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十年前的那个事件令人痛心,今天的事件却令人恶心。当年邓小平就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今天明眼人都说是教育的失败。虽说事件的起因、地点、诉求、背景不一,但事件的主体还是大学生,是从小学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所以今天我想谈谈基础教育德育工作的得失及对策。

  孩子们从小到大,没有家长教他们说假话,也没有老师教他们做坏事,更没有一届政府允许他们违法叛国,可为什么部分孩子的道德行为总是不能尽如人意?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虽说孩子们的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的配合、社会的熏陶,可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主阵地,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进行一定的反思。痛定思痛,笔者以为德育教育有四个方面的缺失:失时、失序、失行、失评。

  失时。《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道德之心,道德之心是人的本性。而作为刚进入校门的小学生,犹如一块纯净的处女地,正是播种善的种子的最佳时机,可由于隔代的溺爱、分数的之上,家校往往贻误了孩子行为的规范和行为的养成,错失了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机。即使过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恶补,但终究达不到理想的自然状态。

  失序。《国语》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也就是说天地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天下就一定会大乱的。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就像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一样,也是不可违背的。具体来说,学生的认知是由身边的现象开始,再到具体的概念,由具体的概念再到抽象的概念,由抽象的概念再形成一定的思想。而我们的德育教育却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律:在小学就进行一系列抽象的思想教育,让一些大学生都难以不明白的哲学问题走进德育的课堂,让一些耳熟能详的政治口号成为德育课堂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基本上忘却了学生身边的、具体的、最基本的做人教育。这样不仅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还影响了我们德育教育的效果。

  失行。《论语》说:“入则孝,出则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孩子们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这样做了如果还有余力,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见古圣贤们并不是孤居书斋的独思者,而是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者,让“知”成为“行”的指导,让“行”成为“知”的目的,也就是说“知行合一”。而我们的德育教育,却把内容当成了知识,作为了名词解释,这样且不说“知”与“行”的脱节,就连学生辛辛苦苦背诵的“知”,也是生吞活剥的接受,完全没有参与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效率,没过多少时间,就被大脑遗忘得干干净净。于是政治思想“课”就成为了学生最害怕的“课”。

  失评。《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仅仅要听他说了些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些什么,只有言行一致才是国家的宝贝。可以看出,古圣贤们把言行的一致作为了一种古老的道德准则。而我们的德育评价,却侧重了学生书本上的东西,忽视了学生生活中的状态;注重了学生共性的趋势,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过程,使德育评价失去了它价值的判断过程,也失去了它价值的引导作用。德育教育似乎就是背诵书本上的东西,考试的分数高低就是一个人的品行优劣。这样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双重人格:书本上的答题和现实生活中的说法相脱节,口头上的说法和行为上的做法相违背。当然,更不要奢想让孩子们达到古圣贤们所倡导的“慎独”了。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道德观呢?笔者以为德育工作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化、情感化、一致化、行为化。

  知识化。《三国志》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说善良是人的本性,但道德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靠自身顿悟出来的,主要还是靠社会阅历、个人经历的积淀,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对于未成年的孩子,道德的形成要靠我们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使其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非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对于优秀的中华美德,要让孩子们理解并记住,那的确有一定困难,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童子功,正好适合了孩子记忆力强的特点,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法宝。即使无法理解的某些深刻的内涵,可最起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洒下了善的种子。何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非运算式的记忆,不仅可以达到知识化,还可以成为孩子最早的人生信念。

  情感化。《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形形色色的道德观都粉墨登场,甚至黄钟无声而瓦釜聒噪,而要阻塞或隔绝那是不可能,封闭的结果只能是被封闭,这样未成年的孩子们难免会受到蛊惑。再加之现实社会追求自我价值的极端利己主义、追求自我幸福的极端拜金主义盛行,纯粹的道德说教、灌输的强化记忆,不足以形成孩子们正确的道德观。因此上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日常的情感关爱、道德大讲堂、情感体验等,动孩子们的善良之心,固孩子们的纯洁之志,进而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逐步形成和坚定孩子们的道德观。否则消极的思潮定会污染孩子们的心田。 

  一致化。《孔子家语六本》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因为孩子们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文化功底,在学校里所形成的道德观的根基是不稳固的,就像刚出生的幼苗根须扎不进厚厚的沃土,孩子们的意志品质也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各种思潮狂风暴雨般的洗礼,这就需要孩子生活环境的一致化,使道德观的幼苗在学校、家庭、社会慢慢茁壮生长。否则即使是一次小小的碰壁或一次无意的讽喻,都会影响孩子们道德观的形成,甚至还会酿成蝴蝶效应。在此除了学校环境和家庭、社会环境以外,还要注意网上的虚拟环境。       

  行为化。人常说“听其言,观其行。”学习道德观、理解道德观,目的就是为了践行道德观,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像阴与阳一样,相互依存不可或缺,而不是把道德观纯粹知识化,以分数的多少来界定品德的高低,这就有悖于道德观的培养。掌握的是知识,运用了才叫能力,《尚书》也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可见践行是多么重要。

  总之,德育是孩子们的立身之本,是国家稳定富强的根基,要大张旗鼓的倡导,要精雕细刻的育人。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把发展性的德育评价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导向。倘若如此,我相信孩子们虽不能成为一个个至高无上的“圣贤”,最起码可以成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