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21日,午后的两点,气温达26度,没有一丝风,闷得厉害。我在霍邱路东段值守,能明显感觉到太阳的刺眼,强度的紫外线照在脸上火辣辣的,一如夏天般炙烤着大地,很快就能把人晒黑。路上一些年轻人已经穿上了短袖。我在心里不停地告慰自己:下次在值班还得少穿点,今天只能这样坚持下来,晚上敷个面膜补补水吧。
下午四点半,雨点飘落下来,天气渐渐凉爽些,阵阵雷声也接踵而来,这让我想起2月14日第一天去社区值守时的情景。
那天的中午时分,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很快传来了一声响雷,把我和女儿都吓坏了,因为那雷声确实有点大,那是今春的第一声惊雷。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时,整个合肥也不乐观。我吃过午饭准备上班,5岁的女儿因为害怕,不舍地抱住我,哭着说:“妈妈,外面有病毒,我不让你去。”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心里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有责任为疫情出份力,哪怕外面再危险,路途再遥远,我也必须克服困难,为守护万家平安义不容辞。我哄着宝贝女儿说:“没事,妈妈是超人,不怕,晚上就回来啦!”
晚上六点,女儿打电话给我:“妈妈,你那打雷了吗?你在哪,怕不怕?”稚嫩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瞬间就萌化了我的心情。“宝贝,妈妈在帐篷里,不怕,帐篷里还有一位和妈妈一起值班的伯伯呢!”(伯伯就是跟我一起值守的合肥六中的郑杰同志)“妈妈,那你今天又帮别人量体温了没?哦,不好了,又打雷了,你在外面接电话不安全,妈妈再见!”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孩子就把电话挂了。放下电话,我心里一阵欣慰:这孩子长大了,知道关心我了,但对我们值班业务还不甚了解,现在“流行”扫码啦。
欣慰的是,经过几天不懈地宣传“安康码”,大多数人们已经习惯掏出手机扫一扫了。感动的是,下雨的时候,还不时有人来帐篷内主动扫码、测体温。“感谢配合,下雨了,您早点回家,注意安全。”每接待一位,我和郑主任都友善地提醒着。“你们也不容易啊,我们配合,应该的!我家近,就在附近。”一位大叔边扫码,边与我们闲聊。
晚上八点,我们下班了,雨水渐小些,雷声也听不到了,路上的行人也被我们及时劝导回家了,我们也该打道回府啦。
开车回去的路上,望着车窗外蒙蒙的细雨,突然想到王维的一句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虽然描写的是清晨的小雨,但挪用在春色甚好的今晚也很应景,看那绿柳被雨水洗得翠色欲滴,心里盼望着病毒也能将被春雷击得无影无踪!