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2020年:毫无预料的迎来了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没有硝烟“战疫”,数以千计生命陨落。新冠肺炎疫情,生民之痛,家国之殇。

  中国将永远铭记这个庚子清明:2020年4月4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上午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

  今天,在两个多月感天动地的生死大救援之后,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随后的焦灼、而后的沉思之后,我们需要这样的日子,以国家的名义,用最高的祭奠,向数千逝去的生命志哀;我们需要这样一种仪式,让我们的心疼奔涌而出,让我们的悲伤尽情倾注,向所有死难烈士和同胞告白:我们爱你们,我们怀念你们!

  “生死一条命,天地一颗心。”每个公民都是国家主人,失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民族的哀伤。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重创生命之剧,危害程度之烈,堪为人类现代史上的劫难。疫情中的遇难者,是我们的骨肉同胞,也是鲜红国旗的一部分。确定国家哀悼日,降半旗志哀,不仅为人民提供了表达哀思的一种仪式,更昭示了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和公民尊严的彰显。

  “生命重于泰山。”在中国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处处体现着护佑生命权利的担当,绘就了党和政府始终把对生命的尊重放在首位,绘就了中国在这个特殊时期人权实践的动人画卷。这种尊重,是疫情大地上总书记的坚毅身影,是数百万医务工作者、子弟兵和志愿者奋不顾身的钢铁意志,是14亿中国人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我们的先民早在《左传》中,就曾如此概括政府与国民的关系,今天读来,依然掷地有声。当共和国的国旗为平民而降,当亿万人民同此国殇,它将以庄严的仪式、鲜明的象征,展现党和政府与人民生死不离的血肉联系,体现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尊重,诠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崇高理念宗旨。

  4月4日清晨,数以万计的群众怀着悲痛的心情,默默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今天特殊的升旗仪式。当国旗缓缓上升,升到顶端后,经过短暂定格,一声洪亮的“降半旗”口令划过广场上空时,国旗又缓缓下降旗杆三分之一处,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下半旗志哀,在场群众忍不住潸然泪下,以致失声痛哭。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集体默哀3分钟,此刻仿佛所有的声音都停止了,只有轰鸣的汽笛和警报声,把这3分钟衬托得格外漫长,一如两个多月来那敲打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的日日夜夜。 

  两个多月疫情,一个个失亲的家庭,走不出泪水的沼泽。多少父母失去儿女,多少白发人送别黑发人。天堂没有病毒,但从此爱是两滴泪,一滴在天上,一滴在人间。疫情中的每一位遇难同胞,都让全国人民感到切肤之痛,因为失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民族的哀伤。1585967354132279.jpg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不仅仅是城市中高楼大厦的林立,不仅仅是宇宙飞船的遨游太空,更重要的是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中人的生命的平等。

  国旗降下,人性的旗帜高扬。在国殇之时,降下的国旗比高高飘扬时更让国人敬重。因为国旗为百姓而降,体现了国家与民众生死与共的立场。在这场惨烈的“战疫”中,中国党和政府对疫情灾难反应之迅速,组织之得力,处置之果断已为绝大多数国家、政党、媒体所认同,当国旗为百姓降下的时候,必将又一次赢得全世界的崇敬。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数千同胞的鲜活生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但相信多难兴邦的中国人民,从鲜血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泪水,同时收获的还有民族精神的凝聚,收获的还有奋发图强的勇气和信心。也许,与苦难一起到来的不仅仅是伤痛,还会有千载难逢的民族崛起的历史机遇。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将成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记忆中不可触碰的伤痛。回望岁月,回望那一个个生死离别的瞬间,数以千计鲜活的生命骤然陨落。太多的眼泪,将这一年浸润得悲壮而深情,饱满而沧桑。

  没有思索的眼泪只是含盐的水。今天,我们慎终追远,缅怀逝者,为了不负这来之不易的春天,为了不负我们所处的时代。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2020年清明的举国哀悼,降下的国旗必将融入民族的精神血脉,化作穿越风雨的力量,而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振兴和崛起。

  

  2020年4月4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