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的成语典故中,有两则成语“模棱两可”和“火树银花”,人们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两则成语,都与一位石家庄的历史人物有关,这就是在唐朝又一个任宰相的石家庄人,世称“模棱宰相”的苏味道。这两则成语,折射了他人生的两个侧面,“模棱两可”是他官德的写照,“火树银花”是他文才的反映。


  模棱宰相


  “模棱两可”典出《旧唐书·苏味道传》。说的是武则天朝,苏味道先后官居宰相数年,但却不能在朝廷政务上有所建树,只是一味阿谀圆滑于君臣之间,屈从附和。他曾常对人说:“凡事只要模棱两可就行了。”

  “模棱”,原为“摸棱”,其本意是指方柱有四棱,用手摸任何一棱,都可同时摸到方柱的两面。后人将“摸棱”演化为“模棱”。苏味道要人“摸棱持两端”,就是为人做事左右逢源,对待问题不置可否。故此,当时人送苏味道一个外号:“苏模棱”,称为“模棱宰相”。

  苏味道(公元648——705年),赵州栾城人,以科举入仕,两度为相,位至极品,在史书中,却没留下多少记载,无论是新旧唐史,他的传记,更像一份简历。

  苏味道是凭科举步入仕途的。唐高宗乾封年间,苏味道便进士及第,此时刚刚20岁。先担任咸阳县尉,吏部侍郎裴行俭十分看重苏味道的文才,对他礼遇有加。仪凤四年(公元679年),裴行俭领军出征突厥阿史那都支部落的时候,便特地征引苏味道担任他的管书记,专掌军中表奏文书。这使他有机会接近高层,为进入政权的核心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政权以后,苏味道的文学才能受到武则天的赞赏,由此得宠,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被授任为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职衔),旋即正式拜相。不过,在武则天统治初期,酷吏横行,官员之间互相倾轧,朝廷中的政治风气极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苏味道尽管身居相位,但其政治地位却很不稳固。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另一宰相周允元奏告苏味道曾党附于因专权跋扈而遭流贬的前内史令李昭德,结果苏味道被下狱治罪。在狱中,苏味道十分怕死,为求免罪,便故意装出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甚至当狱吏送来粗糙的饭食时,他竟也毫无怨言地席地掬食。武则天得知苏味道在狱中的这些表现后,便赦免其罪。保住了脑袋,保不住相位,一纸贬令,把他打发到远离京城的集州(治今四川南江)作刺史去了。

  尽管后世人们对苏味道很是看不起,多有诟病,但是,还得承认,苏味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没两年,苏味道又被召还朝中,担任天官侍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就又坐到了相爷的位子上。

  先后两次为相,史传没有见到关于他政绩的片言只语,但是也没记他做什么大的坏事。只是有一件事,做得不地道,累及官运,让他又一次丢了相爷的乌纱帽。那是他第二次为相的第七个年头,即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苏味道请求回乡为他已故的父亲改葬。武则天为表示对他的优宠,遂诏令赵州和栾城县的地方官为他提供葬事所需的物资与人力。抑或是苏味道自持有皇帝恩宠,把持不住自己,抑或是地方官员好容易盼到了一个向相爷尽忠的机会,总之,葬礼规模做得过大,大肆侵毁乡人墓田,过度役使民力,弄得怨声载道。监察御史萧至忠上奏弹劾,他由此罢相,降贬为坊州(治今陕西黄陵东南)刺史,后又转任益州大都督府(治今四川成都)长史。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逊位于唐中宗,武周政权宣告结束。在武则天朝,苏味道虽高居相位,但竟也与当时众多朝廷官员一样,曲意趋附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大为时人所鄙视。此时,便以党附于张氏兄弟,而被贬为眉州(治今四川眉山)刺史。同年末,他又复官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但尚未成行,就病死于眉州,终年58岁,朝廷追赠他为冀州刺史。

  苏味道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前后入居相位数年,熟知台阁故事,善于奏对,由此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是,对于当时的朝廷政事,他却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倒落了个处事圆滑之极的名声。这不能不说是他人格的悲剧,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的悲剧?政治制度的悲剧?

