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妈妈,叫张爱军,今年五十岁了。她是我先生的妈妈,我的婆婆,我们有着一个26口人的大家庭,还建成了一个以中医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机构。

  公婆善良、亲切,像关爱女儿一样关爱我,也同样用最周到的关怀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所以在我们这里,没有领导、主任,我也较少称呼他们为公婆——从进到这个家庭里,他们便和我的亲生父母一样,都是我的爸爸妈妈。

  从一个小小的村卫生室,到如今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这个大家庭的工作有条不紊,日子蒸蒸日上,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羡慕。而羡人生活的背后,却是母亲抛弃年轻时的梦想,陪着父亲一并不辞辛劳的半生拼搏。而我,念书读研,曾经和许多同学一样,希望成为林立高楼里的一名白领,潇洒自在的过一生。

  但是,听了公公婆婆的故事,见证了他们拼搏的艰难,我惊叹他们的努力,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召。于是,我毅然决定辞去工作,重新规划人生,和先生一起到农村,扎根基层,发展中医事业,服务百姓。

  你或许会好奇,是怎样的故事震撼了我年轻的灵魂,这还要从1993年说起——

  1993年,父母二十岁出头,母亲刚刚放弃自己考大学的梦想,决定和父亲一起,跟师学医,两个人拿着仅有的1700元钱离开家,到张坊创建了张坊村卫生室。

1586503298102583.jpg

  一边夜以继日的为乡亲们服务,一边抚养儿子,虽然辛苦,但三口之家的生活平凡而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至2005年,短短几年间母亲娘家的两次突发变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自己的一个侄子与三个侄女先后成了孤儿,生活和学习陷入困境......

  母亲自小丧父,因此深有感触:人在青少年成长时期,没有亲人的培养和呵护,想要成长起来,很难。看着四个可怜的孩子,母亲的心都碎了,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终于在父亲的支持下,不顾旁人的看法,把四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中教育抚养,自此承担起了养育五个孩子的重担。

  初到家里时,孩子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11岁,母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了工作和抚养教育孩子们的事儿上,供养他们读书,教育他们做人,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生活。白天与父亲一起在卫生室工作,晚上辅导孩子们学习,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要为一方百姓的健康负责,还要照顾五个孩子的吃喝,她顾不上吃饭也睡不饱觉,只有日复一日的工作,一丝不苟、一刻不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好像是判了有期徒刑,10年没有离开过工作和生活的这块土地。

1586503152284612.jpg

  她原本厚实乌黑的秀发开始变少了,银丝也日渐增多。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五个孩子健康成长了起来,也都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再次走上张坊大街时,看到房易路修通了、马路也宽了,妈妈说她自己开心激动的笑啊——为了自己不经意间乡镇的发展变化,也为自己的日子啊看到了新的希望!

  2011年,父亲家的三个堂兄姐大学毕业,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爸妈带领着这个年轻的团队开展工作,干劲十足。到2013年,在原有卫生室的基础上建成了北京金海中医医院,同年,还建成了金海老年服务中心和张坊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启了中医医、养、康运营模式,把孩子们培养成了团队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用中医中药行医治病,同时运用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育子治家,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相容相通、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培养了事业的接班人,成为了传统的中医世家,工作也得到了方圆百里乡亲们的信任和各级政府的认可。

1586503209120415.jpg

  事业稳步发展,两位家长的工作却从没有半点松懈。父亲在前方领兵工作,母亲作为大内总管,大事小情都要操心。每天早上七点,仍然会见到他们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养老院,带领着医护团队为每位老人查房,量血压、测体温、数脉搏、看舌苔,为每位入住老人量身定制每日健康服务方案。之后父亲到门诊接诊患者,母亲要把药房、煎药室、食堂、大厅、走廊查上一遍,虽然培养出了相关的管理人员,但母亲仍要时常关注各个部门的工作,发现问题,当场解决,绝不拖延。走进医院,各个角落干净明亮,药房、煎药室工作井然有序,库房整齐规范,这样的工作环境让人看了心里踏实放心,处处能感觉到一个管理者细致用心。

  母亲出身在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她从小就知道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爱家爱国。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临,她和父亲带领着我们到村口站岗,到卫生院执勤,配合政府及主管部门做好人员发热排查工作;带领员工制做了“防疫爱心香囊”,送往武汉,送到区、镇两级的卫生院、养老院和周边一线的执勤卡点。为河北省贫困县累计捐赠了口罩2500余个、非接触式体温枪7支、牛奶20箱,捐款两万元,为村口卡点执勤人员送去牛奶、水果若干。作为共产党员,父亲缴纳5万元特殊党费,我跟随父亲缴纳1000元,母亲还组织院内职工和“小中医”们为抗击疫情捐款,培养孩子们从小有爱心、敢担当,爱国、爱党、爱家,五个“小中医”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孩子们举着小小的拳头眼神坚定、声音洪亮:“在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加油!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1586503266129258.jpg

  30年来,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和这份事业,如今孩子们也都成家育子,上到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下到刚出生几个月的小朋友,加上肚子里的宝宝有27口人!妈妈说:在这个家庭关系中,自己就像是上下螺母中间的软垫,或许微小,却让这个家连接的更加紧密。妈妈一直是这样善良、大度和包容,只要大家快乐,她就开心。她还说,只要她还干得动,就会陪着我们一起继续传承发展中医事业,全心全意的为乡亲们服务一辈子。

  我们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家庭困难面前托得起,在事业发展面前扛得住,她是丈夫的贴心助手,是孩子们的大家长,是员工们的带头人。她从小学习成绩好,也曾是一个想考上大学、走出山沟的女孩儿,但由于家庭条件差,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经历了风雨阻碍,克服了困苦挫折,经过自己的那份不忘初心的努力,她收获了更大的成功,是慈善伟大的事业,是不离不弃的亲情,是儿孙满堂的幸福,是中医事业和治家理念代代相传的希望。而我们,会秉承父母的精神,承接他们希望的薪火,用青春和热血助它熊熊燃烧,永远相传……


(作者: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