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说,来印度不到泰姬陵,等于没来过印度。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一样,名列世界七大奇迹,是印度古老文明的象征。所以,学术交流之余,热情的印度主人为我们做了特别的安排,让我们实现多年来想造访泰姬陵的夙愿。

泰姬陵离印度首都新德里240多公里。为避开早高峰的堵车,天没有亮我们就离开下榻的宾馆。迎着晨曦,我们沿着直达泰姬陵的公路前行。透过车窗,我们东张西望地观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一望无际的平原,在朝阳的照耀下,雾气蒙蒙,时而显现一个个村庄,时而显现一片片树林。太阳渐渐升起后,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绿野之间,牛羊悠闲地吃着草,马儿自在地在跑。然而,在观看景色的同时,我们觉得车子走得很慢。原来这条高速公路只有四车道,而且中间没有隔离带,路面又高低不平,还有许多货车和三轮“摩的”随意行驶,甚至牛群也在自由行走,不管路上有多少车辆,司机还不能按啦叭,因为牛在印度是神的化身,不容伤害。车行驶了约5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亚穆纳河右岸。经严格的安检后,我们随导游从东门进入被誉为“完美建筑”的泰姬陵。一进入泰姬陵,就有一种肃穆、神圣的感觉,与陵园外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境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泰姬陵呈长方形,占地17.7万平方米,东西宽304米,南北长583米,由红砂岩围墙环护。整个陵园分为三大部分,南区为大门、花木庭院和附属建筑物,中区为正方形的花园,北区为陵墓。一条宽阔的红石甬道从大门穿过前院、花园,直通陵墓。1585818378497576.jpg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汗为纪念他已故王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长诗琴书画。她21岁时与当时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库拉姆同甘共苦,形影不离,足迹遍布疆场。1628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为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阿姬曼·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大穆塔孜。但不幸的是,1631年大穆塔孜跟随国王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时年仅39岁。在婚后的18年里,她共为沙贾汗生下14个子女,存活四男三女。大穆塔孜临终时,国王问她有什么话要留下来,她说:“我有三个要求,就是你好好抚养孩子,终身不再娶,并为我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大穆塔孜之死,令国王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爱妻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

1633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贾汗可以从河上游被称为红堡的阿格拉王宫里远远望见。沙贾汗喜爱建筑学和珠宝,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经2万多工匠的辛勤劳动,1650年泰姬陵终于完工,沙贾汗下令砍掉所有工匠的拇指,因为他仍然铭记亡妻的遗愿——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他不希望看到另一座可与泰姬陵媲美的建筑物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此后,沙贾汗每月都会身披白纱到泰姬陵悼念故去的爱妻。老国王在泰姬的棺椁前,每次都泣不成声……

据传,沙贾汗曾希望其子奥朗则布为他在亚穆纳河的另一侧,即泰姬陵的对岸修建一座同样的黑色陵墓,中间以一座半黑半白的石桥相连。但奥朗则布没有同意。不久,奥朗则布废除了父亲的王位,自己当上了莫卧尔王朝的国王,并把沙贾汗囚禁在阿格拉王宫面向泰姬陵的一间小室内,就这样,失去自由的老国王天天幽幽地远望着泰姬陵,直至伤心忧郁而死。沙贾汗死后,奥朗则布将他的棺椁建在泰姬陵内泰姬的棺椁旁边,只是比泰姬的棺椁小一些,虽然没有建成自己的陵墓,但是老国王终于与最爱的妻子葬在了一起。

边听着导游的讲解,边观看着南区里的花木庭院、院落和附属建筑物,这里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我们不知不觉来到泰姬陵的第二道大门,这是一个尖券大龛式的大拱门,大拱门高约30米,用红沙岩砌成,顶部还有两座十分气派的大理石结构八角亭,门楣和照壁刻着古兰经文,镶满不同颜色的云母片和宝石。1585818465128092.jpg                                  (尖券大龛式的大拱门)

