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一条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曾经驻守过猛硐乡的无数名军警部队官兵,那些铁血男儿都为之悲痛,深切悼念——

  “全国拥军支前模范张翠黄大妈,于2020年3月25日中午12时在云南麻栗坡县猛硐乡逝世,享年93岁。张大妈的告别仪式定于3月28日下午4时在猛硐举行。”

  得知张翠黄老人逝世的消息,乡党委和政府领导、驻猛硐乡军警部队官兵、张翠黄老人生前曾经帮助过的人们、亲人朋友纷纷前往到悼念,大家一行行眼泪,表达了对老人的不舍和深切的怀念。

  听到这个噩耗,我半天没有缓过神来,继而难过的流下眼泪。因为,就在三个多月前的2019年12月9日,我们战友一行4人,受远在各地的战友之托,驱车千里,在驻地战友的陪同下,专程来到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乡猛硐街看望了拥军模范张翠黄大妈。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仅隔了三个多月,老人家就和我们永别了。(三个月前,我们和当年住在村里的战友专程到老人家看望。)

3与大妈合影c4c3ad818ed4015cab081813ebd933_副本.jpg

  张妈妈只是一名普通的瑶族老人,她的辞世,为什么引起这么大反响,这么多军人怀念她? 

  百度上介绍,张翠黄老人是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村民,1927年12月20日出生。曾获得“云南省支前模范”“子弟兵的好妈妈”“全国三八红旗手”“成都军区支前模范”“拥军标兵”“战士的母亲”等光荣称号。1986年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并与邓小平同志合影留念。她将一生奉献给人民。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以后,“张妈妈”这个亲切的名字传遍整个南疆。


  张翠黄老人去世后,在的遗物中,有一本保存完整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杀自家猪支援一头、赠100元的鲜鱼、慰问部队物资折价合计1066元……”,笔记本记录着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她为前线作战官兵送去的各种物资:鞋垫、垫单、豆腐、猪肉、米线、卷粉、大米、鸡蛋、粑粑、锦旗…… 她不止是给一支部队送去,不止是送去一次,而是一直给驻地的部队不间断地送。从1979年到1989年,从扣林山、高棚到老山,都布满了她奉献的足迹。她不识字,她每送去一次物资和她在前线为英雄门所做的一切都是前线的官兵在她的笔记本上做好登记。一本赠送清单,饱含“张妈妈”满满的爱。

c锦旗00805ad86b40624b9cd822bcc32c343_6a80a25427b1293209415e921ae208ca_副本.png

  张大妈在收复扣林山、老山战斗中,多次顶着敌人的炮火,冒着随时流血牺牲的危险踊跃支前,在运送物资和抢救伤员的队伍里,不时都能看到张大妈那瘦小的身影;战转平后,每逢八一建军节和春节等重大节日,她都要到当地驻军、边防武警及边防派出所进行慰问,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张翠黄老人一生为别人着想,只要她有的、是别人需要的,她就给慷慨相送。她一生只穿过自己缝制的布鞋,从不给自己乱买一件新衣。在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将自己领取的养老补助购买棉被送给生活较贫困的人。老人一生未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只留下了各种勋章、锦旗、纪念照、一本笔记本和后人们对她的追忆……

  

      我和张妈妈有不解之缘,要从前不久的一次探望说起。

  我曾多次和军校同学相约,到云南去祭奠长眠在麻栗坡、老山的战友,于是我和于宗生、朱德君同学一起,奔赴麻栗坡。我们按计划经过云南省文山东收费站进入文山州,做了短暂停留,然后继续前行。就在这时候,老同学宗生收到一直关注我们此行的、远在黑龙江省肇州的原第14侦察大队侦察三连通信班杨景福班长发来微信,嘱托我们一定要去看望那位瑶族村民张大妈,微信中发来两张用手机翻拍的泛黄的照片。看到这两张照片,大家记忆的闸门顿时被一股暖流冲开,32年前的往事像电影般的浮现在眼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做饭fbf71ee8b32f6f4e208192908d1d74c_dca375506fddba9737cc1c33f139ffe4_副本.png

  1987年12月,于宗生、杨景福他们连队,执行扣林山轮战任务,就驻扎在猛硐乡,临时营房就在张翠黄大妈家东侧。张大妈就像妈妈一样爱护官兵们,给他们送生活用品、送菜,帮他们烧火做饭,给他们很多的关爱和帮助,大家都称呼她“兵妈妈”。