  同是石家庄籍人,同是在唐代作宰相,魏征和苏味道却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开明君主唐太宗成就了一代名相魏征,那么,专制女皇武则天的特务政治则推出了另一个“名”相——“模棱宰相”苏味道,成了腰脊缺钙、耍滑头的典型。

 1588235942576625.jpg 平心而论,苏味道是有才之人,他是通过科举入仕,从一个小小的县尉,一步步进入朝政的中心,两度拜相,单从这一点来看,苏味道就不是等闲之辈。因为,按照唐制选拔官员,尤其是宰相,程序是相当严格的。士人在取得进士出身之后,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吏部考试方能做官。只有通过层层筛选,经过各级职位台阶的锻炼,具备了决断军国大事的才能和智慧,任职后又能经受住皇帝检验的官员,才能够成为宰相,作为皇帝的辅弼。据此而论,苏味道官至宰相绝非是平庸之辈,况且从苏味道的诗文才气来看,也并不是酒囊饭袋,可为什么落了个碌碌无为的“模棱宰相”之名呢?

  客观地说,苏味道任宰相时期,并没有跟着一班酷吏残害良善,也没有整治过同僚。他引人诟病的是他人格缺陷,圆滑的真实目的是保护自身。这既有他本身道德品质问题,更有客观环境因素。

  作为一个政治家,苏味道既有两度位居宰相执掌朝政的显赫,又有几番被关遭贬的窘境。他处于武则天朝,正是酷吏集团统治的时期。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人人自危,可以说,早晨走进朝堂,不知散朝后能不能再走出来。《资治通鉴》中记载:“太后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据统计,在武则天任用酷吏实施特务统治期间,宰相被贬斥和被杀死的占了十之六七。苏味道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戮成灾,人人自危的恐怖环境中,要想不“模棱”,确实得先摸摸自己的脑袋长结实没有。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通过人身依附和人身控制的制度,使人既丧失独立的经济地位,又丧失独立的政治地位,进而扭曲人性,异化人的本质,让那些读书人蜕变为官僚,继而成为帝王御用的俯首帖耳的驯服工具。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意志,在道德上很难守节。这也是苏味道人格悲剧留给后世的深刻启示。


  才高八斗


  与苏味道有关的成语“火树银花”是出自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的诗中,是他文才的体现。

  苏味道天资聪慧,从小勤奋好学,九岁时就能写出十分漂亮的文章和诗句,由此便以擅长文学而知名于乡里。唐高宗乾封年间(公元666——667年),年届弱冠,就被本州举荐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试便高中进士。当时,苏味道的同乡、赵州赞皇人李峤也以擅长文学而闻名乡里,于是时人便把他们二人合称为“苏李”。

  “火树银花”出自苏味道的著名诗作《正月十五夜》。那时,每逢元宵之夜,全国各地都在举办社火,十分热闹,京城更是如此。长安城中不仅要扎起高达二十余丈高,号为“火树”的灯柱,并且还要点燃五万多盏彩灯,通宵灯火齐明。元宵节前后三天,城门大开,夜不戒严,君臣同乐,普天同庆。面对这样热闹非凡的情景,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全诗用简洁精当的语言,将长安城元宵之夜歌舞升平、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兴会淋漓的情景描绘得细致入微,状物传神。苏味道的这首诗与后人苏轼的《守岁》、以及王安石的《元旦》,均被称为是中国文学宝库中描写民俗节日的名篇经典。

  他既有《正月十五夜》中“火树银花”的绝唱鸣世,又有援笔成文、辞理精密的谢表惊人。

  那还是他刚入仕不久,故太子李弘的妃父裴居道被朝廷授任为左金吾卫将军,他决定访求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学才子来替他撰写谢恩表,最后请到了苏味道。而苏味道接受延请之后,下笔成章,写出了一篇辞理精密、文采飞扬的谢恩表,此表不仅使裴居道深感满意,而且还被朝内外士人广为传诵。