进了第二道大门,豁然开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梦幻般的花园。花园是一个典型的波斯式花园。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一条十字水渠将花园一分为四,水渠交点是个大理石砌成的方形水池。“四”字在伊斯兰教义中有着神圣与平和的意思。每片花园又有一个十字小径一分为四,合计16个方形园圃,里面栽满奇花异木。泰姬陵前面的水道清澄见底,水道两旁种植有柏树和果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我们游泰姬陵已是12月初,但这里还是鲜花盛开,绿叶成荫。陵园里游人如织,来自世界各地,肤色各不相同。游人争相照相留念,热情的当地人还主动为游人推荐最佳的摄影点。园里的小松鼠还在树丛中串来串去,不时向游人乞讨吃的。

在花园的尽头就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陵墓。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陵墓高耸,直插云霄。陵墓的中央大圆穹四周环绕着四座土耳其式的小圆穹,五个圆穹直插蓝天,显得饱满有力。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刻着古兰经。平台四角各立一座圆形细塔,塔顶又都有一个小圆穹,高约41米,俗称邦克楼,是阿訇召唤信徒祈祷的宣礼塔。大大小小的圆穹群犹如众星拱月,纤细的宣礼塔将寝堂主体烘托得更加雄伟、庄重。平台两侧各有一个水池,池侧各建一座赭红色的相同建筑物,一个为清真寺,另一个为讲堂。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

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地托着晶莹洁白的大理石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如冰如雪。那清亮的倒影,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如梦如幻。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漫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魅人。为死者而建的陵墓,却洋溢着乐生的欢愉气息。

陵墓建在一个高5米多的正方形大理石平台上。随着游人,我们拾级而上。寝宫内部为正方形,四壁各有一扇拱门,大拱门两侧整齐地排列着24扇小拱门,门、窗、屏风均以镂空的大理石镶嵌琉璃、玛瑙,局部还镶以贵重的宝石,组成荷花、百合花图案和古兰经文。寝宫中央上空是一个直径17.7米的圆穹窿,顶端离地61米,使人一入内即有空旷、肃穆的感觉。1585818652117007.jpg                                                     (大理石百花图案)

进入尖券大龛式的寝门,内有五间墓室,其中只有正中一间被使用,八扇大理石屏风围着两具镶金玉的石棺,其中略大一些的一具是泰姬的石棺,在大理石的纪念碑上刻着几行波斯文:“封号宫中翘楚泰姬玛哈之墓”。略小一些的一具是沙贾汗的石棺。站在陵墓旁边回廊中央的石块上,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回音,令人迷蒙不已。

走出寝宫,我们围绕陵墓观看,再次被那肃穆又明朗的形象所折服,为那精美又华丽的镶嵌所倾倒。遥望那终年流淌的亚穆纳河,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导游介绍说,泰姬陵千变万化,每天在不同的时辰有着不同的意境。朝霞升起时分,一轮初升的红日伴着亚穆纳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她显得静静的。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她早已处变不惊,泰然自若地梳洗打扮,准备笑迎八方来宾。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时分,泰姬陵迎来了她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候。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变成银白色,向啧啧称奇的游人谢幕。在月光的轻拂下,即将安寝的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皎洁迷人。然而,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因此,泰姬陵恐怕是世界上惟一一处早、中、晚游览门票价格不一样的景点。

走出泰姬陵,我们来到红堡,寻觅沙贾汗国王被囚禁的小屋。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沙贾汗国王在那里度过最后8年的小屋。我们从小屋旁,顺着亚穆纳河,遥望泰姬陵。蓝天白云之下,泰姬陵显得那样洁白、神圣、别致、典雅、美丽……1585818515396279.jpg        (从沙贾汗国王度过最后8年的小屋遥看泰姬陵)

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她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它同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如出一辙。泰姬陵因爱情而生,又因她的光彩被后世续写。今天,无数的青年男女结伴来到这里,许下他们终生的誓言,企盼自己的爱情像泰姬那样幸福美满,天长地久。

(此文系旧作,原载《世界文化》2011年第4 期,《江山文学》网2016年2月25 日和《中国地名》2016年第8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