吹。吹火筒是祖父发明的。祖父锯下八九十公分长且比较粗的竹杆,用粗铁丝把竹节打通,顶头竹节留一小孔,吹火筒就做成了。稻草熄火后用它吹燃特别管用。大人们家里家外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多了个帮手,自然开心。我也为自己能帮大人们做点事感到高兴。

        时代阔步前进,生活蒸蒸日上。现在,农村人家大都用上了液化气或天燃气,不用大灶做饭了。可婶娘家却是燃气灶和大灶并用,灶凳依然不声不响地值守在灶门口。婶娘说,保留大灶,拾草捡柴,废物利用,不但节省了钱财,做出来的饭菜还比用燃气灶做的好吃,有什么不好呢?婶娘处处想着勤俭持家,我很敬佩她。

       我们家的灶凳,世代相传,饱经沧桑,是个传家宝。我要堂妹不仅使用它,还要好好爱护它,让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