  三十多年过去了,战士们一刻也没有忘记她,时常想念她,于是我有了这个机会,陪同当年驻守在猛硐乡的战友来到看望年迈的张大妈。

  一路上,宗生讲述了许多当年和张大妈在一起的感人回忆。

  我们是从北方来的,部队刚到猛硐的时候,从生活习惯到风土人情都不懂,不习惯,难免遇到困难。张大妈就成了我们的好帮手,天天都来帮助我们,给我们送菜,教我们做饭,给我们缝补衣服,帮助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保障性工作。那时我们就听到不少关于张大妈支前的故事,大家很受感动,在张大妈的事迹感召下,杨班长带领全班人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帮助张大妈家插秧、收割稻田,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十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

 

  当年张大妈还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守纪爱民模范,赴滇惩越英雄”。


  1979年,张大妈为前线战士洗衣送饭,已整整两个月未进家门,在一次战斗间隙,组织上强行把张大妈送回家休息。她刚进门,年仅6岁的儿子就向她告委曲,说阿爹已经一天没理他了。听了这句话,张大妈慌了,她知道自己丈夫的病情,但没想到会出事。张大妈在村民的帮助,安葬好丈夫,将儿子托付给邻居,又坚强地冲上了前线。

i拼nitpintu_副本.jpg


  2019年12月9日早晨8点,我们终于到达猛硐,顺利的找到了张妈妈家,张妈妈无人不知。

  猛硐的早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北方已是严冬,南方这里到处绿色,很惬意的期待雨打芭蕉的感觉。

  张大妈如今已93岁了,但她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她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惊喜,非常激动。阔别30年后再次重逢,她擦着眼泪说:没想到都三十多年了,你们还记得我,还来看望我。张大妈牵着宗生老同学的手,我们跟随老人一起来到了她家客厅,屋里的陈设简单实用,摆放有序。张大妈拉着我们坐在了她的两侧,我们随着张大妈的讲述似乎回到了32年前,回到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那时和张大妈结下了深厚感情,那种胜似母子般的关系,至今难忘。她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没有松开,张大妈就用这双手为我们阵地送上了上百次自己亲手做的饭菜……。

 

拉手1bcd218fe0c741a28bae308406717cd_副本.jpg

 

        老人家记忆力非常好,如数家珍般地念叨起当年住在村里的官兵。30几年前的事历历在目,追忆往事,感慨万千。张大妈和儿子看着手机上的照片和我们一起回忆当年的情景。大妈开始和远在黑龙江省肇州县的杨景福班长视频,就像母亲想念儿子。


 

  她用只有一米四几的身材撑起了无数子弟兵的家国情怀,她的事迹看似普通,可感谢了麻栗坡的山山水水,感动了扣林山、感动了老山、感动了华夏大地……

  张大妈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她开始给我们讲述当年她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接受小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情形,尤其讲到登上天安门时,张大妈更是喜上眉梢,记忆犹新。当我邀请她老人家有时间再去北京,我说可以做她的向导时,她更是有种愉悦的感觉!

我告别_20200329205222_副本.jpg

(临别时,我们恋恋不舍,答应一定再来看她)

  忆起当年的往事事,张大妈会心的笑了起来  张大妈最喜欢看的就是军装,最疼爱的就是子弟兵。在大妈家里,我感到就像在自己的母亲跟前一样温暖。

  在我的要求下,张大妈愉快的接受了我的建议,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我用我的镜头为老妈妈留下珍贵的影像。

  世上最难于开口的就是说再见!

  我们带着不舍告别猛硐,告别张大妈,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真心希望北京相见,圆我为张大妈做向导和专职摄影师的梦!

  临分别的时候,老人家拉着我们的手,抹着眼泪,恋恋不舍,千叮咛万嘱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

再见_20200329205236_副本.jpg

  我对老妈妈说:我还会来看您,还来给您拍照。万万没有想到,我用我的镜头,为张妈妈留下的竟是最后的影像,留下了最珍贵的纪念。

  可爱的“张妈妈”虽离开了我们,但她“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奉献精神定永驻人间,代代相传。


  今天,张大妈离开了我们,我们心情十分沉痛,我不能去为老人家送行,让我以去年的这篇文章表达参战老兵的思念之情,来缅怀我们的兵妈妈张翠黄大妈。 

  张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您一路走好!请您接受我们这些老兵庄严的军礼!您永远是我们的好妈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