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初,在提出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同时也曾对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的具体问题做过设想。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会首先在英、美、法、德等国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即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来的。
  但是,到20世纪20年代,在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在东欧和中国建立起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从此形成了两大阵营。但与马恩预测不同的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不发达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当时便有人提出,这样的社会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后,又有人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其理由仍然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恩所指的社会主义。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强大,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没有违反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对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样说是有充分理由的。
  很多人都知道马恩所指的社会主义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的,但很少人知道马克思晚年也曾对俄国和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论述。1881年,马克思在答复俄国一位女革命家的来信中提出,俄国可以通过革命“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目前,理论界一直看法是,马克思针对俄国问题而提出的这样的观点:东方落后国家可以在特定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阶段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夺取政权,然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而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马克思这一思想的提出,开辟了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领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可惜的是,至今知晓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的人还不多。
  马克思认为,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脱离两个条件:一是要吸收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文明成果。二是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虽然实现了制度的跨越,但生产力是无论如何也跨越不了的。因此,当取得政权以后,发展生产力就成为首要任务。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还有经过上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都要更先进一些。因此,吸取他们的先进的成果对新建成的社会主义国家非常重要,也是一种发展捷径。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的发展就快。反之,谁闭关锁国,盲目排外,谁就发展得慢。我国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封闭与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现在世界上某些国家的闭关锁国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形成的结果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由于在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础差,底子薄,因此,解决人民的温饱、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重要的问题,制定一切计划、政策都要围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来进行。夺取政权时期的斗争策略要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更不能长期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回顾历史,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几乎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急性病的极左做法,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使思想僵化,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伤害了很多人,使人们心生厌倦,矛盾积累得越来越重,导致严重后果。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曲解所造成的。
  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对此,马克思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1848年2月,马恩在《共产党宣言》里提出“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但到了1851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表明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两个决不会”表明的是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长期性。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邓小平曾把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称之为“不合格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只有达到了比资本主义更好的时期,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后来一夜崩塌,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蒸蒸日上,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苏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坚持发展生产力,经济没有搞上去,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而中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从僵化的教条中走了出来,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强大起来。邓小平曾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从国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不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