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大街上走着,不经意间就会屡屡惊艳得不能自拔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想起风靡一时的《俄罗斯美女》,这是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的代表作。小说一经面世迅速走红,被译成二十多种外语,成为现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

说起俄罗斯美女,人们总是想到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袭黑衣,高雅端庄;也许想起那些美丽的跳芭蕾舞的女神;或在世界杯上一展风采的体操名将冰上芭蕾……勿庸置疑,俄罗斯是公认的“美女之邦”。

“美甲天下”的俄罗斯美女,很多都是作家笔下优美的安娜,靠一技之长谋生的奋斗者。在美国有句俗语:“天堂是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女人、英国的房子、中国的美食。” 俄罗斯人戏言,美女是本国的特产。

到了俄罗斯,才确知此言不虚——走在圣彼得堡或莫斯科这些大城市,满眼看到肌肤白里透红的俄罗斯美女,如同广袤俄罗斯大地上最亮丽的风景。俄罗斯姑娘,就像她们的中文译名:娜塔莎、喀秋莎、莉娜、波娃,美丽得直截了当。

                            (中1585665177924064.jpg文版《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在已连续多年的经济不景气的窘境中,有一部分不甘于贫困的俄罗斯女人涌出国门,到欧洲、日本、韩国去“打工”。也有相当一部分俄罗斯女人来到北京,在娱乐场所、宾馆饭店里“淘金”。

俄罗斯男人喜欢称自己的心上人为“可爱的小白桦”。与高鼻深目的西欧人相比,俄罗斯姑娘的面部曲线更加柔和,比面目平坦的韩国日本人种更有型。她们有欧洲女人难得一见的修眉,眼窝也不像西欧人那样沉降严重。


无论什么年代俄罗斯美女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俄罗斯,让这个民族美女辈出呢?或许从人种学上可以做出一些解释。俄罗斯是个多民族国家,从欧洲波罗的海之滨,到亚洲太平洋沿岸,俄罗斯大地上生活着17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都盛产美女,其中包括金发碧眼、高大挺拔的斯拉夫人、外高加索的波斯人、西伯利亚白皙沉静的蒙古人和奔放的中亚突厥人……不同的血缘,不同的基因碰撞融合,综合了各个种族的优点,便造就了俄罗斯姑娘的天生丽质。

俄罗斯美女应该从三个角度来看。一类是俄罗斯大嫂型的,体态臃肿却不失风雅。你会发现她们略施粉黛,淡扫娥眉,抹着永远得体的浓浓的口红,在一身貂皮包裹的行装里,挎着一只优雅的小包,顶着貂皮小帽,有着一种老去的从容,又有着一种优雅的美丽。

第二类俄罗斯美女当之无愧应该是那些荡漾着青春气息摩登时尚的俄罗斯少妇了。成熟的俄罗斯女人更漂亮,就是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里,她们依然穿着裙子,若隐若现的丝袜肆无忌惮地向路人宣告她们的美丽是经得起严冬的考验的。

最让人喜欢的是第三类俄罗斯美女——年轻清纯的俄罗斯小萝莉。她们脸上却总是有着最洁净灿烂的笑容、最白皙的肤色。看着她们,可能你会觉得像欣赏瓷娃娃似的,眼光久久不愿离去。或许正是各具风情的俄罗斯美女,让这个常年冰雪封冻的国家也因此充满了青春活力。


1585665261531485.jpg(苏联影片《丹娘》

卫国战争无数丹娘卓娅冲锋陷阵为国捐躯  

俄罗斯美女最可宝贵的性格是她们的家国情怀,她们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美丽花瓶。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女英雄卓娅一生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

战火燃起,德国法西斯兵临城下。热忱、纯洁、勇敢、聪慧的卓娅对母亲说:“妈妈,我要去参加游击战争……妈妈,你也知道,当法西斯向莫斯科冲来时,我们是不能袖手旁观的。”

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卓娅跟一批热血青年一起于10月潜入敌后,11月底奉命在莫斯科以西86公里的彼得里谢沃村焚烧德军200匹战马的马厩时不幸被捕,虽受尽折磨也不肯吐露半点秘密。

11月29日临刑时,,18岁的她对德国军人高喊:“你们可以把我绞死,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人,他们会为我报仇的!德军士兵们,趁现在还不晚,赶快投降。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她对村民们说:“永别了,同志们!别怕,同他们斗……为自己的人民而死,是幸福!”

为了纪念卓娅,苏联人民为她树立了雕像。卓娅雕像和当时18岁的她被德军绞死时的表情一模一样。战后她和母亲、弟弟舒拉被永久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1585665360130179.jpg在俄罗斯卫国战争全线反攻时,苏军战场上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为卓娅报仇!”