  纵观苏味道一生的政治经历,没有留下让同代和后世人们传扬的业绩,但是,他的超凡出众的文学才能,仍在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的文坛上享有盛名,并与同一时期的文学家李峤、崔融、杜审言一起合称为“文章四友”。说来有趣,“文章四友”中苏味道是文学名士“三苏”的先人,而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真可称得上是“诗书继世长”。

  据史载,苏味道一生曾创作了许多诗文,有文集十五卷流传于世。但可惜这部文集现已亡佚,如今能够看到的只不过是保存在《全唐诗》中的十六首诗而已。从这现存的十六首诗来看,其中大多属于应制诗和咏物诗,诗体多为五言,仅一首为七言。这些诗在思想内容上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诗句皆工整绮丽,意境清新,因而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唐代前期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


  身后荣耀

1588236097576410.jpg

  (苏味道墓)  

  “南京到北京,小县数栾城”,在这个石家庄近郊面积仅345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城里,如今名动四方的,是这里的一座坟茔——苏味道墓。

  苏味道卒后,归葬于原籍栾城苏邱村。栾城县志记载,苏邱村置自唐代,因唐代宰相苏味道墓而得名苏丘,清雍正初改为苏邱。

  苏味道墓从始建至今历经千余年,特别是经过五代纷争、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元末红巾军起义、明初靖难之役等大事变最终得以保存下来,不能不说得益于栾城人民风淳厚,对苏味道的尊崇。

  苏味道墓为一黄土堆起的高大坟墓,1947年前后,可见墓底直径约15——20米,高约7、8米。墓周围有4眼水井,砖砌,井边有一小凉亭。20世纪三四十年代,村人开始从墓上挖土,墓体逐渐缩小。在取土时,出土了大批陶器、瓷器和其他随葬品。

  离苏邱村不到1公里有一座石拱桥,此桥是苏味道后人清明祭祖的必经之路,因此得名“清明桥”。清明桥坐落于洨河故道上,为洨河上建造年代比较久远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拱桥,全长44.2米,宽5.08米,桥栏雕刻古拙俊美,远远望去宏伟美观。

  至今,上了岁数的人都记得关于从苏味道墓借家具的传说。村里过红白事需要很多桌椅板凳,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通常不会备太多,所以向邻居借是很正常的事。在很久以前,苏邱村村民不用为借不到足够的桌椅而发愁。谁家过红白事了,都会到苏味道墓前烧上一把纸,并祈祷说要借桌子多少张、凳子多少张。第二天一早,苏味道墓前便摆放着所需的家具。村民用完家具以后,将所借家具放在墓前,再烧上一把纸,家具便于晚上自动消失。时间久了,有一户人家贪图小便宜,看到借来的家具质地不错就想留下来自己用,当天晚上没有及时归还。在忐忑中过了几天,不见有什么动静,那户村民暗自庆幸。后来有人再去借家具,无论烧多少纸也不管用了。人们都说是那贪财的人家惹怒了苏味道的在天之灵,苏味道一生气就再也不借家具给当地百姓了。

  传说归传说,算不得数,叫不得真。但是,家乡人对苏味道的尊崇却是真的。

  更让栾城人自豪的是,栾城是苏味道的故乡,也是宋代大文豪“三苏”的故乡。“三苏”是指苏味道的后裔、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苏味道卒于眉州,他的二儿子苏份留在眉山。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父子三人成为一代文豪。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1998年,栾城县(现为石家庄市栾城区)委、政府对苏味道墓进行了修复。重修后的苏味道墓,封土高约4米,直径约10米,墓台周围有翠柏和白玉栏杆环绕。四角有四座井亭,墓葬的四个方向分置四眼水井,寓意源远流长。墓前立有3通石碑,正中的石碑上书“大唐苏味道之墓”,左右两块碑上书“三苏发祥”、“眉山发迹”字样,还有一块《苏味道墓修复碑记》卧碑。

  近年来,栾城区不仅重修了“苏味道墓”、“清明桥”等历史遗迹,而且新建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主办了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和纪念苏味道逝世1300周年座谈会。以上举措吸引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苏氏后人赴栾城寻根问祖。每年都有来自四川、江苏、河南、上海等地的苏氏后裔寻访故地、回乡祭祖,甚至不乏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