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抗疫中,中国政府的高效率运作,中国人民的快速行动,使十分猖獗的冠状病毒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全国正在积极恢复生产,人们的生活秩序也恢复了正常。中国的抗疫举动获得了世人的赞扬。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的疫情却令人堪忧。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有很多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因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党的领导。

  在十四亿人表现出对中国共产党巨大热爱的同时,我不由想起原苏联共产党的亡党教训来,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好的反面教材。吸取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教训,对于我们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等中国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苏共亡党时,拥有近2000万党员,已执政70多年,却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令世人瞠目,其个中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视角和观点,但世间万物变化都有一个规则: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起根本作用的还是内因:即苏共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被人民所抛弃。

  苏共和中共都是在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新型国家,苏联后来甚至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苏联会很快解体,苏共会有如此悲惨的下场。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布尔什维克赢得了苏联广大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正是靠着这种支持和信任,苏共所执掌的力量微弱的新政权才能在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围剿中站稳脚跟、巩固阵地、发展壮大,而且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达到西方国家用了整整一个时代才实现的工业化。在此期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也以自己的廉洁奉公为整个社会做出了楷模,在苏联曾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因饥饿而晕倒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在饥荒时期,瞿鲁巴拥有调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普特粮食的权力,但是,他却没有从中留下能填饱自己肚子的一小口粮食。他的崇高品质感动了所有的苏联人。1922年召开的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特别作出规定,要求对党的干部“个人发财企图必须无情地加以制止”,绝不允许把入党看作向人民谋取地位、待遇的手段。正是有列宁领导的整个布尔什维克能够与苏联广大人民同生死、共患难,才是苏共有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遗憾的是,到了斯大林时代,他没有完整地继承和发展列宁的这些重要思想,并在有的方面走向了反面。如斯大林时期的权力高度集中,实行个人专断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特别是在随之而来的“大清洗”中,错整了苏联各民族大批的优秀儿女,很多人被无辜杀害。给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很大危害,并产生了社会上、道义上和心理上的严重后果。苏共党群关系的巨大裂痕,正是从斯大林时代开始的。在苏共执政的70年里,大都是保持了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单一的意识形态。广大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言论只允许一言堂,个人崇拜达到登峰造极。苏共领导人逐渐取得了一些特权,与人民的关系越来越远了。虽然中间出现过赫鲁晓夫的改革,但他的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未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结果造成混乱,很快就导致改革失败。在对待腐败问题上,苏共领导人态度暧昧,甚至容忍。几十年期间,莫斯科收到上百万封反映党员干部种种营私舞弊和违法乱纪问题的信件,但大多都石沉大海,或被轻描淡写的敷衍过去,根本没有作认真处理。因而导致腐败盛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非常不满,对立情绪越来越大,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极度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冷战时期,苏美曾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与美国争夺霸权,苏联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事和重工业上面。特别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抛出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实际上是个幌子,但却吓坏了当时苏联领导人,于是赶紧制定针对方案,大力研发核武器等。由于苏联把主要的资源都用在了军事上,国内的轻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十分匮乏,人民的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老百姓的怨气越来越重,政府与人民的矛盾越来越大,苏共的执政根基发生了动摇,这为苏共的倒台埋下了伏笔。中国有句古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失掉了民这个本,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领导干部的特权疏远了干群关系。在苏共执政的70年里,苏共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拥有越来越多的特权,加大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例如,在战争时期,列宁指示建立干部“营养食堂”,以弥补干部因营养不良而患病问题。但是,在战争结束以后,这种“营养食堂”不仅没有取消,反而变本加厉——成立了很多“特供店”,很多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可以从里面买到低价商品和市场上买不到的东西,纵然在经济困难时期,这种现象也没有消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改革,但他的改革一开始就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倡导思想上的多元化,并把历史上的一切错误归结为苏共的领导的结果,造成思想上的极大混乱,各种反动势力倾巢而出,一起向苏共发难,而苏共却手忙脚乱、束手无策,结果亡党亡国。在1991年8月24日,苏共被迫宣布解散。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解散后,其财产被没收时,竟没有一个党员、一个工人、一名群众出来进行阻止,莫斯科街道上的许多居民聚在一起冷眼旁观,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的神色。可见苏共当时的群众威信降到何种程度。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实行私有化“改革”,宣称“要把属于人民的财产还给人民”,办法是国有资产评估后给全体俄罗斯居民每人发1万卢布的股份证券,这在当时可以买到2辆伏尔加轿车。但是,通货膨胀以后,每年三四位数的通胀率,使普通俄罗斯公民的生活难以为继,以前的存款也几乎变得一文不值。1992年通胀率是2600;1993年仍达940。两三年后1万卢布在交易所仅值8美元,只能买10公斤香肠,所以有人干脆用这些证券换了伏特加酒一醉方休。苏联的私有化的结果是迅速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人一夜暴富,有的成了世界上数得着的大亨和巨头,而由于生产下降,物价上涨,10年期间,坟墓比摇篮多,犯罪、自杀、黄毒赌猖獗,普通群众陷入悲惨的境地。整个俄罗斯处在贫穷、动荡之中。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10年之久。

  而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建成了较强大的工业国家,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人均GDP已经达到4200多美元,GDP总量约5.88万亿美元。到2019年底,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0多美元,总量为15万亿多美元。世界银行评价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曾经说过:我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的时候,我国就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才能向全世界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中国计划到建党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小康。建国100周年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同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没有蹈苏联的覆辙,反而越来越强大了呢?这还得从党的自身建设中去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为目的,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持党的领导和重视党的建设,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和人民的鲜血流在一起,广大人民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党员和红军战士。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曾深情的说:“我们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在和平年代,广大党员又和人民一起身体力行建设自己的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出现了无数象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好干部、好党员。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党的领袖人物带头不吃肉与人民同甘共苦。在脱贫工作上,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在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上,共产党没有掩盖,而是勇于面对。就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人民也亲眼看到了我们党在拨乱反正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无私态度,没有失去对党的信任。在苏东发生剧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最低潮。世界上也出现了社会主义终结论的论调。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仍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不仅没有倒下,而且越来越强大。中国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不断探索,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本次抗疫过程中,中国依靠政府高效率调度,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取得了胜利,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风貌。中国共产党的行动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广大人民从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中国共产党的实际行动使人民真正感觉到跟着共产党有前途、有奔头,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对待腐败分子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历来坚定不移地惩治。从建国初期杀掉刘青山、张子善到十八大以来的雷霆反腐,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正如邓小平所讲:“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是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只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