当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亲自给西方面军下了一道特别命令:遇到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就地枪毙,绝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1942年2月16日,她被苏联政府追授“苏联英雄”的这个崇高称号。

在社会主义祖国里成长起来的卓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母亲的教育,从小就养成了爱祖国、爱和平、恨敌人、反对侵略战争的天性。所以当希特勒匪徒侵略苏联国土时,她毅然参加了游击队,在游击战中,勇敢地打击敌人。在她被敌人抓去之后,她不屈服于敌人各种恶毒的刑罚:被强奸蹂躏,被割去乳房,但为了人类的幸福,她在所不惜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她的意志,正代表了全体苏维埃人民不可摧毁的力量。

一个响亮的名字卓娅和一本《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曾经传遍了全中国,成为那个年代我们中国少年的“青春读本”。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人,都把卓娅当做人生学习的光辉榜样,爱国主义的女英雄典范。那时候,能够得到这本书,都高兴不已。那时候是我们的中学时代,中苏友好关系发展到极致,俄语是必修课。很多中学与苏联的中学结为友好对子,学生用对方语言写书信,大城市间还有暑期的师生互访。

面对山河破碎,国家生死存亡,卓娅和弟弟舒拉双双弃笔从戎,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卓娅埋地雷打伏击,弟弟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她们立下誓言,无论生还是死,都要做名英雄,随时准备为祖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次执行任务,卓娅奉命去烧毁德寇的马厩,炸掉军火库,不幸被德军俘虏。残忍的德国士兵先是强暴了她,后被打的遍体鳞伤,在寒冷的冬日只穿着一件破烂的衣衫走过雪地,押赴刑场,匪帮火烧她的胸膛,利刃剜下乳房,但她昂首挺胸,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奋力呼喊:“同志们!你们不要愁苦着脸看着我。你们要振作起来,努力奋斗,打击法西斯!”

那年清明刚过,我和家人曾特意去莫斯科的新圣女修道院看望绿树掩映的卓娅的墓地,斜对面是舒拉的陵墓。卓娅牺牲时年仅18岁。1942年2月16日,苏联政府追授她苏联英雄称号。据说当年斯大林得知卓娅牺牲的消息后极为震怒,曾给苏军前线指挥朱可夫元帅下令:对绞死卓娅的那支德军部队官兵不能手软,战斗中一律格杀不论,不接受任何刽子手投降。

卓娅的墓碑铜雕表现了女英雄就义前的片刻,短发和衣襟随风飘起,秀丽的脸庞向空中扬起,显示对敌人的蔑视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匆匆走过新圣女公墓,感受到俄罗斯美女对历史和国家大义的尊重。生命虽已消逝,但精神还在诉说着故事,肉体湮灭了,精神还在显示着无形巨大的力量。

50年代以后,英雄姐弟俩的母亲写下了《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激励人们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前苏联甚至拍了电影《丹娘》,就是以卓娅为原型。


1585665485668154.jpg    抹黑英雄是一种反历史行为,却使英雄在历史中永恒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内部谣言四起。一家名叫《论据事实》的刊物对卓娅进行诽谤中伤和抹黑,称卓娅烧的并不是德军马厩而是老百姓的民房。她是纵火犯,最后被百姓扭送至德军惩处。甚至有人质疑卓娅存在的真实性。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将英雄形象推倒后,苏联就不可思议的解体了。

而在苏联解体前,贬损卫国战争成为时髦。那么卫国战争期间出现的英雄自然就变成了抹黑打击对象。

丑化英烈和英雄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一切的发生都与时事政治相关。就像从前一段时间,只字不提或甚少提及毛泽东和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一样。

天下变了,高高的英雄塑像必然要轰然倒塌。卓娅和舒拉姐弟被恶意中伤成精神病人和爱打架斗殴的坏孩子。但经过后来很多亲历者证实卓娅曾患过脑膜炎,但后来痊愈,而且没有任何精神疾患。而舒拉则是因为学校有人侮辱单亲家庭出身的姐弟俩是杂种才动手还击,并非谣言中的寻衅滋事。

至于卓娅所烧的房子确实是民居,但里面都是德军官兵。所以卓娅纵火的确是为对抗侵略者,根本没有纵火烧民房被扭送的事情。

卓娅牺牲后,她的遗体被吊在绞架上震慑村民,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卓娅牺牲前后的照片是苏联人在战死的德军士兵口袋里找到的。她的一只乳房被割掉,眼睛也没了。

照片公布时正是卫国战争最艰难时期,卓娅事件引起的轰动效应震撼全国。从军事角度上,卓娅个人的贡献确实影响不了战争;但她却像圣女贞德一样,拉起了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精神大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而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