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件过去了几个月,没想到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那些年我们的窑洞就是大家晚上聚会的场所,在那文化匮乏的日子里,山南海北的聊天就成为大家生活中最快乐的娱乐活动,而我们这些在老乡眼里见多识广的“文化人”,更是深深的吸引了山里人的极大兴趣。每天晚上吃罢晚饭,社员们就会三三两两的陆续来到这里,天天都是炕上炕下挤满了人,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我们会把火炕烧得暖暖的,温暖的窑洞里不断地传出地道的陕北话夹杂着纯正的普通话的欢声笑语。有时大家还一起唱信天游,我们也教年轻人唱革命歌曲,社员三牛还会拉板胡,高兴时就摇头晃脑地为大家拉上一曲,每逢这时,寂寞的山村里充满了欢乐。

  记得那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白天上工时实在耐不住凛冽的寒风,我们也学着老乡的样子,找了几根草绳扎在腰里,立刻觉得暖和了许多。有一天轮到我做饭,因为天气太冷,老乡说可以烧些玉米秸,把炕烧得热热的,保证到天亮也暖暖和和的。

  平时我们舍不得专门烧炕,都是用炭火做完饭后,把火上盖一层“蓝碳”(烧过的煤核)保温,这样就可以保持热炕的温度。那天为了提高窑洞温度,我按照老乡的建议,抱来一大捆玉米秸秸,开始烧炕。我一根一根往灶膛里加入玉米秸,很带劲也很好玩,晒干的玉米秸放进火里,眼见着火苗腾腾而起,整个灶膛里红彤彤的,老乡教我如何架空玉米秸,才能把火烧得更旺,看着红色的火苗熊熊燃烧,这感觉真爽!坐在炕上的人立马感受到温度的提高,窑洞里也慢慢暖合起来。

  可是不一会儿,大家都觉得窑洞里开始有很大的烟气,说不要烧了,玉米秸烟气太大,我正烧得兴起,大声告诉大家我这里都是火苗,一点烟也没有,是不是老乡们抽的旱烟烟气太大了?当时老乡们买不起烟,都是抽自己用烟丝卷的自制烟,有一股强烈的味道,开始很是让我们接受不了,但慢慢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特有的气味,看着他们劳累了一天,拿起自制卷烟,互相点着了,深深的吸进去又慢慢的吐出烟来那种怡然自得的享受神情,深深理解了中国古语:“饭后一袋烟,胜似活神仙”的美好意境。随着烟气的加重,一些老乡掐灭了卷烟,我也停止了烧火,找“蓝碳”压住了火苗。

  但是窑洞里的烟气更大了,整个空间烟雾缭绕,还带着一股微微的焦糊味道,大家都觉出了什么,开始寻找烟雾的原因。这时一个老乡突然发现魏建军靠坐的被褥后面在冒烟,魏建军赶忙起身往后看,只见她身后卷起来的厚厚被褥中弥漫的冒着黑烟,她把被褥往后一挪,没想到空气一流通,被子后面突然窜出火苗,引起大家一片惊叫和慌乱,原来是炕的最外边,靠窗户方向,炕道和窑洞上方的烟囱相通,在炕和墙的连接处有一个20多厘米长,10几厘米宽的开口,是用于清理炕道的,通常各家都用薄石板挡上,而我们窑洞用的却是一块长方形木板。

        那天火烧得太猛了,七八米的大炕,隔着那么远,竟然引燃了那块木板,由于有被子褥子挡着,开始只是冒烟,被子一拿开,火苗顿时窜起老高,说时迟那时快,正当我们慌乱的不知所措时,只见社员苏光明一个箭步冲过去,抱起着火的被褥和毯子奔向后窑的水缸,其他社员也帮助他一起把被褥按进水缸里,我们的水缸非常大(能容纳九担水),被褥放进去,火苗顿时熄灭了,我赶忙跑过去帮忙把被子往外拿,只见被子、褥子和毯子的中间都烧了一个很大的洞,洞的大小几乎占了被子的三分之一面积,这时大洞周边的棉花还像点燃的艾蒿一样忽明忽暗的闪着小亮光。

  苏光明说不忙拿出,他用手把周边棉花的小亮光一点一点掐灭,告诉我火苗虽然熄灭了,但不把这些小亮光掐灭,拿出来后,遇到空气,还会再燃。我们把打湿的被褥摊在炕上,看着父母精心准备的里外三新的厚被褥烧成如此模样,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时大家才感到后怕,因为我们的窗外是一个高台,上面摞满了我们一冬天打的干柴,和窑洞只是一窗相隔,而且还是陕北特有的糊着木浆纸的木格格门窗,着火的地方就紧靠窗户,一旦引燃了木窗和外边的柴垛,就会把几十人堵在窑洞里,一个也跑不出去,因为陕北的门窗是一体的,会同时起火。社员和我们一起感叹着,幸亏窑洞里有人,幸亏人多有办法,幸亏社员有经验,幸亏那天我做饭把水缸挑满了水,幸亏苏光明眼急手快……否则后果不可想象!接着大家及时总结了经验,以绝后患。1。烟道挡板换成石板;2。窗前的柴火垛马上移到窑洞崖畔去;3。今后不用柴火烧炕。

  还记得第二天,我们坐在炕上集体补被褥。由于那时根本买不到棉花和棉布,我们拆了几件衬衣,拼成大块布,把其他没有烧的厚褥子拆开,剥出一层棉花,把烧的被褥中间的大洞用棉花填满,由于不会絮棉花,填补处和原来被子的棉花不连接,于是我们就大针小线的硬是把棉花给缝在一起,然后外面再用衬衣拼接的大块布缝上。缝好后看着颜色、质地不一,面目全非的被褥和毯子,还觉得挺有成就感,什么事也难不倒我们。社员看到后,觉得一曼(陕北话)不成样子,建议我们到公社申请布票和棉花票,我们连连说,不用不用,心说崖里坪生产队的知青怎么老出事故,刚吃过敌百虫,又发生火灾,让公社干部怎么看待我们,千万不能张扬。

  就这样我们又一次和死亡擦肩而过。

  现在我们已经年近七十,回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代,年轻幼稚的我们,来到延安这块革命圣地,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在老区人民的关爱中,共同经历风风雨雨,由此奠定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思想,磨练了我们不畏风险的意志,锻造了我们坚强勇敢的性格,积累了我们乐观应变的能力,也铸就了我们一生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